- 年份
- 2024(8681)
- 2023(12503)
- 2022(10889)
- 2021(10107)
- 2020(8509)
- 2019(19297)
- 2018(19093)
- 2017(36583)
- 2016(20152)
- 2015(22260)
- 2014(22039)
- 2013(21900)
- 2012(19904)
- 2011(17877)
- 2010(17379)
- 2009(15730)
- 2008(15013)
- 2007(12817)
- 2006(10883)
- 2005(9184)
- 学科
- 济(76317)
- 经济(76227)
- 管理(56385)
- 业(54326)
- 企(44542)
- 企业(44542)
- 方法(37779)
- 数学(33117)
- 数学方法(32770)
- 农(20861)
- 中国(19082)
- 财(18887)
- 学(18727)
- 业经(17168)
- 地方(15541)
- 贸(15019)
- 贸易(15014)
- 易(14580)
- 农业(14250)
- 技术(13185)
- 环境(12790)
- 和(12202)
- 理论(12103)
- 制(12102)
- 务(12062)
- 财务(12004)
- 财务管理(11988)
- 企业财务(11354)
- 划(10881)
- 银(10382)
- 机构
- 大学(282799)
- 学院(280607)
- 管理(113390)
- 济(107061)
- 经济(104807)
- 理学(100085)
- 理学院(98968)
- 管理学(97155)
- 管理学院(96689)
- 研究(94153)
- 中国(66666)
- 科学(63601)
- 京(59818)
- 农(54245)
- 业大(49971)
- 所(48134)
- 财(46047)
- 研究所(44843)
- 农业(43220)
- 中心(41995)
- 江(38638)
- 财经(38110)
- 北京(37149)
- 范(35781)
- 师范(35271)
- 经(34863)
- 院(34682)
- 州(31566)
- 经济学(31213)
- 技术(30126)
- 基金
- 项目(207205)
- 科学(161020)
- 基金(150231)
- 研究(143628)
- 家(134481)
- 国家(133410)
- 科学基金(113120)
- 社会(89326)
- 社会科(84662)
- 社会科学(84638)
- 省(81683)
- 基金项目(81291)
- 自然(77327)
- 自然科(75514)
- 自然科学(75491)
- 自然科学基金(74121)
- 划(69542)
- 教育(65017)
- 资助(61270)
- 编号(57131)
- 重点(46499)
- 部(44391)
- 成果(44111)
- 发(43625)
- 创(43394)
- 科研(40731)
- 计划(40550)
- 创新(40474)
- 课题(38970)
- 大学(37519)
- 期刊
- 济(108013)
- 经济(108013)
- 研究(76073)
- 学报(54718)
- 农(47840)
- 中国(47363)
- 科学(46996)
- 大学(39772)
- 管理(38632)
- 学学(37951)
- 农业(33400)
- 财(32523)
- 教育(27253)
- 技术(21924)
- 融(19291)
- 金融(19291)
- 业经(18860)
- 经济研究(17813)
- 财经(17409)
- 业(16962)
- 科技(16118)
- 业大(15284)
- 经(14727)
- 版(14416)
- 问题(14298)
- 图书(14121)
- 理论(13448)
- 林业(13257)
- 技术经济(12989)
- 资源(12622)
共检索到384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孙志强 文瑞钧 乔杰 茹广欣 李宗然
为揭示修枝促接干影响泡桐枝叶干相对生长关系的效应,在造林后第3年对5种处理(4种处理和对照CK)泡桐的枝基径(Db)和基部断面积(Sb)(包括单枝、冠层和全株)的年生长动态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R ichards函数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在修枝促接干时保留下层3~6枝为适宜的留枝量,这可使上冠层接干枝的Db和Sb年生长量分别达12.16~12.25 cm、117.550~120.786 cm2,同时使下冠层的Db年生长量不致过大、而其冠层Sb年生长量达107.748~113.291 cm2,从而使其全株Sb年生长量达228.535~230.841 cm2,均明显高于CK和其它处理,其Sb总量亦达...
关键词:
泡桐 修枝 接干 枝生长动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乔杰 文瑞钧 周海江 孙志强 李宗然
为揭示修枝促接干影响泡桐枝叶干相对生长关系的效应,采用全株测定方法对4年生修枝促接干和对照泡桐叶片的生长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叶片生长的影响极为明显,表现在从单叶到单枝、冠层和全株等各级层面.①使单叶的干重和面积明显提高,在树冠下层分别提高26.54%、28.78%,在树冠上层分别提高19.93%、23.71%,且有减小上下冠层间差异性的趋势.②使单枝的叶片数、叶干重和叶面积在树冠下层分别提高48.59%、99.62%和98.51%,而在树冠上层分别降低33.29%、20.56%和17.59%,冠层间的差异性明显降低.③使树冠上层的叶片数、叶干重和叶面积分别降低62.30%、...
关键词:
泡桐 修枝促接干 叶片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乔杰 文瑞均 周海江 胡昊
采用Li-6400光合分析系统,对修枝接干和对照泡桐不同冠层、不同方位叶片在不同光量子密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进行测定,并采用经验方程对其光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修枝接干可明显提高泡桐植株总体的光合潜力和适应强光环境的能力,其最大光合速率(Pm 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光合幅度(PR)在修枝后分别达23.93μmol.m-2.s-1、1 966.58μmol.m-2.s-1,53.88μmol.m-2.s-1、1 911.71μmol.m-2.s-1,较对照分别高11.85%、15.61%、29.06%、15.21%。(2)修枝接干对泡桐诸光合指标的影...
关键词:
泡桐 修枝接干 光合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宗然 文瑞钧 乔杰 周海江 韩保军
对2~5年生未接干泡桐修枝的研究结果表明,修除顶部分杈枝和部分下层枝是促进接干形成和生长的有效方法,最适宜修枝促接干的时期为造林后第3年的春季,适宜的修枝强度为50%~70%、保留下层2~3轮侧枝;按此法修枝,接干成功率达97 5%,接干高、径、接干形率在修枝当年可分别达5 7m、10 4cm、0 59,且具有不显著影响下部径生长和材积生长,而较显著促进上部径生长和显著促进主干总材积生长、降低原主干削度的效应;在对照采用高苗干、修枝处理采用矮苗干的情况下,修枝接干后的主干高仍要高于对照71 1%;5~6年生时接干与原主干已形成通直主干,接干材积已占总材积的27 1%~32 3%,与对照相比,原...
关键词:
泡桐 修枝 接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文瑞钧 乔杰 周海江 李宗然
该研究以确定促进接干生长的最适修枝强度为目的 ,对 3年生修枝接干泡桐 ,分别 7种处理 ,对其 8项重要生长指标的年动态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其年生长过程均可用Richards函数曲线进行可靠描述 ,并分别确定了速生点、速生期开始及结束时间、速生期、生长期、最大连日生长量、平均连日生长量和最大年生长量等 8个生长参数 .分析了修枝接干对各项指标诸生长参数的影响 ,表明在修枝后保留下层 3~ 6枝具有相对较长的速生期和生长期 ,较高的平均连日生长量、最大连日生长量和最大年生长量 .从而不显著降低原主干的下部径生长 ,并一定程度的促进其上部径生长 ,同时使接干的高、径生长和接干形率达相对较高水平 ...
关键词:
泡桐 修枝 接干 生长节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国强 王安亭 王国周 翟晓巧 郑建伟
研究了接干和施肥对苗高为 3.0、3.5、4 .0、4 .5、5.0m初植的 3年生和 4年生泡桐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 3.0、3.5m苗的 3年生泡桐幼树的高生长 ;2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 4 .5m的 4年生泡桐的高生长 ,并且苗高为 4 .0、4 .5、5.0m的 4年生泡桐幼树的高和胸径生长量都明显比 3.0m和 3.5m苗的大 ;施肥能明显促进苗高为 4 .5、5.0m的 1次接干泡桐幼树的高生长。 2次接干处理后 ,对高为 4 .0m的苗培育高干良材 (主干达 6.0m以上 )有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
泡桐 接干 施肥 主干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娄季松 徐运丽 陈永红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分别对兰考泡桐林分、四旁树和孤立木样木(包括依靠不定芽自然接干的150株和人工接干的30株)与接干有关的生长因子进行实测,并建立兰考泡桐接干形率与主要生长因子的数学模型;不同栽植方式对接干形率、第一接干高均有显著影响;第一接干高与苗高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第一接干发生时的树龄以3~4a对接干形率的影响最佳,5a以后接干效果较差.同时对兰考泡桐不定芽接干各种树形图谱及其在各栽植条件下所占的比例、兰考泡桐第一接干发生时的树龄分布及林分、四旁树、孤立木条件下的相应接干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兰考泡桐,不定芽,自然接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震 耿晓东 秦素玲 蒋建平
该文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下侧芽萌发成枝与上侧芽萌发接干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高密度林分的接干单株中,上侧芽萌发成枝接干与下侧芽萌发成枝间关系密切.接干侧芽的对生侧芽萌发不利于接干枝高生长,并降低接干形率;接干处向下数第1对侧芽萌发成枝倾角越小接干形率越高,第1、2对侧枝长度和粗度仅与胸径生长正相关;第3对侧枝倾角与接干处主干直径和接干基径呈负相关.增加成枝数量,减少单枝生长量,而枝长、基径合计不减少,能增大接干高度和接干处主干直径;第4对侧枝长度、粗度与主干、接干粗生长正相关;第5对侧枝长度、粗度与胸径生长正相关,而其以下侧枝对主干和接干的生长影响较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国忠 熊耀国 汪跃 赵丹宁 李峰 徐刚
本试验通过试验林自然发病调查、病根苗抗病性测定及DAPI染色等方法,对不同无性系及杂交组合的泡桐试材抗病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5~6年生泡桐自然感染MLO后的地面部分发病现象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丛枝型(WB)、黄化型(Y)、丛林黄化型(WB+Y)和丛枝花变叶型(WB+P)。外部发病差异与其韧皮部筛管中MLO的含量有直接联系。一般情况下,MLO的浓度高低依次为花变叶部位、丛枝部位、黄化部位、无症或健康部位。在根部MLO浓度低,且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无性系间或杂交组合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别。根据病状反应、病情指数和病组织MLO浓度测定结果,可以区分为高抗、中抗和感病三种类型。初步筛选出一批抗病性...
关键词:
泡桐无性系,类菌原体,抗病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The overwinter terminal buds of Paulownia elongata seedlings,tranplanted in February or before the mid of March in Zhengzhou of Henan Province were not able to flush due to water lost from the buds,and the bud died from the dry within 15~20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Supplementary measures would be...
关键词:
兰考泡桐 顶芽萌发 顶芽接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在我国北方泡桐栽培区由于泡桐顶芽在冬季枯死,通过假二叉分枝的方式进行自然接干,造成出材率低,尖削度大,树干形数小,给泡桐的木材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我国的泡桐科研工作者经过近40年的努力,对泡桐干形进行了遗传改良,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干形培育对泡桐的高干壮苗、人工接干、修枝、栽培密度与干形、混交与干形及其上述栽培管理措施与泡桐丛枝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我国泡桐干形培育的上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泡桐干形培育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丹宁 熊耀国 宋露露 李峰 徐刚
用Logistic曲线模拟泡桐19个无性系苗期的年生长动态,估测了它们日生长速率的最大点和速生期的两个拐点及长度。用正交多项式逼近无性系的增长曲线,对组成曲线的回归系数β_0、β_1和β_2进行了多元方差检验,差异显著。泡桐无性系年生长进程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艳梅 张龙冲 马天晓 刘震 任雪敏 耿晓东 宋良红
【目的】探讨日照长度与温度、水分等因子对泡桐顶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探明泡桐顶芽死亡原因及机制。【方法】通过日照长度处理、日照长度与营养调控及日照长度、温度和水分调控等方法,对泡桐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日照长度对泡桐苗木株高影响差异极显著,延长日照长度可促进苗木高生长,延长当年生长期;不同日照长度处理下高生长停止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8 h(8月27日)、12 h(9月3日)和14 h(9月3日)、16 h(9月10日),24 h日照长度下高生长停止时间最晚,为9月24日左右,且后期切枝水培顶芽萌发率最高。2)日照长度与施肥对泡桐高生长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12 h和24 h日照长度下施肥对...
关键词:
泡桐 顶芽 人工调控 连续生长 接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木兰 石小岩 梁世平 张春立
以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为媒介,将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 broom)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s,MLO)接种至长春花上(Vinca rosea),对感病长春花施用激动素(Kinetin)后,结果表明,叶片韧皮部MLO显著减少,叶绿体形态结构正常,没有出现病株所出现的空腔;叶绿素和类葫罗卜素合成量是未施激动素病株的6.8倍和7.3倍;核酸合成量也显著增多。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 激动素 叶绿体 核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喜兵 赵振利 范国强 邓敏捷 董焱鹏
分别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毛泡桐丛枝病幼苗后DNA碱基序列及其甲基化的变化,并对发病相关特异DNA片段对应蛋白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健康和丛枝病幼苗及MMS处理后丛枝病幼苗的DNA碱基序列在AFLP水平上相同。随着MMS浓度的升高,处理后丛枝病幼苗的总DNA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但最大浓度(100 mg·L-1)MMS处理后的DNA甲基化水平仍低于健康苗。与毛泡桐丛枝病幼苗相比,MMS处理后丛枝病幼苗的DNA去甲基化多态性皆低于DNA甲基化多态性。序列同源性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特异DNA甲基化片段对应蛋白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