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0)
2023(2154)
2022(1668)
2021(1852)
2020(1371)
2019(3311)
2018(3447)
2017(4620)
2016(3819)
2015(4437)
2014(4675)
2013(3774)
2012(3482)
2011(3245)
2010(3551)
2009(2851)
2008(2849)
2007(2635)
2006(2328)
2005(2223)
作者
(7595)
(6243)
(6071)
(6037)
(3979)
(2999)
(2991)
(2601)
(2386)
(2347)
(2210)
(2162)
(2108)
(2025)
(1979)
(1919)
(1908)
(1902)
(1854)
(1847)
(1838)
(1636)
(1634)
(1503)
(1495)
(1487)
(1440)
(1379)
(1329)
(1313)
学科
教育(18103)
中国(8275)
理论(5380)
教学(5308)
(4177)
经济(4177)
管理(4088)
(3751)
(3157)
(3134)
改革(3098)
发展(3074)
思想(2994)
高等(2981)
(2952)
研究(2878)
政治(2863)
教育改革(2758)
思想政治(2747)
政治教育(2747)
治教(2747)
德育(2727)
学校(2448)
学法(2376)
教学法(2376)
(2335)
教育学(2191)
计算(2182)
算机(2164)
计算机(2164)
机构
大学(45188)
学院(40109)
教育(24969)
研究(17340)
(17125)
师范(17089)
师范大学(14376)
(11592)
职业(10271)
教育学(9708)
科学(9704)
技术(9119)
北京(8417)
(8411)
(7805)
管理(7740)
研究所(7612)
教育学院(7126)
职业技术(6999)
(6537)
中心(6483)
理学(6362)
(6325)
理学院(6152)
中国(6088)
经济(6067)
技术学院(5967)
(5878)
管理学(5765)
管理学院(5657)
基金
研究(24174)
项目(22388)
教育(20521)
科学(18721)
成果(13498)
编号(12882)
课题(12607)
基金(11983)
社会(11949)
(11345)
(10958)
社会科(10952)
社会科学(10951)
(10241)
(9369)
国家(9122)
规划(8811)
(8141)
项目编号(7621)
研究成果(7504)
年度(7432)
(7176)
科学基金(6913)
(6829)
(6714)
(6682)
阶段(6668)
重点(6628)
教育部(6573)
(6427)
期刊
教育(42935)
研究(23119)
中国(18827)
职业(10288)
技术(7918)
(6821)
经济(6821)
技术教育(6739)
职业技术(6739)
职业技术教育(6739)
大学(4848)
高等(4757)
成人(4590)
成人教育(4590)
学报(4589)
高等教育(4233)
(4130)
论坛(4130)
(3718)
科学(3530)
职教(3512)
发展(3405)
(3405)
比较(3287)
(3209)
教研(2761)
高教(2761)
学学(2685)
(2603)
图书(2525)
共检索到72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慎之  
今年开年以后,中国的第一件大事恐怕无过于中共中央在1月22日向全国人大提出的要又一次修改宪法的建议了。我们的国家已定下了建设“法治国”的目标。宪法正是法治国的根本。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50年前成立,在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已经先后制定了四部宪...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音吉日嘎拉  
蒙古国自1989年底开始受苏联东欧剧变的影响,颁布实施1990年的过渡性宪法。实行多党制、两院制的议会制。即第四部宪法。在此基础上经一年多的酝酿之后于1992年1月13日颁布了现行宪法。新宪法颁布实施近8年之后,于1999年12月24日由在议会中拥有席位的三党修改宪法。蒙古国通过本次修宪削弱了总统、宪法法院甚至议会少数党委员们的权力,扩大和加强议会多数党及其领导的权力,其结局是权力大集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坚  赵杨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是理念法,具有"教育宪法"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和教育再生会议大力推动,教育基本法得以全面修正和实施。新教育基本法脱离了旧法"教育中立"的基本精神,失去了旧法的"宪法"地位,成为单纯的政府教育方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超英  
日本现行的1947年宪法,因限制军事化和和平主义特色而受到普遍赞誉,其中第九条规定“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被称为“和平宪法”。和平宪法为战后日本迅速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维护了亚洲和平稳定的环境,但却成为日本迈向政治和军事大国的障碍。进入21世纪,日本修宪步伐正大大加快,自民党计划在2005年内提交最终修宪草案。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也纷纷提出修宪计划和提案,开始探讨修宪的具体程序和技术性问题,目前,修宪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及其影响将事关日本国家未来走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安倍上台后,积极推动修改宪法。围绕钓鱼岛争端,日本加强军事部署,采取演习、阅兵等手段威慑中国,表明绝对不会让步的决心。日本非法"购岛"一年多后,仍然执意在军事领域对中国强硬,在钓鱼岛争端中完全不顾中日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日本新的国家战略。日本的国家战略在各个阶段的目标、手段和内涵是不同的。8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曾根康弘打着"战后总决算"的旗帜,追求政治大国化。安倍上台后,日本的国家战略面临新的转型。他提出"摆脱战后政治体制",追求军事大国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静秋  
根据宪法调控是教育法典编纂的首要要求,教育法典的规范基础应当在宪法中进行深刻阐释。坚持以宪法为依据,为法典编纂活动奠定了合宪性基础,是保证教育法典编纂“规范繁衍”的根本要求,为未来教育法典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宪法中的教育规范主要包括确认性规范、纲领性规范、权利义务性规范和组织性规范,共同构成教育法律制定的根本法依据。为贯彻宪法中的教育规范,应将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和国家教育发展权作为教育法典的价值依归,统筹考虑宪法中教育条款的规范表述和体系关联,以教育类型为主、教育阶段为辅的逻辑主线来架构教育法典的分则各编。在宪法的价值和规范统摄下系统整理既有教育法律体系,考量教育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实现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全面保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游志强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棱镜门"等一系列独具时代特性的事件。网络世界各项技术的突飞猛进,不断威胁着每个公民的隐私权。政府机构侵犯公民隐私权不仅在技术上更加容易,而且在事实上也颇为常见。公民隐私权并没有被我国现行宪法列为基本权利。规范政府对公民信息的监控行为,强化对公民隐私权的宪法保障,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为此,亟需探究公民隐私权的存在价值与法理基础,并在宪法层面上寻求规范保障与救济保障。宪法保障下的公民隐私权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基本权利效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怀德  
在公民成长的全阶段灌输和渗透宪法意识,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法治思维"的根本是宪法意识,具体包括三点内涵:心中有法,权不离法,一断于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重点领域的教育立法,更多回应社会民众的需求。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我国宪法的又一次重大完善。此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思想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才能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我们要把实施宪法摆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宪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余若凡  
发现教育法典的宪法基础,对于坚持依宪立法,坚持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教育法典编纂中具有重大意义。现行宪法上的教育相关条款遍布各章节中。通过梳理发现,宪法中存在国家确认和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条逻辑脉络。几乎对应的,学界就教育法典的核心价值存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和“发展国家教育事业”两种代表性观点。引入容纳性标准和统摄性标准对两种观点加以检视,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作为教育法典的核心价值更为合理,并以此作为发现教育法典宪法基础的核心抓手。教育法典的宪法基础以受教育权作为其核心,以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为优先表现形态,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作为根本立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范立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宪法集中体现了社会对公共产品集体决策规则的选择。美国宪法的产生类似于霍布斯所主张的社会契约形成共同意志的过程。本文以公共财政的观点,从税收法定、税收分权和税收司法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宪法中涉税条款的意义,以图对我国税收法治化建设有所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丹  
通过宪法与法律上的税概念之辨析,可以认为宪法税概念与法律税概念并不能等同视之,法律税概念是宪法税概念之具体化,其位阶低于宪法税概念,而宪法税概念是法律税概念之审查基准,其决定着法律税概念在宪法上的正当与否。因此,宪法上的税概念,惟有从宪法本身的相关规定出发,通过宪法解释途径,由宪法整体秩序中去寻求。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周茎  周德和  丁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肃昌  肖泽忠  
审计为谁服务、审计机关如何设置、审计监督谁和监督什么、审计工作如何维持是审计制度的基本方面。宪法思想作为影响宪法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文化 ,同样影响着审计制度这些基本方面的选择与特征。中国现行审计制度的主要方面同样体现出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多元而又复杂的宪法思想 ,并随着中国宪法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最终可能会影响甚而导致中国审计制度的深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文  
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美国土地利用中涉及的宪法问题,包括有关征用的争议问题、实质性正当程序、程序性正当程序、平等法律保护、言论自由及契约条款等内容。宪法对待土地利用相关诉讼的态度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发生着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