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2)
- 2023(2049)
- 2022(1746)
- 2021(1652)
- 2020(1577)
- 2019(3345)
- 2018(3382)
- 2017(6757)
- 2016(3681)
- 2015(4012)
- 2014(4068)
- 2013(4070)
- 2012(3854)
- 2011(3378)
- 2010(3565)
- 2009(3450)
- 2008(3655)
- 2007(3324)
- 2006(2877)
- 2005(2801)
- 学科
- 济(12985)
- 经济(12966)
- 业(12264)
- 险(10704)
- 保险(10612)
- 管理(10159)
- 企(8254)
- 企业(8254)
- 方法(6668)
- 银(6168)
- 银行(6165)
- 中国(6153)
- 数学(6042)
- 数学方法(5928)
- 行(5793)
- 制(5441)
- 财(5243)
- 融(4682)
- 金融(4682)
- 各种(4380)
- 类型(4282)
- 种类(4277)
- 各种类型(4272)
- 保险业(3755)
- 务(3591)
- 财务(3590)
- 财务管理(3577)
- 法(3434)
- 度(3411)
- 制度(3410)
- 机构
- 大学(49298)
- 学院(48469)
- 济(20425)
- 经济(19915)
- 管理(18925)
- 中国(18260)
- 研究(15574)
- 理学(14691)
- 理学院(14546)
- 管理学(14198)
- 财(14134)
- 管理学院(14105)
- 京(10791)
- 财经(10084)
- 经(9064)
- 科学(8470)
- 中心(8433)
- 江(8398)
- 所(7878)
- 银(7658)
- 融(7529)
- 财经大学(7522)
- 农(7491)
- 北京(7425)
- 金融(7408)
- 银行(7240)
- 行(6816)
- 公司(6700)
- 研究所(6616)
- 州(6565)
共检索到86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平 郭宏德
本文对《保险法》第 1 6条有关告知条款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将询问及告知形式明确为书面形式 ;设立不可抗辩期 ;对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权利增加限制性规定 ;无论故意或过失未告知 ,均将未告知事实在客观程度上加以明确 ,即“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以提高本条款的可操作性 ,减少纠纷发生 ,并充分体现保险最大诚信原则
关键词:
保险法 告知条款 不可抗辩期 故意 过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玮
目前 ,中国颁布实施的保险法律只有保险基本法———《保险法》 ,既包括保险合同法律规范 ,又包括保险公司法及监督管理法律规范 ;保险特别法———《海商法》有关海上保险合同的法律规定适用海上保险活动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数量很多 ,但其效力微弱。根据世贸组织法律要求 ,中国的保险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应逐步取消对内资、外资保险公司不同的法律规定和限制 ,将逐步形成划一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保险法律体系。即取消国内、涉外保险法律的不同规定 ,使中国的保险法上升为具有国际性的法律。根据中国《保险法》颁布实施以来的实践 ,以及中国入世与保险市场开放承诺的法律要求 ,对《保险法》的修改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刘景顺
近几年来,笔者感到《统计法》中制定的个别条款有待进一步修改,以便使《统计法》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1、《统计法》中对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没有给予平等地位。笔者认为《统计法》中对部门统计以及企业统计机构的设置,或按行政级别,或按大、中、小型以及企业类别,或按职工比例如何设置,应有明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平生 赵东生
我国《保险法》的修改只有以部门法的思路为指导思想 ,才能把握好度。由于保险是以保障和诚实信用为首要原则的 ,他的法律原则不同于民法、经济法、商法 ,分清楚这个界限 ,对于修改我国《保险法》有很大的益处 ,这样才能正确订立保险合同 ,解决保险纠纷 ,搞好行业监管 ,促进我国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保险法 部门法 保险合同 保险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谭洪涛 南楠
新《保险法》顺应了入世后保险业开放和竞争的新形势 ,更加注重对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 ,突出强调了诚信原则 ,充分体现了遵守国际准则和对国际惯例的认同 ,对保险监管机构的性能和监管方式进行了重新定位 ,顺应了加快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随着新《保险法》的施行 ,我国保险业将快步进入依法监管 ,依法经营的新阶段 ,必将强有力地规范和保障中国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险保障服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贺安杰
当前,社会对新一轮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雇保护、用工形式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认为,应理性评价《劳动合同法》的作用,审慎评估法律修改的时机和内容,稳妥统筹推进《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修改 湖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一、进一步完善保险配套法规《保险法》的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保险业无法可依的历史,近三年来,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颁布了一些与之配套的行政规章,使得保险业的监管、保险代理人与经纪人的监管有了更为详细和明确的依据。但是,在保险业务和保险监管的很多方面,仍然存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近年来 ,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出与我国现行《预算法》中的一些规定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同时 ,现行《预算法》中的一些空白也使得有关预算管理制度实施缺少法律依据 ,因此 ,为使政府预算真正具有法律效力 ,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应适时修改和补充我国现行《预算法》。
关键词:
预算法 修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代琴
由于我国民事法律中尚未确立利他合同具体内容,在实践中对利他合同相关利益主体权利的保护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保险法》第15条中投保人任意解除权的行使可能损害利益第三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期待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原拟在"保险合同法解释二"中对该条内容做出解释,但因争议较大,最后颁布时删除了此内容。保险法学界对该条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态度,肯定说认为,投保人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相对性理论,投保人的任意解除权应不受任何限制。而否定说认为,保险合同是利他合同,与其他一般民事合同有一定的区别,投保人的任意解除行为可能损害利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其权利应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对国内外利他保险合同理论进行梳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肖艳平
由于我国保险业的长足发展 ,保险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 ,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 ,这些因素促成了我国《保险法》的修改。修改后的《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重了保险公司的责任 ;“适度监管”的监管理念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解开了保险公司的“生死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玉焕
新《保险法》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促进保险公司合规经营,笔者着重分析了免责条款的告知形式不够严谨、退保的规定模糊不清、未限定保险投资的管理模式和风险投资比例、对保险业务分类标准与企业会计准则不一致、保险公估人被边缘化等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完善建议。
关键词:
新保险法 免责条款 现金价值 保险公估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祁祥 郑伟
保险监管对保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过去几年间中国保险监管思路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 ,2 0 0 2年 1 0月《保险法》修正案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保险监管思路的演进路径及监管思路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保险监管思路正循着“三个统一”的方向演进。从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与道德调节的角度看 ,“三个统一”的保险监管思路的演进具有深远的内涵 ,它将为我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合理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保险监管 市场 政府 道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