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
2023(1260)
2022(1180)
2021(1095)
2020(1021)
2019(2442)
2018(2430)
2017(4950)
2016(2815)
2015(3039)
2014(2948)
2013(3004)
2012(2997)
2011(2524)
2010(2357)
2009(2034)
2008(1796)
2007(1552)
2006(1280)
2005(1025)
作者
(7859)
(6639)
(6502)
(6196)
(4210)
(3270)
(2858)
(2672)
(2644)
(2361)
(2308)
(2189)
(2106)
(2061)
(2026)
(1997)
(1979)
(1891)
(1885)
(1885)
(1758)
(1678)
(1603)
(1572)
(1551)
(1453)
(1442)
(1401)
(1398)
(1367)
学科
(12737)
经济(12731)
地方(6219)
(5921)
方法(5776)
数学(5609)
数学方法(5593)
(5520)
管理(5054)
农业(4062)
(2949)
企业(2949)
地方经济(2775)
中国(2607)
(2568)
业经(2417)
环境(2289)
(1701)
农业经济(1688)
土地(1630)
资源(1590)
技术(1582)
(1458)
贸易(1457)
收入(1404)
(1389)
(1378)
(1366)
金融(1366)
(1259)
机构
学院(34192)
大学(32784)
(15045)
经济(14708)
管理(13165)
研究(12123)
理学(11560)
理学院(11442)
管理学(11274)
管理学院(11214)
(10580)
科学(8491)
农业(8265)
业大(8209)
中国(7900)
(7837)
(6575)
(6537)
(6237)
中心(6214)
研究所(6103)
农业大学(5669)
(5645)
(4733)
经济管理(4639)
经济学(4610)
(4560)
财经(4544)
师范(4507)
科学院(4285)
基金
项目(26776)
科学(20688)
研究(18817)
基金(18390)
(16047)
国家(15893)
(14825)
科学基金(13487)
社会(12055)
社会科(11417)
社会科学(11410)
基金项目(10596)
(9588)
自然(8906)
自然科(8678)
自然科学(8674)
自然科学基金(8483)
教育(8228)
编号(7402)
资助(7263)
(6798)
重点(6096)
(6094)
(5789)
(5767)
计划(5602)
科技(5529)
发展(5463)
创新(5438)
(5375)
期刊
(17230)
经济(17230)
(10122)
研究(7947)
学报(7600)
中国(7527)
农业(6976)
科学(5967)
大学(5439)
学学(5336)
(3972)
(3856)
管理(3525)
业经(3484)
资源(3012)
技术(2936)
(2602)
金融(2602)
问题(2528)
林业(2343)
业大(2338)
财经(2039)
(2029)
中国农业(1974)
科技(1943)
技术经济(1938)
教育(1918)
农业大学(1915)
经济问题(1909)
经济研究(1859)
共检索到49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广鹏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张馨方  
‘替码明珠’是实生选优获得的板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树体矮小,枝条自枯,修剪省工等特性。坚果均质量8.41 g,9月中旬成熟。适于中国北方丘陵山地密植栽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颖  王广鹏  张树航  刘庆香  李海山  
‘明丰2号’是以‘燕明’为母本、‘燕山早丰’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该品种丰产性强,栗红蜘蛛危害抗性强,坚果单粒质量9.38 g,可溶性糖18.5%,淀粉51.5%,蛋白质5.05%,9月28日左右成熟,是适宜中国北方山地、丘陵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武刚  何锡山  程丽莉  
品种‘阳光’选自中国栗的燕山品种群,平均果质量11.1g,果实糯性,总糖含量18%,该品种的栗仁在100℃热水中可保持栗仁原有的色泽。使用该品种做板栗加工原料时,在加工中不需要添加护色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岭  杨东生  高天放  周自军  王铁明  冯永庆  田瑞冬  
‘短花云丰’是实生芽变选育的板栗新品种,属于中国栗华北品种群,坚果均重8.2 g,总糖20.5%,淀粉31.10%,蛋白质5.7%,脂肪0.25%。该品种的雄花序短小,均长2.07 cm,仅为正常花序的1/8,结果母枝平均抽生结果枝3.26个,结果枝平均结总苞1.58个,总苞平均含坚果2.6粒,出实率39.1%,是适于山地及瘠薄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武刚  周志军  程丽莉  陈生凡  何锡山  
板栗新品种‘黑山寨7号’,选自中国栗的燕山品种群,平均果重8.7g,果实糯性,总糖含量>16%,该品种的雄花序极短,绝大部分雄花序长度仅为0.3cm,是用于板栗山地或抗旱栽培的优良品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亚珍  
用1年生板栗毛板红芽砧苗和2年生嫁接苗造林,在结果迟早和栗实产量上无显著差异,但它们均明显优于用实生苗造林次年嫁接的幼林。采用摘心抹芽可以明显增加幼树地径和分枝级数。摘心+抹芽+拉枝相组合对栗实早期产量影响最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伏青  董亚静  孙小武  
为选育优质红皮西洋南瓜良种 ,以引进南瓜的分离后代中选育的自交系 AK73为母本、18- 5 6 2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8年育成优质、早熟、丰产南瓜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多点中间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 :该组合全生育期 92 d,春季栽培果实发育期约 32 d;平均单瓜重 1.2 kg,产量 2 7t/ hm2左右 ;果实扁圆形 ,果皮深红色 ,果肉橙红色 ,平均肉厚 3.1cm,质粉味甜 ;耐低温、高温 ,抗逆性较强 ,适应性广 .2 0 0 1年 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红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涂炳坤  
通过实地调查 ,对湖北省 2 0个板栗地方品种的 10个性状 ,利用 SAS软件进行了板栗品种的 Q型聚类及其 10个性状的 R型聚类分析。Q型聚类将 2 0个板栗品种分成 3组 ,每组都存在着明显的特点 :1油栗型品种 ,坚果小、晚熟、耐贮藏 ,适于炒食或贮藏保鲜 ,延后上市。 2大果型品种 ,坚果特大 ,适于菜用或加工 ,中熟或中晚熟。 3中果型品种 ,坚果中等大 ,成熟上市较早 ,适于鲜食。R型聚类分析揭示了性状之间的相对关系 ,把 10个性状分成了 3组 ,8个形质性状最先聚合在一起成为一组 ,2个数量性状彼此独立。坚果平均质量、总苞平均质量是不稳定的数量性状。根据总苞和坚果性状编制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正>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栗属大约有8~9种,包括中国板栗、锥栗、茅栗、日本栗、美洲栗、美洲榛果栗、欧洲栗等,其中中国板栗、锥栗、茅栗为中国原生种。目前世界栽培食用栗主要以中国板栗、日本栗、欧洲栗为主,锥栗在我国也有少量栽培。我国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以河北迁西和湖北罗田栽培的板栗最为知名。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炳坤  何吉成  叶要妹  
在物候期观测的基础上,对湖北省16 个板栗品种物候期进行了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 个板栗品种可按物候期分为五大类:中熟品种、早雌花晚落叶品种、晚熟品种、长雌花期品种和早花期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 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为95 .80% 。它们分别说明了雄花期、雌花授粉有效期、幼果开始发育期、果实完全成熟期和落叶期在物候期中的重要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才  袁荣兰  虞国跃  孙善松  
本研究于1987~1988年在诸暨市林木良种繁育站进行。随机选取标准树和标准枝,调查栗瘿蜂对芽的危害情况、虫瘿密度以及虫瘿生长进度,分析8个不同板栗品种对栗瘿蜂的抗性,并调查不同品种的产量。结果表明:长刺板红和长兴5号魁栗抗性中等,而且前者产量高,品质优良,值得推广。油板红、毛板红、短刺板红和二大夫是感虫品种,而上光则是高感的板栗品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紫阳  郭曜东  何佳林  贺虹  杨开朗  
[目的]阐明栗实象危害与不同品种板栗栗苞和栗实物理性状的关系,揭示栗苞和栗实物理性状对栗实象寄主选择的影响。[方法]以树龄20~30年的8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栗实象对不同板栗品种的危害率,通过聚类分析评价其抗虫性,测量不同品种板栗的苞刺长度、苞刺密度、苞壳厚度、单果质量、果形指数、苞形指数6个物理性状,分析不同板栗品种危害率与其物理性状的关系。[结果]栗实象对不同板栗品种的危害率存在差异,危害率为21.89%~78.41%。栗实象对红栗的危害率最大,达到78.41%;对新早栗的危害率最低,仅为21.89%。根据抗虫性将8个板栗品种分为抗性较高、抗性中等、抗性较差3个类群。栗实象危害与板栗苞刺长度和苞形指数存在显著相关性,苞刺长度越短,苞形指数越大,危害率越高。[结论]栗实象偏好危害苞刺长度短、栗苞形状为近圆球形的板栗,苞刺长度和苞形指数可作为选育抗栗实象板栗品种的主要参考指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二系优质杂交种。春前苗期生长缓慢,春后随气温回升生长加快,初花期较迟,花期集中整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坚  王伟  张宏伟  应廷龙  
对桐庐林场板栗园内的64个板栗无性系或品种的叶、叶脉、枝条皮孔、枝条颜色、雄花序、雌花以及20个品种花粉的萌发器、形状和纹饰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各品种之间叶形、叶厚、被毛程度、枝条皮孔数、枝条颜色有一定的差异;花粉极面观形状基本一致,但花粉萌发沟孔深度、花粉赤道面形状及花粉粒大小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