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27)
- 2023(13432)
- 2022(11475)
- 2021(10343)
- 2020(8597)
- 2019(19841)
- 2018(19532)
- 2017(37527)
- 2016(20319)
- 2015(22762)
- 2014(23258)
- 2013(23279)
- 2012(22385)
- 2011(20692)
- 2010(21144)
- 2009(19663)
- 2008(19591)
- 2007(17742)
- 2006(15796)
- 2005(14842)
- 学科
- 济(109095)
- 经济(109000)
- 管理(53968)
- 业(51549)
- 企(39241)
- 企业(39241)
- 方法(38719)
- 数学(34058)
- 数学方法(33781)
- 中国(30873)
- 地方(29298)
- 农(25872)
- 学(21611)
- 业经(21165)
- 财(20531)
- 农业(17717)
- 制(17525)
- 贸(17018)
- 贸易(17008)
- 地方经济(16908)
- 融(16330)
- 金融(16328)
- 易(16325)
- 银(16249)
- 银行(16219)
- 行(15684)
- 环境(15125)
- 发(14603)
- 和(13934)
- 理论(12984)
- 机构
- 学院(305645)
- 大学(305125)
- 济(135741)
- 经济(132800)
- 研究(114603)
- 管理(110668)
- 理学(93607)
- 理学院(92389)
- 管理学(90860)
- 管理学院(90267)
- 中国(86327)
- 科学(69638)
- 京(66355)
- 财(60309)
- 所(60049)
- 农(54284)
- 研究所(54113)
- 中心(50992)
- 江(47777)
- 财经(47292)
- 业大(44501)
- 经济学(42887)
- 经(42697)
- 北京(42509)
- 农业(42474)
- 范(41726)
- 师范(41323)
- 院(40657)
- 州(38316)
- 经济学院(38307)
- 基金
- 项目(194169)
- 科学(152224)
- 研究(140490)
- 基金(139728)
- 家(122237)
- 国家(121208)
- 科学基金(102473)
- 社会(90487)
- 社会科(85813)
- 社会科学(85787)
- 省(76298)
- 基金项目(73629)
- 自然(64733)
- 划(64367)
- 教育(63341)
- 自然科(63210)
- 自然科学(63189)
- 自然科学基金(62056)
- 资助(57434)
- 编号(55761)
- 发(47617)
- 成果(46031)
- 重点(44400)
- 部(42703)
- 课题(40011)
- 创(39587)
- 发展(38335)
- 展(37744)
- 国家社会(37558)
- 创新(37246)
- 期刊
- 济(161194)
- 经济(161194)
- 研究(97483)
- 中国(65111)
- 农(50311)
- 学报(47973)
- 财(45969)
- 科学(44786)
- 管理(41031)
- 大学(35668)
- 农业(33773)
- 学学(33718)
- 融(31597)
- 金融(31597)
- 教育(30807)
- 经济研究(26590)
- 技术(26582)
- 业经(24859)
- 财经(24223)
- 问题(22313)
- 经(20982)
- 业(18105)
- 技术经济(16870)
- 贸(16528)
- 统计(15274)
- 世界(15219)
- 商业(14867)
- 国际(14460)
- 现代(14178)
- 版(13970)
共检索到479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超 王发曾
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能否协调发展,对信阳市未来宜居城市建设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建立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求出综合评价得分,并引入模糊数学相关概念,计算求出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的协调度指数,定量分析了2004-2011年信阳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协调发展程度。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城市发展整体协调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宜居性 经济性 模糊数学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鹏媛 米红
通过构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等方法,着重从发展水平、单个系统有序度及系统间协调度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显著,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人口系统;各系统的整体有序度略有提升,经济系统有序度最高,高等教育次之,人口系统最低;区域三系统间的协调度差距悬殊,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高等教育-人口系统的协调度。建议从高等教育与经济、高等教育与人口及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演化三方面考虑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光华,孙文生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与对策河北农业大学靳光华孙文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地区普遍追求的目标之一。所谓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指两个系统间协同运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可通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来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雪铭,李婉娜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大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较为客观的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分别求出了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和系统间的协调度值,定量分析了13年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大连 协调度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平先秉
文章以湖南省为例,选取物流货运量、GDP等指标建立时间序列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货运量与区域GDP的相关关系,并揭示了物流业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与经济 协调发展 定量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丽萍 杨忠直
采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与真实储蓄(GS)定量地评估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新的资源价值货币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991~1993年内蒙古经济发展不可持续,1993~2003年则是可持续的;同时,资源、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环境损耗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13%~28.03%、2.85%~11.33%和16.09%~39.36%;GDP比GGDP每年高估产出141.57~528.65亿元;可持续性特征将会随着资源环境因子覆盖面增大而变弱,甚至消失。
关键词:
GGDP GS 资源环境损耗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承业 袁达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环境库兹涅茨数理模型,并结合经济计量工具对我国的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工业经济政策建议。 一、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综合回采率低,损失浪费大。我国矿产种类较为齐全,但共伴生矿床比重大,占80%左右;特别是金属矿产中,综合矿多,单一矿少。而我国共生伴生矿综合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开荣 浣晓旭 孙倩
通过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了1999—2010年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度,依据测算结果对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整体区域的综合分析与六省之间的对比分析,并针对协调发展中所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整体中部地区处于基本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六省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形成明显的两大等级板块,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关键词:
经济社会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度 中部地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童彦
本文建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利用熵变方程建模,对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交互促进,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具有空间的不平衡性和动态波动性,从空间看,协调发展区域自西北到东南呈带状分布,不协调发展区域分布在其两翼;随时间推移,西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和协调区域呈不稳定性。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熵变 方程 协调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葛成军 俞花美 焦鹏
根据海南省1998~2009年经济、资源与环境数据,建立了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模型,对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协调系数波动较大;不同年份,不同系统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海南省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发展匹配受外界影响大,三系统间的协调系数较高,大部分均超过0.9,这可能与海南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特殊的产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基础有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昌兴
本文基于浙江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采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该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现这11个城市可以被分成四类,大体呈东高西低的地域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实现均衡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长新 王维国
一、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人口、社会、经济三者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它们在各个层次上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我们把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视为一个大系统,而把人口、社会、经济看作这个大系统之下的三个子系统。所谓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三者之间的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保持某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过程和态势。刻画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解决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描述各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水平;二是,怎样表现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三是,如何判断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在此分述如下: (一)各系统发展状况及发展水平的定量描述 一个系统的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对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也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并应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来定量测度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物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相关性 灰色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