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3)
- 2023(5815)
- 2022(5132)
- 2021(4618)
- 2020(4081)
- 2019(9872)
- 2018(9649)
- 2017(19075)
- 2016(10759)
- 2015(12300)
- 2014(12674)
- 2013(12807)
- 2012(12119)
- 2011(11063)
- 2010(11287)
- 2009(10554)
- 2008(10743)
- 2007(9808)
- 2006(8345)
- 2005(7370)
- 学科
- 济(49473)
- 经济(49426)
- 管理(26736)
- 业(25211)
- 方法(23905)
- 数学(21729)
- 数学方法(21550)
- 企(18629)
- 企业(18629)
- 中国(15699)
- 农(12625)
- 地方(11742)
- 学(11338)
- 财(10726)
- 贸(8514)
- 贸易(8514)
- 农业(8397)
- 易(8192)
- 业经(7973)
- 制(7608)
- 环境(7338)
- 城市(7303)
- 和(6880)
- 务(6326)
- 财务(6313)
- 财务管理(6292)
- 理论(6140)
- 银(6077)
- 人口(6070)
- 银行(6046)
- 机构
- 大学(164391)
- 学院(162082)
- 济(66212)
- 经济(64572)
- 管理(59573)
- 研究(58853)
- 理学(51306)
- 理学院(50602)
- 管理学(49674)
- 管理学院(49359)
- 中国(42305)
- 科学(38585)
- 京(35836)
- 农(32772)
- 所(31570)
- 研究所(28934)
- 财(28753)
- 业大(27576)
- 中心(27019)
- 农业(26410)
- 江(24953)
- 财经(23450)
- 北京(22299)
- 范(22020)
- 师范(21740)
- 经(21184)
- 经济学(21179)
- 院(21150)
- 州(19718)
- 经济学院(19372)
- 基金
- 项目(109003)
- 科学(83944)
- 基金(78226)
- 研究(75012)
- 家(69675)
- 国家(69139)
- 科学基金(57554)
- 社会(46977)
- 社会科(44442)
- 社会科学(44423)
- 省(42616)
- 基金项目(42361)
- 自然(38360)
- 自然科(37426)
- 自然科学(37412)
- 划(36902)
- 自然科学基金(36709)
- 教育(34055)
- 资助(32002)
- 编号(30064)
- 重点(24928)
- 成果(24166)
- 发(24078)
- 部(24048)
- 计划(21686)
- 创(21649)
- 科研(21473)
- 课题(21032)
- 创新(20419)
- 教育部(19836)
共检索到232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彦光 张莉
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随着时间的改变过程理论上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即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表现为幂指数关系,并且标度指数小于1。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统计数据大多不满足纵向异速标度关系,或者标度指数严重异常。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借助最小二乘法和对数线性回归分析技术,基于信阳的人口普查数据和城市用地现状图资料,开展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面积的标度分析,发现城市生长长期服从纵向异速生长定律,可用幂函数描绘,并且标度指数(约为0.86)接近于理论预期值(0.85)。然而,由于近年的"造城运动",这种标度关系遭到破坏,城市人—地关系出现混乱。因此,揭示城市演化规律的前提是数据质量的保证,而人文系统的规律也会因为人为的因素而暂时破坏。本文提供了一个城市纵向异速生长及其标度破坏的简明案例,并给出了估计和预测信阳城市人口和用地的数学模型,其计算结果可以作为了解同类城市人—地关系的演化进程和未来趋势的重要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鹏超 杨永芳
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和异速生长理论分析了中国城市体系人口、用地规模结构的演变以及二者异速生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区域结构来看,城市人口、用地齐夫维数均呈东—西—中递减趋势,但二者差值却呈东—中—西递增趋势,而其异速标度指数均高于0.85且呈东—中—西递减趋势;从城市规模来看,城市人口、用地齐夫维数均呈大—中—小递增趋势,二者差值的平均值呈大—小—中递减趋势,其异速标度指数呈小—中—大递减趋势。据此认为,中国城市规模结构演进及人地异速生长关系呈现明显的区域和规模等级差异,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城市体系,协调区域平衡和人地关系。
关键词:
城市体系 规模结构 齐夫法则 异速生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鲁骏峰 李豫新
以新疆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为对象,构建异速生长模型,实证分析了新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人口与用地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整体上处于良性的发展趋势,但是人口与用地正异速生长的趋势显著;部分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与经济发展情况不协调,人口与用地关系有恶化的可能。为了避免新疆城市人口与用地关系出现全面恶化的现象,必须对新疆不同城市的发展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傅建春 李钢 赵华 张季一
研究目的:揭示近年中国城市人口与建成区土地面积规模的发展特征。研究方法:在面板数据中运用分形理论的城市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和异速生长模型,对中国设市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以城区人口规模和建成区土地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其规模分布均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且模型拟合判定系数均在0.93—0.96之间,证明拟合优度较好;(2)在剔除人口为10万的临界值以下城市后发现人口—建成区土地面积异速生长标度指数b均在0.85以上,表明中国城市处于正异速生长阶段;(3)大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过大,人口数量基本饱和,应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研究结论:在城市化进程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敏 朱岚涛
文章运用异速生长模型,对2008—2017年间广西14个城市的人口和建城区面积异速生长关系进行测度,探究了各市人口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研究期内,广西区地区间人口规模和增速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城市用地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的正异速状态。研究结论: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方面,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行合理供给,注重加强城市发展质量建设,统一人口、土地协调发展,切实提升城镇化质量。
关键词:
异速生长 广西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沈威 周鹏超 杜巧艳 鲁丰先 刘敏
研究目的:揭示近年郑州城市人口与建成区土地面积规模的发展特征与规律,为城市人地协调发展和城市边界扩展的划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异速生长模型从城市整体角度对1981-2015年间郑州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关系进行测度,然后运用Logistic函数对未来十年郑州城市人口和面积规模进行预测,为郑州市未来城市规模确定和人地协调发展提供支持。结果表明:(1)从整体宏观角度来看,二者符合异速生长关系且阶段特征明显;其中,1981-2002年,市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呈现稳定缓慢增长态势,标度指数b=1.12;2003年由于郑东新区建设导致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标度指数b上升至1.66;2010年后市区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标度指数下降至1.52;总体上一直高于理论值0.85。(2)Logistic预测结果表明郑州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最大值分别为945.58万人和790.42km~2,从长远来看这个结果是可信的;未来十年二者异速生长标度指数b=1.0387,比较接近理论值;2025年城市人口753万人,建成区面积709km~2,人均建成区面积94.2m~2,城市用地较为集约。研究结论: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注重城市发展质量,推动人口、土地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关键词:
异速生长 Logistic模型 人地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董立峰 王林林 李德一
应用异速生长方程并结合城市人口密度分析方法,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人口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5年间,标度指数b值总体趋向减小,说明山东省大城市相对于中小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2006-2010年间,b值总体趋向增大,说明大中小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趋同。同时,在标度指数b值固定的情况下,比例系数a不断增大,表明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用地的扩张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并且城市用地扩张呈加速的趋势。此外,指出异速生长分析结果与城市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山东省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承良 王涛 郭庆宾
以武汉市为例,对其2003~2013年交通碳排放的异速生长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武汉市综合交通碳排放总体呈线性递增趋势但结构差异显著,结构效率呈"公共交通高私人交通低"的特征,前者呈螺旋式演进而后者增长迅猛;城市交通碳排放与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呈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与交通碳排放呈负异速生长关系,机动车数量和公路里程成为交通碳排放"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超 王发曾
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能否协调发展,对信阳市未来宜居城市建设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建立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求出综合评价得分,并引入模糊数学相关概念,计算求出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的协调度指数,定量分析了2004-2011年信阳城市宜居性与经济性协调发展程度。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一致,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城市发展整体协调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宜居性 经济性 模糊数学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与某些国家的情况相反,法国城市中总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高,随着居民区的不断增加,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大城市的社会职业结构一般都更有益于居民,当然仍存在着导致死亡的各类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上岗 杨山 吴小影 朱奕衡
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区面积扩展的关系问题,是城市乃至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根据趋势面和位序-规模法则分析2000~2018年城市人口与用地的分布演化特征,并探究其异速增长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与用地的分布态势呈"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低",人口规模逐渐由均衡化向集中化分布模式转变,用地规模一直为均衡化分布模式。(2)从两者异速关系来看,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面积异速增长为负异速的人口扩张弱型阶段,其中2008年前70%以上的城市以正异速为主,2008年后80%以上的城市以负异速为主。(3)在各城市异速类型变化上,正异速城市向下变动率较高,且多数转变为负异速类型,负异速城市保持稳定率较高,反映出长三角地区多数城市城镇化动力逐渐由土地扩张推动转变为人口增长推动。城市人口-面积异速增长规律的研究可以为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要素流动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对区域一体化推进提供实践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燕 张云鹏
运用异速标度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及其各个省份的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长三角城市群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服从异速生长定律,工业用地利用基本合理;(2)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利用存在一定规律,工业产值一用地面积系统发育程度较高;(3)从幂函数的分形关系来看,长三角地区工业用地发展遵循城市演化机制,自上而下的组织关系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钰 詹晨霄 张鹏岩 孙东琪 马海涛 王振波 张浩
建设用地剧烈扩张和城市人口快速聚集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人地空间失调已成为城市和区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本文以城镇化快速推进中的台湾海峡西岸地区为案例,采用基尼系数、空间指向系数、比较优势指数和离差系数模型分析了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的空间失调和演化特征,使用OLS和GWR模型探讨了城市人地空间失调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人地空间分布失调的主要症结是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快、分布失衡、波动剧烈,并具有先扩大后缩小的动态特征;(2)城市人地空间格局失调的主导症结是建设用地向中心城市的聚集超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钰 詹晨霄 张鹏岩 孙东琪 马海涛 王振波 张浩
建设用地剧烈扩张和城市人口快速聚集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人地空间失调已成为城市和区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本文以城镇化快速推进中的台湾海峡西岸地区为案例,采用基尼系数、空间指向系数、比较优势指数和离差系数模型分析了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的空间失调和演化特征,使用OLS和GWR模型探讨了城市人地空间失调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人地空间分布失调的主要症结是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快、分布失衡、波动剧烈,并具有先扩大后缩小的动态特征;(2)城市人地空间格局失调的主导症结是建设用地向中心城市的聚集超前于城市人口聚集,表现为区域分异和空间极化特征,并伴随城市发展呈现"人口冒进-土地冒进-人地协调"的演化特征;(3)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土地城镇化水平、土地的经济效率和城市区位差异是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空间失调的重要驱动因素。相关结论可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