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5)
2023(7542)
2022(6313)
2021(6006)
2020(5070)
2019(11372)
2018(11102)
2017(22717)
2016(12366)
2015(13383)
2014(13499)
2013(13402)
2012(12509)
2011(11272)
2010(11543)
2009(10835)
2008(10995)
2007(9828)
2006(8708)
2005(8155)
作者
(34117)
(28486)
(28158)
(27115)
(18491)
(13597)
(13027)
(10802)
(10800)
(10517)
(9707)
(9449)
(9309)
(9155)
(9039)
(8919)
(8501)
(8477)
(8224)
(8211)
(7057)
(7046)
(6899)
(6581)
(6573)
(6465)
(6430)
(6224)
(5692)
(5613)
学科
(45906)
经济(45859)
(40373)
管理(36709)
(31613)
企业(31613)
方法(22311)
数学(20233)
数学方法(19985)
(17030)
中国(14602)
(13072)
(12584)
银行(12577)
(12430)
(11911)
(11718)
财务(11702)
财务管理(11681)
(11462)
金融(11462)
企业财务(11268)
(10957)
保险(10865)
(10652)
贸易(10648)
(10485)
(10378)
业经(9344)
农业(8314)
机构
学院(171630)
大学(171130)
(76132)
经济(74525)
管理(67152)
研究(56785)
理学(56490)
理学院(55949)
管理学(55096)
管理学院(54758)
中国(51957)
(41625)
(34633)
财经(32043)
科学(31236)
(29249)
(28335)
中心(27913)
(26699)
(26487)
研究所(25233)
经济学(24543)
财经大学(24217)
经济学院(22204)
北京(22111)
业大(21894)
(21867)
金融(21550)
(21358)
(21093)
基金
项目(107759)
科学(85928)
基金(80895)
研究(79058)
(69356)
国家(68761)
科学基金(59721)
社会(51906)
社会科(49244)
社会科学(49233)
基金项目(41252)
(40238)
自然(38530)
自然科(37693)
自然科学(37683)
自然科学基金(37063)
教育(36516)
资助(35505)
(34445)
编号(31068)
成果(26314)
(25163)
重点(23869)
(23149)
(22240)
教育部(22121)
(21953)
课题(21720)
国家社会(21521)
人文(21511)
期刊
(81494)
经济(81494)
研究(58566)
(35400)
金融(35400)
中国(32831)
(32162)
管理(24641)
(24129)
学报(23278)
科学(21999)
大学(18302)
学学(17562)
财经(16530)
农业(15117)
教育(14612)
(13956)
经济研究(13922)
技术(12973)
业经(11915)
问题(10189)
(9933)
理论(9498)
国际(9215)
实践(8517)
(8517)
统计(8300)
技术经济(8064)
现代(7811)
(7678)
共检索到268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运达  马草原  
本文通过向Bernanke-Blinder的CC-LM模型植入信贷风险与资本金约束,基于扩展的一般均衡框架探讨了信贷风险评估与资本金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信贷风险与资本充足率构成了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双重约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还受制于商业银行对此双重约束的因应。以扩展的CC-LM模型为基准,文章从信贷风险和资本金约束的角度,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中尤其是两轮金融危机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管衍锋  徐齐利  
为深入研究在资本约束下货币政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本文选取225家中国商业银行2007—2017年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信贷风险的提高,对于上市商业银行来说,信贷风险与货币政策显著相关,而非上市商业银行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一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货币政策对信贷风险影响的研究文献,为决策部门调整货币和资本监管政策,注重银行异质性和资本充足特征,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崎  王迪  
2007年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都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救助金融机构,央行自身资产负债表的质量不断恶化,引发对中央银行资本金的关注。央行在履行维持物价稳定和一些"准财政"职能时,资本金可能遭受损失,资本金的损失会影响到央行的公信力和独立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充足的央行资本金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来说是一种有力的保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处于枢纽地位,其信贷配给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形成了巨额的超额准备金,另一方面造成了信贷市场的分割,其结果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在我国表现为: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所形成的“惜贷现象”阻断了货币政策向融资企业的传导;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难以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体。从而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较差的后果。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降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缓解信贷配给。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搜寻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融资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使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得以转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跃祥  唐洋军  
本文在蒙代尔—弗莱明的分析框架下引入商业银行信贷机制,来考察固定汇率制下小型开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发现货币政策可以作为稳定经济的工具。文章指出,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其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对实际产出产生一定的作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实际产出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不同,从而导致效果不同,因此货币当局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时必须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曹晶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政策中介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广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和GDP序列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信贷投放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决定了在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机制中,信贷渠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于货币渠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劼  
银行业内在的顺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失衡并触发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银行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显现出的信用紧缩行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影响到经济复苏的节奏、力度和持续性。这一现象无法通过经典的派生存款理论加以解释。分析在传统的存款准备金约束之上加入了监管资本约束条件,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解释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双重约束下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与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劼  
银行业内在的顺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失衡并触发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银行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显现出的信用紧缩行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影响到经济复苏的节奏、力度和持续性。这一现象无法通过经典的派生存款理论加以解释。分析在传统的存款准备金约束之上加入了监管资本约束条件,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解释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双重约束下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与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融资约束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我国2006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的相关数据,将资本账户开放和融资约束纳入产出和价格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产出效应,而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严重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融资约束强化了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稳健性回归的结果支持上述结果。构建包括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在内的多种政策的有效组合,并通过政策之间的合理协调和搭配,可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整体有效性,并削弱资本账户开放和融资约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锁云  陈涛  
一、对多目标有效性的质疑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以法律的形式正式规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与国内买方市场的接踵而来,使得治理通货紧缩成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最迫切的任务,中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铭山  任哲  李涛  
本文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度分析,通过2002年至2010年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外部冲击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现金持有及调整策略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由于信贷歧视,民营上市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度要高于国有上市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由于银行信贷流向更不均衡以及政府财政刺激使得国有上市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外部现金流,国有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对公司内部产生的现金流敏感性进一步降低。通过动态调整模型的分析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民营上市公司应对现金流动性变动的反应更强,现金持有向均值的调整积极性更高,因此,私人部门的现金策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宏观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志鲲  
本文建立并比较了四个分别强调不同因素的信贷市场模型 ,对现阶段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银行惜贷”现象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理论解释和征策含义分析。得出结论 ,只有将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行为与信贷市场中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相结合才能完全解释“银行惜贷”现象 ;而且 ,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惜贷”与信贷紧缩问题 ,并最终促进商业银行的融资效率的提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攀  邓超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依据2008-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考量企业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规模;受企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在高融资约束、高投资机会、高资产可抵押性和非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有效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王润华  
尽管各种版本的货币银行学教材都不提央行资本金,但并不代表这一问题不重要。事实上,各个发达国家的央行几乎都或多或少受资本金的约束,这既源于历史,也具有理论的依据。我国央行一直不受资本金约束,也就容易造成货币的超发和货币发行机制的扭曲。要实现货币发行和流通的规范有序,我国央行负债也须受资本金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虹  
自我国央行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力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以1998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GDP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有效性,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贷渠道出现了低效性和不稳定性,再以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作用的动态变迁轨迹,发现信贷渠道的作用在长期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在特定阶段信贷渠道的作用还会被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