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0)
2023(6200)
2022(5316)
2021(5316)
2020(4537)
2019(10301)
2018(10222)
2017(20547)
2016(10895)
2015(12281)
2014(12123)
2013(11885)
2012(10956)
2011(10055)
2010(10184)
2009(9850)
2008(9549)
2007(8961)
2006(8167)
2005(7529)
作者
(29824)
(25651)
(25170)
(23902)
(15724)
(12130)
(11375)
(9803)
(9681)
(8806)
(8773)
(8372)
(7906)
(7877)
(7665)
(7514)
(7442)
(7413)
(7202)
(7201)
(6375)
(6139)
(6114)
(6087)
(5914)
(5738)
(5734)
(5382)
(5155)
(5109)
学科
(46750)
经济(46586)
(44479)
(39954)
农业(29495)
管理(27521)
(21336)
企业(21336)
方法(17224)
业经(17137)
数学(13379)
数学方法(13242)
(12771)
中国(11752)
(10191)
农业经济(9858)
(9016)
农村(9012)
(8947)
地方(8637)
(8511)
(8006)
理论(7992)
(7824)
贸易(7819)
土地(7775)
(7756)
(7753)
银行(7750)
(7688)
机构
学院(156655)
大学(154276)
(67664)
经济(66333)
管理(65197)
理学(56658)
理学院(56160)
管理学(55348)
管理学院(55069)
研究(49991)
(45676)
中国(42946)
农业(34421)
(31273)
(30353)
科学(28758)
业大(28527)
中心(26202)
(24503)
(24286)
财经(23710)
研究所(21771)
(21571)
农业大学(20800)
(20231)
经济管理(20171)
师范(20076)
(19157)
经济学(19128)
北京(19094)
基金
项目(102884)
科学(82801)
研究(78728)
基金(77024)
(65886)
国家(65209)
科学基金(57054)
社会(53710)
社会科(49345)
社会科学(49330)
基金项目(41289)
(39574)
自然(35103)
教育(34366)
自然科(34354)
自然科学(34350)
编号(34335)
自然科学基金(33795)
(32299)
资助(29920)
成果(27935)
(27719)
(24056)
(21921)
国家社会(21906)
(21853)
重点(21649)
(21053)
课题(20880)
人文(20869)
期刊
(82682)
经济(82682)
(51590)
研究(44787)
中国(35131)
农业(34208)
(23032)
金融(23032)
学报(22693)
科学(22483)
(21689)
业经(20254)
管理(18881)
大学(18831)
学学(17779)
(15233)
农村(14251)
(14251)
教育(14103)
农业经济(13450)
财经(11915)
问题(11907)
技术(11305)
(10034)
世界(9937)
经济研究(9875)
(9557)
经济问题(9098)
农村经济(8982)
社会(8720)
共检索到241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严太华  刘志明  
选用CHFS2011年的调查数据,从家庭社会网络维系的视角,研究我国农村家庭的信贷约束状况和农户借贷行为。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家庭存在旺盛的信贷需求,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普遍面临信贷约束。受信贷约束的农户往往会选择通过民间借贷渠道弥补信贷需求。家庭社会网络维系和"关系"有助于改善家庭信贷约束的困境,提高农户的借贷能力,特别是正规金融信贷。家庭社会网络维系对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门槛"效应,作为一种偿债担保能力更多影响借贷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陈斌开  朱诗娥  
本文以"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81村1951户专项入户调研数据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我国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越发达的农户,民间借贷行为越活跃,社会网络是农户平衡现金流、弱化流动性约束的重要手段;(2)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农户民间借贷行为是传统乡土社会的典型特点,其规模和作用随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而趋于弱化,在现有农村残缺产权条件下,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民间借贷对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有积极意义,但其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做了一些初步的有意义的探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  罗丹  程郁  
本文以Iqbal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1962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利率的外生性、农户借贷发生率、农户借贷需求规模方面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户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决定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华泉  刘杰  吴平  
社会网络作为我国传统的社会资本形式,是研究经济个体行为的重要内容。基于CFPS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五个年度28620个样本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显著促进了农户参与非正规借贷而抑制正规借贷的行为,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验证了研究结论;进一步进行门槛效应检验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存在典型的“U”型关系,当正规借贷规模门槛达到30000元、非正规借贷规模达到3800元后出现拐点,此阶段后社会网络将会促进农户参与正规借贷而抑制非正规借贷行为。鉴于此,发挥社会网络优势利于缓解正规借贷供需矛盾,对于厘清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的边界并应用于政策指导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杰  李锐  李成友  
文章基于2014年6月5省10县的贫困村调查数据,通过构建Tobit回归模型,分别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对正规借贷渠道和非正规借贷渠道的借贷行为的影响。最后,研究发现:(1)以亲缘或者地缘为基础构成的社会网络,能有效促进贫困农户的借贷行为;(2)社会网络对以银行为代表的正规渠道金融借贷影响不显著,对以私人借贷为主的非正规渠道金融借贷行为有正向的显著影响;(3)社会网络对贫困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改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钟春平  孙焕民  徐长生  
论文考察了信贷约束命题,并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和借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设计问卷,并在安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很难认为存在着严格的信贷约束;相反,大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农户融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户信贷需求较低。为了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信性,我们进行了补充调研,用问卷调查的数据及顺序logistic模型所得到的经验结果证实,农户信贷基本能得到满足,而农户收入较低和投资机会较少等因素是导致农户信贷需求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枫  陈玉宇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获得借贷的可能性以及借贷额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网络确实有助于农村家庭获得借贷。有意思的是,与非正规渠道借贷行为相比,社会网络似乎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行为的影响更大。户主年龄对农户获得各类借贷可能性以及借贷额的影响为倒U形,而家庭规模、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所承包耕地数量以及"本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均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此外,那些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户以及户主为女性的农户不太容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且贷款额较小,而较为富裕的农户则更可能从正规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宏  张月君  
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支持下的农户民间借贷或金融机构贷款的融资条件存在差别,进而会影响农户收入水平。通过对中国6个省份的14个乡镇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社会"强关系"网络规模可以提高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弱关系"网络规模在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对收入的影响系数方面发挥更积极的效应;社会关系成员地位对于提升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的收入效应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会弱关系网络可以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民间借贷,但不利于其收入的提高;相对贫穷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难以发挥显著提高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作用。因此,应该采取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社会关系网络,选择不同类型社会关系网络支持的借贷,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等措施,从而使社会关系网络发挥出对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刘泰星  张逸兴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导致农户借出的概率和金额显著增加。机制分析发现,家庭的非完全性迁移增加了留守成员对农村社会网络的依赖程度,从而导致农户增加借出以维系社会网络。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的借出效应在低收入和低人力资本家庭中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共养老服务和教育资源可及性的增强无法替代流动人口家庭对社会网络的需求。本文为解释农户间的非正规借贷行为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对劳动力流动经济影响的研究文献提供了有益补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小博  钟学军  霍学喜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农户借贷各有特点。通过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陕西咸阳渭北地区(长武县、彬县)对8个村102个农户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传统农区农户借贷需求大,借贷资金更多地用于资金量大的家庭消费项目、农业生产以及高效农业上,资金供给主要来自民间借贷,农村信用社不能满足农户对借贷资金的需求;针对农户资金借贷的需求和供给状况,提出了促进传统农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后危机时代,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呈持续膨胀特征,这在降低农户融资制度成本和给农户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也增加农村金融系统风险并危及农村社会稳定。本文阐述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的商业价值;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进行了基于商业利益的农村金融供给分析,并指出商业利益视角下民间借贷支撑系统的问题;最后给出鼓励正规金融系统发展普惠金融,规范非正规金融和健全支持系统以提升农户民间借贷效能等优化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的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后危机时代,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呈持续膨胀特征,这在降低农户融资制度成本和给农户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也增加农村金融系统风险并危及农村社会稳定。本文阐述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的商业价值;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进行了基于商业利益的农村金融供给分析,并指出商业利益视角下民间借贷支撑系统的问题;最后给出鼓励正规金融系统发展普惠金融,规范非正规金融和健全支持系统以提升农户民间借贷效能等优化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的策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申云  
本文利用对重庆三峡库区的调查数据,测算了农户社会资本总指数,实证分析了不同社会资本的农户借贷行为在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混合金融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毛收入越高,户主受教育程度越好,越有利于农户选择正规金融渠道融资,而选择消费性借款用途的农户却不利于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家庭经营性资产越多,农户越偏向于选择正规金融借贷,而对非正规金融借贷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也会对农户获取正规金融渠道融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农户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农户借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社会资本的深度(质量)远比社会资本的广度(数量)更为重要,在农户非正规金融借贷中尤为突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鲁钊阳  
在"三农"融资困境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有效解决的背景下,为满足农村各类融资主体的融资诉求,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基于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对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影响。结果发现:P2P网络借贷对于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且在控制了P2P网络借贷内生性问题后,P2P网络借贷对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要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不仅需要继续发挥传统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更需要发挥诸如P2P等新型金融主体的支农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保金  卢亚娟  张龙耀  
本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信贷配给与农户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使用江苏省欠发达的北部地区372个农户调查样本,实证分析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信贷配给状况、影响农户信贷配给的主要因素以及信贷配给下农户借贷的福利效果。计量结果表明,大多数的信贷配给主要是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28.49%的样本农户受到了信贷配给,农户户主年龄、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对其受到信贷配给的概率有统计上显著的负向影响。信贷配给影响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增加对受到信贷配给农户的贷款可以显著提高其收入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