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1)
2023(8534)
2022(6938)
2021(6313)
2020(5503)
2019(12064)
2018(11777)
2017(23625)
2016(12543)
2015(13664)
2014(13552)
2013(13445)
2012(12232)
2011(10302)
2010(10812)
2009(10437)
2008(11124)
2007(10176)
2006(8984)
2005(8566)
作者
(33637)
(27998)
(27940)
(26382)
(18079)
(13278)
(12685)
(10569)
(10558)
(10306)
(9536)
(9491)
(9310)
(8862)
(8729)
(8473)
(8276)
(8263)
(7967)
(7860)
(6862)
(6859)
(6740)
(6422)
(6288)
(6252)
(6199)
(6106)
(5556)
(5410)
学科
(78599)
(75523)
企业(75523)
(63628)
经济(63561)
管理(62707)
(28517)
方法(26645)
业经(24853)
(24376)
财务(24361)
财务管理(24324)
企业财务(23253)
(19768)
数学(19151)
数学方法(19094)
农业(14915)
技术(14910)
(13538)
(12722)
(12459)
企业经济(12081)
经营(11244)
(11155)
(10763)
中国(10719)
理论(10419)
技术管理(10214)
体制(10064)
决策(9033)
机构
学院(182935)
大学(176313)
(83109)
经济(81790)
管理(80235)
理学(68126)
理学院(67657)
管理学(67124)
管理学院(66784)
研究(50769)
中国(47061)
(45014)
(35222)
财经(34680)
(31476)
(29122)
(27503)
财经大学(25612)
科学(24927)
经济学(24852)
商学(24813)
中心(24758)
商学院(24628)
(24174)
经济学院(22630)
(22548)
业大(22452)
北京(21710)
经济管理(21427)
农业(21178)
基金
项目(110092)
科学(89943)
研究(84072)
基金(83539)
(69539)
国家(68843)
科学基金(62892)
社会(57245)
社会科(54512)
社会科学(54493)
基金项目(44053)
(43173)
自然(39461)
自然科(38627)
自然科学(38620)
自然科学基金(38034)
教育(37381)
(33976)
资助(33833)
编号(32914)
(29960)
(26612)
(25571)
成果(25432)
(24585)
创新(23849)
国家社会(23800)
重点(23559)
人文(23317)
(23032)
期刊
(98618)
经济(98618)
研究(55612)
(43452)
管理(35382)
中国(32315)
(26646)
(25721)
金融(25721)
科学(20723)
学报(18591)
财经(18318)
农业(17532)
业经(17371)
技术(17059)
大学(16089)
学学(15728)
(15724)
财会(15145)
经济研究(14841)
会计(12600)
问题(12498)
技术经济(12372)
(11359)
现代(10640)
通讯(10108)
会通(10103)
(10027)
世界(9993)
国际(9467)
共检索到283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陆嘉玮  陈文强  贾生华  
基于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微观数据,从商业银行信贷配置偏好与贷后债务治理两个视角考察了商业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信贷配置更偏爱风险承担水平高的房地产企业,且两者间的敏感度随土地价格上升而增加;银行贷款规模与房地产企业过度投资程度显著正相关,且银行信贷对投资不足行为也没有显著缓解作用;高风险偏好的信贷配置行为与失效的债务治理机制是商业银行信贷助推房地产投资过热的症结所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诤诤  王洪卫  
文章从信贷配置的行业选择视角,理论分析银行偏好房地产信贷的动因;接着利用VAR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配置偏好动因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房地产价格溢价率的持续上升,降低了银行对房地产信贷不良率的预期,因而银行将更多资源集聚于房地产业,其决策动因中"避险动机"更胜于"逐利动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嘉玮  陈文强  贾生华  
本文选取2003—2014年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检验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债务来源与产权性质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债务融资不仅不能有效抑制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加剧了其过度投资的程度;债务来源对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异质性影响,相较于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产权性质对负债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在国有房企样本中,负债融资对过度投资有促进作用;负债对过度投资的助推效应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对国有房企过度投资的治理失效,即银行借款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而商业信用对国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嘉玮  陈文强  贾生华  
本文选取2003—2014年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检验企业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债务来源与产权性质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债务融资不仅不能有效抑制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加剧了其过度投资的程度;债务来源对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异质性影响,相较于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产权性质对负债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在国有房企样本中,负债融资对过度投资有促进作用;负债对过度投资的助推效应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对国有房企过度投资的治理失效,即银行借款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而商业信用对国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知  张川川  
本文考察了信贷扩张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对制造业部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综合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和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城市房地产投资的增加导致制造业部门资源配置效率显著下降。国有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信贷资金,并大量用于房地产投资,是导致信贷扩张背景下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房地产投资对制造业投资的挤出是房地产投资影响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渠道之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德球  刘经纬  董志勇  
本文以2002~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债务违约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在我国转型经济的特殊制度背景下,企业破产承担的社会成本对我国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所承担的社会破产成本会降低银行的筛选标准,致使低质量的企业能够获得贷款,降低了银行对企业的担保要求,增加了企业的道德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债务违约概率。这种影响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具有政治关联和终极产权为国有企业的公司中更为显著。通过考察企业社会破产成本对企业债务违约的影响机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破产成本较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企业道德风险增强,信贷资金资本配置效率越低,在银行信贷结构方面,企业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超  
2019年以来,在"房住不炒"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中央系统性政策安排下,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的杠杆率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但由于15年来房地产业快速扩张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即便是在国民经济多数行业杠杆率不同程度下降的背景下,房地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的高杠杆运行模式仍未得到显著改观。综合来看,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问题,亟须在未来市场调控中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铁彬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也是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重点领域,房地产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该文深入剖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偏好房地产贷款投放的主要原因和当前房地产贷款所面临的风险,并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了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的具体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小力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选择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者来说,公允价值模式更具决策相关性;而对管理层来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特定情况下可改善财务报表的资本结构,实现特定的目的。究竟哪种计量模式更受管理层青睐?本文结合管理层的动机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经济后果,分析了上市公司更偏好成本模式而非公允价值模式的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生华  陆嘉玮  
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是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累积的微观基础,文章从房地产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高发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后果及可能的治理机制等视角进行了梳理,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生华  陆嘉玮  
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是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累积的微观基础,文章从房地产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高发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后果及可能的治理机制等视角进行了梳理,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许桂华  谭春枝  
本文基于实体与非实体企业间信贷配置的视角对房价上涨影响实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促使实体企业信贷资源配置相对减少,非实体企业信贷资源配置相对增加;房价上涨显著抬高了实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但对非实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并确定;进一步,利用Sobel-Goodman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证实了房价上涨促使信贷资源过多向非实体企业倾斜是造成实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本文丰富了房价波动与企业投融资的相关研究,对于我们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微观传导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波  陈平社  
我国房地产企业与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方式对房地产金融风险演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条件损失概率方法,从风险溢出效应强度和持续性两个维度对上市房地产企业在经济金融风险管理网络中的系统重要性进行测度,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相对重要性分析方法就债务融资方式对房地产企业系统重要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考察,对规模和房价波动与债务融资方式的交织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绝大部分样本时期内,房地产企业对金融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具有较大的强度和较强的持续性,但具体演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后者对前者有一定的前瞻性。公开债务融资提升了风险溢出效应强度,私人债务融资缩短了风险溢出效应的持续时间。债务期限和债务成本对风险溢出效应强度分别有正向和负向影响。此外,规模和房价波动状况与债务融资方式有一定交织效应。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制定相关信贷政策和债券发行政策以防范房地产企业可能引致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彦军  鲁筱  叶剑平  
我国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事件频出,对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造成持续冲击。厘清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成因及其发生机理,对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企业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房地产企业股权结构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基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债务风险越高。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房在产企业的民营企业、低股权制衡的企业和“两职合一”企业,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债务风险越高。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企业股权结构通过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和债务期限结构对债务风险产生冲击,而基于股东分红比例对企业进行掏空的假设并不成立。本文从房地产企业股权结构视角探讨债务风险问题,将丰富房地产企业风险微观动因层面的研究,并为应对和解决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提供实证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博   梁蕴佳  
更好地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率对于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银监会2011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融资限制政策为冲击,结合丰富的微观数据,从效率损失的视角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政策启示。研究发现:以负债率为考核的信贷限制政策使地方政府通过注入土地资产来降低融资平台的负债率,随后的债券发行监管放松促使其融资方式从信贷融资转向债券融资,而规模扩张动机和较低的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刺激了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扩张;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的扩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雇佣、工资和收入都产生了挤出效应,其中的重要渠道是,商业银行持有大量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间接挤出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基于Whited和Zhao (2021)的融资错配模型,本文发现中小企业在面临债务融资受阻时,由于缺乏权益融资的渠道而不能灵活地调整其投入和产出,并最终导致了资源错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增长伴随的挤出效应和资源错配效应严重制约了公共财政支出的稳增长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