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2)
2023(11631)
2022(9971)
2021(9236)
2020(8085)
2019(18790)
2018(18513)
2017(36441)
2016(19268)
2015(21844)
2014(21947)
2013(21512)
2012(19590)
2011(17304)
2010(16966)
2009(15932)
2008(15627)
2007(13783)
2006(11543)
2005(10210)
作者
(53634)
(44884)
(44739)
(42736)
(28282)
(21616)
(20737)
(17586)
(16954)
(15897)
(15275)
(15171)
(14166)
(13884)
(13869)
(13840)
(13780)
(13425)
(12909)
(12882)
(11029)
(10882)
(10772)
(10226)
(10222)
(10131)
(9921)
(9875)
(8981)
(8868)
学科
(78858)
经济(78780)
管理(55018)
(53190)
(44199)
企业(44199)
方法(42102)
数学(38035)
数学方法(37562)
(21461)
(20977)
银行(20831)
(20002)
(19856)
(19447)
中国(18619)
业经(15742)
地方(15175)
(15163)
金融(15160)
(15060)
贸易(15050)
(14630)
(14257)
财务(14215)
财务管理(14182)
(13950)
企业财务(13449)
农业(13285)
(11911)
机构
大学(268112)
学院(267639)
(112322)
经济(110108)
管理(109245)
理学(94948)
理学院(94046)
管理学(92450)
管理学院(91962)
研究(81557)
中国(70373)
(53990)
(51642)
科学(49041)
(45311)
财经(42195)
中心(42129)
业大(39921)
(39386)
(39288)
(38382)
农业(36062)
研究所(35920)
经济学(35448)
北京(32857)
经济学院(32359)
(32330)
师范(31973)
(31782)
财经大学(31765)
基金
项目(185187)
科学(147194)
基金(137072)
研究(133669)
(118399)
国家(117483)
科学基金(102753)
社会(86552)
社会科(82302)
社会科学(82274)
基金项目(73196)
(72825)
自然(67230)
自然科(65741)
自然科学(65723)
自然科学基金(64549)
教育(62397)
(60975)
资助(56067)
编号(53640)
成果(41959)
(41727)
重点(41471)
(39331)
(39245)
创新(36750)
科研(36652)
教育部(36326)
国家社会(36153)
课题(35804)
期刊
(110750)
经济(110750)
研究(74992)
中国(46016)
(41360)
(39636)
金融(39636)
(39313)
学报(39220)
管理(36663)
科学(36280)
大学(30147)
学学(28696)
农业(24585)
技术(24125)
教育(22351)
财经(20680)
业经(18714)
经济研究(18164)
(17561)
问题(15173)
理论(14341)
统计(14226)
技术经济(13619)
(13243)
实践(13210)
(13210)
(13133)
商业(12570)
(12417)
共检索到382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海峰  
文章从最优贷款利率与非市场出清视角分析了信贷配给的内生逻辑,建立了信贷效用熵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信贷效用熵理论揭示了银保协作改进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机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协作下商业银行信贷效率改进的科学路径。文章认为,信息不对称促使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配给,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市场化出清程度较低,大量信贷资金被低效占用,导致信贷效率缺失。对此,建立银保协作机制,可以有效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促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市场化出清意愿及能力上升,从而降低信贷配给幅度,提升信贷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在分析风险自留的内生逻辑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风险自留实现银行信用风险补偿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银保信贷系统通过对贷款企业个体风险与事先设定的平均代偿风险的匹配性甄别,实现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分级补偿功能。针对银行超预期信用风险,先行实施银行风险拨备机制对银行平均代偿风险进行补偿,然后实施超额风险自留机制对超过平均代偿风险的银行超额风险部分再次进行补偿,超额风险自留补偿基金将由银行与担保机构依据各自的风险均衡配置阈值占比共同筹集,以此来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级补偿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信贷系统风险自留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顾海峰  
文章基于银保信贷系统视角,分析了银保协作与银行信用风险分散的内生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银保协作下担保投资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散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担保投资引发银保信贷系统经营模式由单一债权模式向债权与股权共存模式的转变,促使银保信贷系统收益模式呈现杠杆化、股权化、混业化、匹配化的功能特征。此外,在担保投资机制下,金融机构异质性决定着风险资产收益密度的均匀分布性,随着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大,银保信贷系统高风险放贷及股权运作的博弈动机将减弱,引发风险资产边际收益减少,贷款边界曲线呈现下凸特征及上移态势,从而改进了银保信贷系统代偿效率,进而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散功能。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协作下银保信贷系统担保投资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跨市场风险资产配置机制、杠杆率与转股率组合优化机制、组合收益与风险对冲匹配机制、企业认股权甄别及回购机制、贷款债权保值信用增进机制。该研究成果将为中国金融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担保投资机制,实现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分散目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顾海峰  
文章基于银保信贷系统视角,分析了银保协作与银行信用风险分散的内生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银保协作下担保投资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散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担保投资引发银保信贷系统经营模式由单一债权模式向债权与股权共存模式的转变,促使银保信贷系统收益模式呈现杠杆化、股权化、混业化、匹配化的功能特征。此外,在担保投资机制下,金融机构异质性决定着风险资产收益密度的均匀分布性,随着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大,银保信贷系统高风险放贷及股权运作的博弈动机将减弱,引发风险资产边际收益减少,贷款边界曲线呈现下凸特征及上移态势,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开华  
当前,我国央行调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基调,银根渐趋收紧,随之经济体系中流动性不足即"钱荒"问题逐渐暴露。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视角,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构建商业银行应对央行存、贷款利率调整而采取相应信贷行为的利润模型,揭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背离"是隐藏在"钱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相应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蔚  
影子银行作为市场选择的结果,丰富了金融体系,但由于其缺乏监管,行业运行混乱,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干扰了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的信贷配给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从影子银行的产生背景、界定范围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并结合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监管探索,提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军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要实现优化配置应该围绕企业外部市场均衡与内部博弈均衡为中心。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拓宽 ,信贷资源如何实现跨部门分专业的优化配置问题日显突出。本文就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 ,围绕实现市场均衡与博弈均衡 ,从有效信息、有效激励与动态结构调整三个角度探讨了制约信贷资源跨部门优化配置效率中的瓶颈问题 ,并相应地给予了政策指导思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国立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学绩效衡量的常用工具:生产效率、X-低效率、组织管理、福利损失对我国信贷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借用《银行家》杂志评价全球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模型对不良贷款剥离前后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绩效做了实证评估;以国内十三家排名靠前的大银行2000年至2004年数据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检验了市场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并对我国信贷市场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德  
随着我国信贷规模限制的弱化,我国的信贷配给途径在整体上从以政府控制为特性的非均衡信贷配给,向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特征的均衡信贷配给转化。在现实中,只要贷款的偿还是不确定,并且银行不能有效地区别顾客,给不同顾客以不同的贷款利率,那么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贷款利率能够处于最优水平,信贷配给是会发生的,并且将一直延续下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艳  何泽荣  
信贷配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面对较高的贷款需求和不确定的风险客户,商业银行宁愿对其部分借款人实行少贷款甚至不贷款以规避风险,这是理性的选择。但是如果信贷配给在没有逆向选择的情况下频繁出现则说明已经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直接导致的是信贷资源的分配有失公允,形成严重的“马太效应”,从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焕成  温芳芳  
银行信贷是最主要的信贷形式,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良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银行可以通过信用信息共享来降低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坏账损失。因此,征信体系的出现是信贷市场成熟的标志,也是借贷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动态的博弈活动也会影响到信用信息共享的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建春  
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种信贷配给现象。信贷市场上资金供给方是银行和私人两类放贷者,需求方是经营风险低和高的两类借款者。私人放贷者能区分两类借款者,获得的信息完全;银行获得的信息不完全,存在着逆向选择。没有私人放贷者时,银行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私人资本进入信贷市场后吸引一部分低风险借款者,对银行而言,低风险借款者减少,新的竞争均衡导致新的信贷配给。文章还就银行通过贷款合同传递的信息来甄别两类借款者的类型这一问题作了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聂广礼  成峰  
信贷资产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的资产,该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信贷资产的投向,研究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分析得出,我国各商业银行都很重视行业信贷政策制定,但是缺乏行业间关系的研究。从贷款对象看,企业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最主要的投放对象,招商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个人贷款较为突出。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行业投向同质性严重,主要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业投向类似,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行业变动的持续关注。从区域特点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军新  姚斌  
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但有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构造了工业37个二级行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数据库,基于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相应行业信贷质量数据,综合采用威尔森(Wilson)模型和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方法,并通过对三种减排策略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为最小化银行资产质量冲击,碳减排应先从具备较大减排弹性和较低减排成本的行业开始,在充分利用其减排空间后再按梯度依次分配给具备相对较小减排弹性、略高减排成本和较大减排空间的行业,这比"各行业同比例碳减排"策略下的银行新增信贷不良率要低2个数量级;此外,这种策略将减排集中于几个重点行业,不仅与欧盟经验相契,也与中国当前碳减排基础建设尚不完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伟  
本文从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视角,讨论资产价格波动和银行信贷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并分别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004~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第一,中国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与商业银行信贷高度相关,股票价格显著影响银行信贷的增长规模;第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银行信贷的增长规模有一定相关性,这表示在中国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具有一定约束力,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资本软约束现象有所改善。本文结论对中国2009年上半年银行信贷快速增长现象以及信贷资金流向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