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7)
2023(8563)
2022(7069)
2021(6637)
2020(5502)
2019(12324)
2018(11663)
2017(23531)
2016(12521)
2015(13438)
2014(13342)
2013(12891)
2012(12088)
2011(10802)
2010(11305)
2009(10918)
2008(9968)
2007(9113)
2006(8230)
2005(7634)
作者
(33657)
(27970)
(27295)
(26672)
(18003)
(13264)
(12677)
(10680)
(10595)
(10351)
(9437)
(9199)
(8973)
(8905)
(8897)
(8741)
(8218)
(8103)
(8042)
(7955)
(6952)
(6827)
(6682)
(6447)
(6371)
(6302)
(6283)
(6110)
(5697)
(5618)
学科
(43996)
经济(43942)
管理(37694)
(36897)
(30172)
企业(30172)
(26770)
金融(26770)
(24438)
银行(24432)
(23683)
中国(20059)
(18728)
方法(17385)
数学(15596)
数学方法(15382)
(14348)
(13740)
地方(11470)
中国金融(11319)
(11002)
财务(10974)
财务管理(10953)
企业财务(10589)
业经(10523)
(9717)
贸易(9707)
(9553)
(9466)
农业(9357)
机构
学院(167724)
大学(165165)
(73727)
经济(72083)
管理(63640)
研究(56886)
理学(53960)
理学院(53428)
中国(52934)
管理学(52704)
管理学院(52362)
(40581)
(33350)
科学(31266)
财经(30829)
中心(29562)
(28044)
(27982)
(26964)
(26120)
(25439)
研究所(24976)
银行(24587)
经济学(24002)
(23466)
(23198)
财经大学(23063)
金融(23049)
经济学院(21715)
(21637)
基金
项目(107012)
科学(85125)
研究(80839)
基金(78924)
(67541)
国家(66948)
科学基金(57909)
社会(52548)
社会科(50112)
社会科学(50101)
(41560)
基金项目(40336)
教育(36561)
自然(35934)
自然科(35157)
自然科学(35149)
(34695)
自然科学基金(34547)
资助(33274)
编号(32269)
成果(27580)
(24364)
重点(24057)
(23734)
(23604)
(23040)
课题(22822)
国家社会(21983)
创新(21578)
教育部(21336)
期刊
(80400)
经济(80400)
研究(55746)
(41414)
金融(41414)
中国(33507)
(31805)
(25192)
管理(23429)
学报(22557)
科学(21126)
大学(17794)
学学(17040)
教育(15856)
财经(15725)
农业(15257)
经济研究(13743)
(13328)
业经(12366)
技术(12360)
问题(9944)
理论(9467)
(8992)
实践(8506)
(8506)
国际(8383)
现代(7674)
技术经济(7267)
财会(7255)
(7210)
共检索到266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白钦先   王伟  
通过对西方信贷配给理论模型的归纳分析,并从金融资源市场配置的失衡和政府介入的视角,探析了政策性金融的生成机制,认为信息不对称并不仅仅是形成信贷配给的惟一因素,市场配置资源的盲域也是导致信贷配给行为或现象的重要方面,而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介入金融资源配置领域的重要手段,也是信贷配给政策的实施主体或有效载体,因而政策性金融的存在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问陶  王松华  
政府干预产生的信贷配给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两个命题。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政府隐性干预和信贷配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中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私营和个体单位的贷款支持,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配给;在西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贷款支持,对私营个体经济单位的配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红  
本文从保费补贴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剖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效率的影响因素,认为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保费补贴的激励效果,也决定了实现既定参与率所需的财政补贴规模。同时,各种类型的交易成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作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不同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确定合适的保费补贴政策。通过机制设计降低交易成本成为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效率的关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双锐  
一、对政策性金融的界定 政策性金融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东西;在西方,特别是那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通常成为国家干预经济、支持重点产业的一种手段。 在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国家银行办理的行政管理业务、政策性存款业务和政策性贷款业务等三部分内容。行政管理业务,指国家银行代理的流动资金管理、消费基金管理和现金管理等业务。政策性存款业务,指出于政策性需要而对国家银行经营有明显影响的存款业务,如保值储蓄业务,就是在国家为稳定储蓄、抵御挤兑风潮的特定情况下而开办的政策性存款业务,它的实施是以银行利率倒挂、亏损经营为代价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钦先  
政策性金融具有政策性、优惠性和有偿性特征,是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资金融通行为,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工具之一,以贯彻政策意图为主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秋君  梁润雅  
本文以政策性金融理论和现实基础为研究背景,论述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政策性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原因,并结合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实践,针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继续推行绿色信贷业务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永辉  卢星颖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金融工作聚焦的一个"关键词"。近年来,国家关注民营经济的发展,尤其关心作为金融"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扶持举措,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发展金融科技打破信息壁垒等方面也做了积极探索,为小微企业发展持续"增氧"。在此背景下,作为关键举措之一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近年来迅速发展,但实践中,该类机构在发挥政策性逆周期扶持之余,也逐渐面临自身可持续发展考验,亟须多方统筹推进与政策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燕  庞标丹  侯娟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预期。低碳经济的价值理念是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符合两型社会构建的要求,低碳农业则是低碳经济在农业领域的体现与应用,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农村金融"的多元功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扶持,低碳农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而政策性金融作为传统支持农业发展的一大金融主力,在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绿色小额信贷这一新兴金融创新工具的角度,结合实际探析政策性金融对低碳农业发展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宫海鹏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从而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绿色信贷是碳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绿色信贷政策助推低碳农业发展,是有效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可有效提高绿色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使其成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进一步彰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为此,农业政策性金融要积极树立绿色信贷理念,及时掌握绿色信贷政策,扎实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大力强化绿色信贷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处于枢纽地位,其信贷配给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形成了巨额的超额准备金,另一方面造成了信贷市场的分割,其结果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在我国表现为: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所形成的“惜贷现象”阻断了货币政策向融资企业的传导;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难以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体。从而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较差的后果。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降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缓解信贷配给。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搜寻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融资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使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得以转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万解秋  
一、问题的提出:市场条件下的信贷配给信贷配给一直是计划经济时期金融资源行政分配的基本手段,计划行政目标决定了信贷资金的分配方式和构成,企业受信完全服从于计划分配体系的"贷款额度"。计划体系的瓦解和贷款额度的取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秦国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车大为  
文章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企业创新过程中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后发国家的赶超战略客观上需要相对密集的资本投资并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而在技术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完全的市场体制同样有可能产生信贷配给,并使得政府的产业政策失效。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以低利率和信贷配给为特征的金融管制体制。这种金融管制体制有可能使经济摆脱"贫困性陷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九杰  吴本健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构建了利率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决策影响的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利率及其变动对农户遭受信贷配给类型和程度的影响;然后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和多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利率变动与农户遭受的信贷配给程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利率增加先减缓农户信贷配给,而后,利率进一步提升将会导致信贷配给程度的增强;当前利率已经处在相当高的水平上,利率提升引发的信贷配给已相当明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曙霞  秦国楼  
在货币理论中,无论是凯恩斯学派还是货币主义学派,都注重货币市场的作用而忽视金融机构和信贷市场的影响。在凯恩斯的通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完全取代了可贷资金理论以及金融机构和公司财务结构的作用。后来被纳入到希克斯的IS-LM框架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