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3)
2023(9126)
2022(6756)
2021(6215)
2020(5026)
2019(11504)
2018(11473)
2017(22062)
2016(11693)
2015(12982)
2014(13019)
2013(12375)
2012(10938)
2011(9929)
2010(10453)
2009(10636)
2008(9669)
2007(8602)
2006(8278)
2005(8052)
作者
(32145)
(26558)
(26226)
(25456)
(16936)
(12543)
(12175)
(10473)
(9940)
(9601)
(9139)
(9091)
(8765)
(8537)
(8466)
(8314)
(7775)
(7733)
(7616)
(7331)
(6863)
(6536)
(6223)
(6069)
(6041)
(6039)
(5911)
(5843)
(5466)
(5207)
学科
(47460)
经济(47405)
管理(32171)
(32011)
(27358)
金融(27358)
(26873)
企业(26873)
(24487)
银行(24481)
(23749)
中国(23716)
(16543)
方法(15571)
(14457)
(13959)
业经(13529)
数学(13398)
数学方法(13302)
地方(11856)
(11267)
中国金融(11245)
农业(9741)
体制(9502)
(8842)
财务(8809)
财务管理(8793)
理论(8688)
企业财务(8504)
(8462)
机构
学院(159300)
大学(158846)
(70891)
经济(69335)
管理(58596)
研究(56751)
中国(55254)
理学(48191)
理学院(47734)
管理学(47007)
管理学院(46696)
(37374)
(34166)
科学(30145)
中心(29081)
财经(28359)
(28223)
(26056)
(25779)
(25460)
(25210)
研究所(24943)
银行(24548)
经济学(23432)
(22977)
(22958)
金融(22525)
北京(22322)
(21613)
财经大学(21241)
基金
项目(97294)
科学(76893)
研究(75370)
基金(70338)
(60157)
国家(59618)
科学基金(51507)
社会(48938)
社会科(46534)
社会科学(46515)
(37538)
基金项目(36152)
教育(34267)
编号(31493)
(30789)
自然(30577)
自然科(29781)
自然科学(29773)
自然科学基金(29268)
资助(28722)
成果(26622)
(22315)
重点(22217)
(21739)
课题(21694)
国家社会(20928)
(20472)
(20295)
(19751)
创新(19187)
期刊
(83704)
经济(83704)
研究(56610)
(42161)
金融(42161)
中国(39529)
(29266)
(23981)
管理(23601)
学报(21187)
科学(20074)
教育(19666)
大学(16607)
财经(15447)
学学(15141)
农业(14024)
(13266)
经济研究(13262)
业经(13260)
技术(13102)
问题(10936)
理论(10036)
实践(8944)
(8944)
国际(8197)
(8176)
图书(8158)
农村(8004)
(8004)
现代(7646)
共检索到272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蔚华  
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金融体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远较计划经济体制下重要得多,因此,金融体制如何尽快地从旧的体制下解放出来,按照市场经济的总体特征去实现自身的改革,其意义远不限于金融体改本身。一、市场经济下的金融必然是市场金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亮  柳建华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弱法律风险和股权高度集中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业务预期违约风险的基本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考察了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配置信贷资源时,会认真考虑贷款企业的历史财务绩效和代理成本。并且,银行业改革和地区市场化进程都成功促进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商业化。本文的研究为评价银行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一方面,银行在配置其信贷资源时不仅要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也应当致力于促使银行在确立必要报酬率时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君  苏明政  闵晓莹  
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的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带来政策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选取2000-2012年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省际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结合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实证研究了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市场化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正向影响仅当其所处的地区财政压力较大时才显著,而在财政压力较小时则不显著。财政压力加大了市场化程度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因此,要提高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既需要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和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喻江  
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紧密相连,而利率作为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连接点,是金融资源配置信息的集中体现。基于此,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计量模型将利率市场程度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水平进行回归分析,进而探究我国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就如何深化利率市场化以及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磊  
采用资本配置效率估算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金融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我国金融资本配置的效率有所改善,但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未能显著促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资金配置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打破金融市场分割和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规范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晗  张克菲  
本文利用2001—2017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2004年和2013年取消存贷款利率上下限两次外生冲击,从异质性企业融资数量和融资成本两方面考察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取消贷款利率上下限整体上对全部企业的新增贷款无明显影响,但有利于促进资金由低成长型企业流向高成长型企业。此外,取消贷款利率上下限整体上提高了全部企业的贷款成本,且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显著降低了高成长型企业的贷款成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赵婉妤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Probit、Tobit、OLS方法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运用IV-Probit、IV-Tobit、2SLS法控制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造成了信贷资源配置的扭曲;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信贷资源错配情况在政企关系紧密、企业位于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位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时更为严重。鉴于此,应重视产能过剩的潜在金融风险,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银行部门应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行为边界,以纠正信贷资源错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喆  叶岚  
当前,我国新一轮金融改革要重点解决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沿着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主线,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应找准突破口,确定改革优先顺序,明确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协调推动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改革的重点可以概括为:加快金融要素价格市场化定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金融市场准入对内对外平等开放,实现充分市场竞争;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应斌  
笔者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认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有利于推进市场化进程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论证,最后的结论是:提高市场化程度有益于改进资源配置效率,而且改革的领域是多范围、多层次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晓春  
自2005年,厦门市开始实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打破政府垄断提供公共产品的局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导私人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资源的提供和经营,改变了提供公共资源效率低、成本高的状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宏  
论文结合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特征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分析存款利率定价与居民储蓄流向、贷款定价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通过实证对利率市场化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及流动的影响因素和程度作出测定检验,结论显示: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传导作用显现,而且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立彬  
本文旨在分析金融发展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微观证据。基于2004-200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企业贷款量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企业获得长期贷款越多后更容易进行过度投资,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债务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本文研究意味着,在缺乏债务治理效应发挥的金融生态环境中,金融发展(金融深化)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康建华  
文章以全国九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测度各地区2003-2015年金融生态环境以及信贷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对数离差均值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显示金融生态环境与信贷配置效率的差异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因此笔者认为未来区域发展应当注重改善金融生态坏境,进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磊  张华勇  
文章以中国的市场经济转轨为背景,实证分析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利用1998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对总量生产率的分解来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总体上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中西部地区显著弱于东部地区,而且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抑制市场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超  蒋冠  
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下,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取决于银行的信贷经营行为,银行对可选择的贷款机会做出的信贷决策的质量是决定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信贷官作为银行机构的决策代理人,在不同的激励—约束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收益—风险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空间和决策偏好。信贷官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质量以及信息披露的行为,存在不同的策略空间,每一种行为策略选择都对应着不同信贷决策所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金融结构性因素既定的条件下,银行的治理结构因素,成为决定信贷效率的原因。在我国银行主导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下,金融资源配置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