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1)
2023(7355)
2022(6039)
2021(5588)
2020(4988)
2019(11263)
2018(11113)
2017(21967)
2016(11821)
2015(12953)
2014(12661)
2013(12524)
2012(11792)
2011(10599)
2010(10535)
2009(9883)
2008(9761)
2007(8441)
2006(7319)
2005(6632)
作者
(33688)
(28249)
(27772)
(27005)
(18440)
(13704)
(12861)
(10881)
(10699)
(10143)
(9745)
(9733)
(9040)
(9017)
(8979)
(8715)
(8272)
(8227)
(8224)
(8202)
(7014)
(6997)
(6855)
(6377)
(6353)
(6343)
(6324)
(5981)
(5780)
(5551)
学科
(53304)
经济(53254)
管理(35423)
(33631)
方法(30335)
数学(27953)
数学方法(27778)
(27455)
企业(27455)
(14403)
中国(12274)
(10752)
(10601)
(9801)
财务(9784)
财务管理(9764)
企业财务(9525)
(9150)
金融(9150)
业经(9005)
(8738)
(8585)
银行(8569)
(8486)
贸易(8484)
(8261)
(8101)
地方(7971)
农业(7716)
技术(7535)
机构
大学(169405)
学院(165573)
(72061)
经济(70736)
管理(65157)
理学(56987)
理学院(56431)
管理学(55520)
管理学院(55208)
研究(54642)
中国(44801)
(34634)
(34391)
科学(33089)
(29112)
财经(28500)
(27122)
中心(27068)
(26317)
业大(24875)
研究所(24862)
经济学(24397)
(23934)
农业(23063)
经济学院(22387)
财经大学(21814)
北京(21240)
(19832)
(19596)
师范(19586)
基金
项目(117623)
科学(93796)
基金(89655)
研究(82096)
(79259)
国家(78694)
科学基金(67916)
社会(55122)
社会科(52661)
社会科学(52644)
基金项目(47028)
自然(44511)
自然科(43483)
自然科学(43469)
(43410)
自然科学基金(42742)
教育(37835)
资助(37835)
(37269)
编号(31191)
(27505)
重点(26408)
成果(25229)
国家社会(24553)
(24012)
(23975)
教育部(23893)
科研(23208)
人文(22960)
创新(22550)
期刊
(68090)
经济(68090)
研究(47009)
学报(29714)
中国(29142)
(26611)
科学(25242)
(24000)
(22651)
金融(22651)
管理(22406)
大学(21916)
学学(20644)
农业(15298)
财经(15191)
(12913)
经济研究(12411)
教育(12297)
技术(11624)
问题(9584)
图书(9522)
业经(9518)
统计(8974)
理论(8765)
(8554)
资源(8238)
(8041)
技术经济(7872)
实践(7811)
(7811)
共检索到238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厘清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微观决定机制是探讨产能过剩长效治理机制的前提。现有研究虽然强调了中国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非周期性色彩,但缺乏微观数据实证的支持,也缺乏对不同因素实际影响的量化比较。为此,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选择钢铁行业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成本函数法的产能利用率测算以及产能利用率变化影响因素的微观计量,验证两个理论假设:制度政策性因素对于我国产能过剩形成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信贷资源配置是企业产能利用率变化的决定变量,主导了我国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实际演变。进一步实证显示:金融抑制不仅会引发微观企业投资的预算软约束,还会扭曲微观企业行为。由此认为,我国钢铁行业乃至于其他重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改革比调控更加重要,而金融资源分配体制的改革则是重中之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李志伟  
产业赶超和金融抑制政策的组合会推动形成广泛的信贷扭曲,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行业技术进步乃至产能格局演化。不拘泥于简单的是非判断或是宏观整体性分析,而试图围绕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和中观行业层面的梳理,揭示信贷扭曲对于企业投资、技术进步和产能过剩的实际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扭曲严重干扰了钢铁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行为,主导了低质量的产能扩张;银行信贷支持的扭曲对钢铁企业产能利用也施加了显著"逆周期"影响,助推了产能过剩形成。由此,重构银企关系、消除信贷扭曲构成了推动钢铁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放弃简单的市场化思维和传统的直接补贴或信贷支持手段,深化银行信贷决策体系改革、加速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整合、进行更加积极的创新扶持才是推动钢铁等传统重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许建国  池宏  祁明亮  计雷  
本文提出了应急资源需求周期性变化的选址与资源配置模型。在规划选址阶段,针对于需求周期性变化的情况,把选址与各个时间段的资源配置结合起来确定建造服务设施地点,使得选址能够兼顾到各个需求点,在所有需求点一定比例需求量均被满足的前提下,使一个周期内需求点被满足的总需求量最大化。根据模型特点设计算法,解决了两目标非线性整数规划求解困难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义华  汪浩  
本文从微观视角,基于四川企业调查数据,选取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偿债能力、企业信贷规模等指标构建了VAR模型,讨论微观企业与信贷周期形成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动的冲击对企业贷款规模影响比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有增大的趋势,而资产负债率受到外部销售收入冲击比较大,企业贷款规模变动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销售收入变化引起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导致企业融资能力的变动,从而影响到企业可获得信贷额度的变动,最终形成信贷周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时东  赵映光  鞠卫华  辛俊杰  
银行信贷管理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银行的"避险"行为比较突出。基于青岛市大数据平台,本文对经济下行期银行信贷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力图总结出银行的微观行为特征。本文认为银行的风险敏感度和预见度并不高,行为多表现出短期应激性,主要表现是前置性强势和风险处置弱势的双重特征,并且银行在对待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银行的行为特征有其内在组织和市场根源因素,通过对根源因素开展可控性分析,对其优化控制可以缓解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国强  
文章针对需求周期性变化的应急资源选址与调配问题,指出文献[1]建立的非线性整数规划中存在的缺陷,结合原文中的算例求解过程与结果展开讨论与分析,进而引入新的决策变量重建了需求周期性变化的应急资源选址与调配模型,并用目标规划法求解。鉴于各时段资源放置总量及需求满足总量等重要决策变量的取值具有主观性,我们取不同参数将多次运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实用方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赵婉妤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Probit、Tobit、OLS方法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运用IV-Probit、IV-Tobit、2SLS法控制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造成了信贷资源配置的扭曲;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信贷资源错配情况在政企关系紧密、企业位于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位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时更为严重。鉴于此,应重视产能过剩的潜在金融风险,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银行部门应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行为边界,以纠正信贷资源错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从上市公司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产能过剩成因,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供给对企业产能扩张形成外部激励,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的概率。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干预导致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严重。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也会导致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下降和产能过剩严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行业性产能过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爱民  付东  
从上市公司层面的微观视角研究产能过剩成因,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低成本的信贷资金供给对企业产能扩张形成外部激励,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的概率。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干预导致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严重。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也会导致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下降和产能过剩严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行业性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去产能"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静  李媛媛  
基于产能过剩的视角,运用改进的Jeffrey 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研究信贷资本配置效率问题。从总体来看,中国工业的信贷资本配置效率时间趋势不稳定。从细分行业来看,产能过剩行业信贷资本配置不合理,信贷资本尚未配置到具有较高价值创造的行业中去。在此基础上提出着力提高银行风险定价能力,逐步完善信贷管理政策,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以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巍  许家云  杨竺松  
本文基于中国房价不断提高这一现实背景,利用中国城镇住户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房价对当地住户工资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对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通过"生活成本效应"和"闲暇替代效应"显著提高当地居民的平均工资水平。同时,由于缺乏劳动生产率为支柱的工资上涨会恶化资源配置效率,本文进一步基于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扭曲的视角,考察房价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工资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房价引致的工资上涨确实导致了我国过度的资本深化和过快的产业升级,并降低了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房价影响工资和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了来自微观家庭的经验证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  
本文引入一个与传统索洛余值方法相一致、同时具有微观基础的总生产率增长分析框架,采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制造业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总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资源再配置效率,而外资的进入是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重要渠道之一。外资企业的总生产率增长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其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也均高于制造业整体均值。样本考察期间,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所改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提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静  牛毅  林哲薇  
在当前教育领域传统的一元行政权力结构模式的背景下,行政权力在获取学术资源的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逐条手工整理的2008年和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行政权力与高校教师学术资源获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除个人禀赋、申报单位的声誉和所处的地区会对学术资源的获取产生影响外,行政权力也会对学术资源配置产生干扰作用:行政级别越高,越容易获得项目的资助。研究还发现,行政级别越高对更高等级项目的追求意愿越强烈,并且越是等级高(资助额大)的项目,行政权力的影响越大。研究对于规范行政权力对学术资源配置的影响,优化学术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学术权力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浦阳  彭伟瑶  
借助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采用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衡量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借助"差异中的差异"的估计方法,检验FDI流入对企业间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FDI通过缓解企业在外源融资上受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影响,能显著改善资本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使得企业生产率趋于集中,从而在行业总体上有益于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结果在关键指标衡量方式和样本选择范围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均保持稳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影  
在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有效管控财务风险对提升企业价值都非常重要,而信贷资源配置发挥着调节功能,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这种调节更具有动态性。本文以2016-2020年流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信贷资源配置对流通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资源配置规模与流通企业价值呈显著倒"U"型关系,其中财务风险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信贷资源配置对企业价值非线性关系显著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成长期、衰退期、成熟期。结果表明,流通企业应根据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特点,结合自身经营需求,合理确定信贷资源配置规模,规避财务风险,发挥杠杆效应,增强企业价值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