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1)
- 2023(7400)
- 2022(5814)
- 2021(5228)
- 2020(4413)
- 2019(9968)
- 2018(9949)
- 2017(20799)
- 2016(11397)
- 2015(12982)
- 2014(13243)
- 2013(13025)
- 2012(12087)
- 2011(10742)
- 2010(10897)
- 2009(10378)
- 2008(10562)
- 2007(9445)
- 2006(8436)
- 2005(8132)
- 学科
- 济(53328)
- 经济(53252)
- 业(34255)
- 管理(33500)
- 企(27234)
- 企业(27234)
- 方法(25309)
- 数学(22854)
- 数学方法(22664)
- 财(15751)
- 中国(15437)
- 农(15142)
- 业经(11756)
- 制(11172)
- 务(10348)
- 农业(10330)
- 财务(10318)
- 财务管理(10289)
- 银(9989)
- 银行(9977)
- 融(9960)
- 金融(9960)
- 企业财务(9930)
- 地方(9915)
- 行(9332)
- 贸(8997)
- 贸易(8993)
- 易(8725)
- 体(7693)
- 学(7673)
- 机构
- 大学(164622)
- 学院(162951)
- 济(72320)
- 经济(70906)
- 管理(62553)
- 研究(53148)
- 理学(52812)
- 理学院(52306)
- 管理学(51548)
- 管理学院(51248)
- 中国(46029)
- 财(37783)
- 京(34057)
- 财经(29399)
- 科学(28554)
- 经(26709)
- 所(26293)
- 中心(26259)
- 江(26063)
- 农(25432)
- 经济学(23848)
- 研究所(23007)
- 财经大学(21852)
- 北京(21796)
- 经济学院(21636)
- 范(21115)
- 师范(20936)
- 州(20872)
- 业大(20422)
- 农业(19467)
- 基金
- 项目(100818)
- 科学(80635)
- 研究(77027)
- 基金(74836)
- 家(63367)
- 国家(62816)
- 科学基金(54691)
- 社会(51037)
- 社会科(48446)
- 社会科学(48435)
- 基金项目(38733)
- 省(38253)
- 教育(36180)
- 自然(33116)
- 自然科(32314)
- 自然科学(32310)
- 划(31973)
- 自然科学基金(31793)
- 资助(31583)
- 编号(31041)
- 成果(27097)
- 部(23817)
- 重点(22669)
- 课题(21680)
- 发(21607)
- 国家社会(21602)
- 教育部(21301)
- 人文(20609)
- 创(20597)
- 性(20439)
共检索到256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耿军会 尹继志
我国自2005年开始开展较为规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在信贷资产出售、证券产品发行和流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则停顿下来。2012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再度启动。当前,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增加银行资金来源、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推动金融市场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在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过程中,应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进来,进一步丰富基础资产种类,放宽投资者准入范围,加强信息披露,强化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诚
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市场制度,是完善融资体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缓解银行资本压力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今年5月22日,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新启动沉寂了四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9月7日,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发售101.6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为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后的第一单交易。再次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扩大试点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金融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大势所趋,意义重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鸿祥
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背景、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信贷资产 证券化 制度障碍 路径选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欧阳琪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自2013年扩大试点以来,市场扩容迅速。同时,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大幅增加,这为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重启提供了契机,但目前我国重启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临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定价难度较高、流动性不足及资本占用高影响发行等困难。由此,本文提出要制订专门的法律法规,合理估值和定价,联动一二级市场实现良性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
金融市场 资产证券化 不良贷款 资产处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迪川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重要渠道。本文从一般原理上阐述不良资产证券化与不良资产其他处置方法及普通资产证券化的差异性,并以"16中誉1"、"16和萃1"为案例,研究2016年以来重启的新一轮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目前,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基础资产种类较多,但证券分级较少、交易结构有待优化、折扣率偏低。促进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要优化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结构,培育次级证券投资市场,强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要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东升
随着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连续19个季度"双升"。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对不良资产处置有着重要意义,但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着定价难、成熟投资者不足、相关法律不健全、市场流动性差等问题。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策略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东升
随着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连续19个季度"双升"。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对不良资产处置有着重要意义,但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着定价难、成熟投资者不足、相关法律不健全、市场流动性差等问题。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策略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东升
随着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连续19个季度"双升"。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对不良资产处置有着重要意义,但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着定价难、成熟投资者不足、相关法律不健全、市场流动性差等问题。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显亭
2012年9月7日,国家开发银行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首单成功试点发行了101.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进入了有序稳步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从2005年3月启动,到现在已经开展了七年多。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2011年,受稳健货币政策和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标准硬约束的影响,商业银行资产扩张规模受到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开始寻找在满足监管要求同时实现资产扩张的可行路径。除发行新型理财产品融资之外,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层也就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继续推进达成一致意见,在未来一段时间资产证券化有望获得快速发展。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金融机构开展业务、解决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茜萌 谭帅
不良资产证券化于2016年开始在我国重启试点,是当前商业银行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渠道。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和本土化实践探索,已经成功通过证券化处置了一批不良资产,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经过两年的试点,至2018年上半年,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明显下降,个中原因值得探讨。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积极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重点研究了当前试点阶段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鹏 李松梁
沉寂四年之后,我国资产证券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交易商协会的资产支持票据(ABN)和国家开发银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同时开闸,这是当前我国"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绕不开资产证券化,作为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的落地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和《巴塞尔资本协议III》在国内商业银行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银行主动进行风险管理、破解资本约束难题、提高竞争力,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资产证券化,我国既不可因噎废食,也不可急躁冒进,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要立足本国实际,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基础上,居安思危,完善各项...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资本约束 信贷资产支持债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波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及结构转型调整持续加深,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日益凸显。探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新方式,化解银行体系风险积累,对服务经济转型和金融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进一步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否重新放开并成为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一条新路,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洪艳蓉
传统金融监管不能有效应对资产证券化风险,是导致2008年次贷危机的主因。资产证券化在一国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起-分流业务模式引发的风险需要金融监管者通过强化金融中介的激励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予以解决。美国已通过金融监管改革,在更安全、稳固的基础上重启资产证券化市场。我国有必要立足国情,完善试点法制和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重启并推广风险可控的资产证券化模式,以受益其功用和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力军 宋鹏程 邹震田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基础资产能否顺利出表与交易结构密切相关,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起目的才是决定基础资产出表的关键因素。发起人应在明确信贷资产证券化目的的前提下,合理设计交易结构,选择恰当的资产出表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