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73)
2023(19811)
2022(16842)
2021(15780)
2020(13419)
2019(31167)
2018(30659)
2017(58939)
2016(32039)
2015(36555)
2014(36612)
2013(36174)
2012(33226)
2011(29740)
2010(29642)
2009(27629)
2008(27420)
2007(24255)
2006(21072)
2005(19076)
作者
(93185)
(77650)
(76983)
(73998)
(49566)
(37191)
(35396)
(30414)
(29572)
(27739)
(26375)
(26329)
(24657)
(24601)
(24273)
(24074)
(23404)
(23134)
(22421)
(22342)
(19137)
(19114)
(18970)
(17590)
(17388)
(17339)
(17241)
(17211)
(15703)
(15408)
学科
(131077)
经济(130938)
管理(90436)
(86565)
(71222)
企业(71222)
方法(61942)
数学(54310)
数学方法(53658)
中国(36364)
(35034)
(33579)
业经(28712)
(28492)
(28372)
(27130)
银行(26983)
(25451)
(25446)
贸易(25436)
(24648)
地方(24308)
农业(23268)
(22702)
金融(22698)
(21778)
财务(21691)
财务管理(21641)
理论(20698)
企业财务(20536)
机构
大学(459458)
学院(456118)
(185968)
经济(182039)
管理(178094)
研究(154513)
理学(153609)
理学院(151910)
管理学(149105)
管理学院(148296)
中国(122994)
(98202)
科学(95703)
(85345)
(77931)
(77691)
中心(72000)
研究所(71191)
财经(68944)
业大(68566)
(66782)
(62744)
北京(62258)
农业(61188)
(59287)
师范(58677)
经济学(57196)
(55630)
(54404)
经济学院(51746)
基金
项目(309425)
科学(242663)
基金(225462)
研究(223416)
(197014)
国家(195415)
科学基金(167445)
社会(140804)
社会科(133442)
社会科学(133405)
(119085)
基金项目(118776)
自然(109592)
自然科(107065)
自然科学(107033)
自然科学基金(105093)
教育(102968)
(100943)
资助(94353)
编号(90775)
成果(73745)
重点(69370)
(68627)
(65182)
(63346)
课题(62287)
科研(59701)
创新(59252)
教育部(58724)
国家社会(58341)
期刊
(197354)
经济(197354)
研究(135443)
中国(84866)
学报(74333)
(70041)
科学(67341)
(65765)
管理(63338)
大学(56103)
学学(52703)
(52563)
金融(52563)
教育(47294)
农业(46635)
技术(39129)
财经(33751)
经济研究(32629)
业经(31633)
(28809)
问题(26102)
(25015)
图书(23680)
理论(22618)
技术经济(22063)
统计(21938)
(21897)
(21551)
科技(20564)
实践(20477)
共检索到67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宪  李杜若  
采用2011-2014年国内77家商业银行数据,从盈利性假说和流动性假说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为改善盈利性。在观测期间,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规模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也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宪  李杜若  
采用2011-2014年国内77家商业银行数据,从盈利性假说和流动性假说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为改善盈利性。在观测期间,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规模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也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杰  盛振宇  
影子信贷是近年来银行领域的突出问题,而资产证券化被看作是实现影子信贷"阳光化"的重要工具。为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与影子信贷之间的关系,提出替代影子信贷是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之一,但同时资产证券化对影子信贷的实际影响将较为有限,进而基于83家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和财务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对资产证券化动因的研究发现影子信贷更活跃的银行更倾向于证券化,但是针对影子信贷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前期进行过证券化的银行后期影子信贷没有明显降低,因而实证结果支持理论假设。实证分析中,本文还发现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越需要化解影子信贷的中小银行,却越少使用资产证券化工具。因此本文提出当前用资产证券化来实现影子银行阳光化的重点之一是应采取多种方式降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成本和费用,为银行尤其中小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吴雨  林富美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0年12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增大商业银行风险。本文研究了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构成因素的影响,发现市场化提高了银行资产收益率水平,降低了资产收益率的波动,但也使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在对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资本充足率降低的原因是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风险资产增加。本文还发现金融业市场化会降低资本充足率,同样是由于风险资产的增加,但对银行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存贷比和手续费收入占比的提高都会使银行风险加大,作用途径是降低资本充足率和增大业绩波动。而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凌白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为研究对象,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样本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财务报表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施和运作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就证券化业务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进行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志刚  郭学琦  葛劲峰  
本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微观数据发现,当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化时,商业银行负债端利息成本和资产端利息收入会随之变化,但变化幅度在不同银行之间具有很大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来源于银行负债和资产期限结构。商业银行的存款垄断能力越强,其利息成本的变化幅度越小;资产配置期限越短,利息收入的变化幅度越大。此外,商业银行会内生决定负债和资产期限结构,使得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化时,其利息成本和收入呈相同幅度的变化,达到基本规避利率风险的效果。最后,我们分析了近十五年来中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特征及演变,讨论了其对银行体系竞争效率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孙方舟  
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能有效提升资本充足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监管效果,虽然会导致拨备监管指标下降,但近年来随着监管机构监管理念的不断进步,单纯的"高拨备率"已不再是监管部门追求的监管目标。实践证明,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资产证券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优化了《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指标。然而,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会持续增加监管难度,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明确风险资产是否能够实现真实出表,应维持稳定健康的拨备充足水平。同时,不同风险结构的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应实行差异化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红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以来 ,迅速向全球扩展。这一极具生机的金融创新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我们应积极探索相关的方案和对策 ,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蒲丹琳  鄢翥  肖小丹  
以中国68家非上市银行和16家上市银行2007-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抑制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风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探究高质量的审计对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更高,更能有效抑制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股权集中度较高和处于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地区的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更大,高质量的审计对其风险的抑制效果更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桂霞  于丽洁  
本文以2013~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发行或有资本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或有资本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或有资本的发行规模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将银行杠杆率的影响纳入考虑后发现,高杠杆银行增加或有资本发行规模时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效应,而低杠杆银行则相反。因此,应对不同杠杆率的银行发行或有资本的规模进行分类指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建辉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3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资金运用方的视角探究了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始终高于利润效率,商业银行为成本控制所做的工作比利润创造更加有效;从全样本回归结果看,银行发展影子银行业务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凭借对杠杆的灵活运用,同业资产等影子银行业务的扩张促使商业银行以较低成本创造了较高收益;从分类型回归结果看,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但对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几乎无显著影响。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利润效率的改进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对比影子银行业务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差异,发现影子银行业务参与度更高的大型商业银行,其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正向作用也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米运生  程昆  
商业银行所有权安排是影响信贷资本配置质量的基本变量。由于理论背景不同,对银行产权与信贷配置效率的关系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在理论分析信贷配置的所有权效应基础上,本文选取中国16家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的数据,对中国1990年代以来国有产权的信贷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银行制度下,中国的信贷资本具有正的但较低的配置效率,银行国有产权比重过高使信贷配置效率未能达到最佳状态。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曹鸿涛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范围经济系数是衡量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指标之一。对中国商业银行1996年至200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各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并发现各银行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投资绩效不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明显,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程度不同。银行间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因素是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原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刚  林盈吟  李文筑  
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稳定有序的金融体系有利于持续发展。然而,金融创新的本质会导致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高度波动,降低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探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采用119家中国商业银行2010—2020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稳定性在金融创新与经营绩效之间没有调节作用。然而,金融创新水平高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创新水平低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无影响。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业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增加非利息收入经营业务,达到提升银行经营绩效的目标;同时,金融监管机构要为银行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南成  王蒙  
本文基于2006~2012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商业银行效率,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整体呈递增趋势,但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显著低于股份制银行。本文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市场规模、银行产权能够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且充足的资本率、良好的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能够显著提升商业银行效率,但国有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效率的提升。本文运用DEA分析法检验了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背后动因,为我国监管部门及商业银行管理者提高银行运营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