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3)
- 2023(11791)
- 2022(9291)
- 2021(8284)
- 2020(7010)
- 2019(15289)
- 2018(14922)
- 2017(29205)
- 2016(15908)
- 2015(17575)
- 2014(17244)
- 2013(17020)
- 2012(15623)
- 2011(14005)
- 2010(13781)
- 2009(13115)
- 2008(12748)
- 2007(11317)
- 2006(9930)
- 2005(9120)
- 学科
- 济(69058)
- 经济(68969)
- 业(48515)
- 管理(45524)
- 企(36742)
- 企业(36742)
- 方法(35094)
- 数学(32038)
- 数学方法(31852)
- 中国(21131)
- 财(19202)
- 农(18712)
- 业经(14748)
- 贸(14006)
- 贸易(14000)
- 制(13808)
- 易(13653)
- 银(13372)
- 银行(13326)
- 农业(12851)
- 融(12812)
- 金融(12812)
- 学(12673)
- 行(12545)
- 务(12314)
- 财务(12299)
- 财务管理(12268)
- 企业财务(11798)
- 地方(11734)
- 险(10995)
- 机构
- 大学(232094)
- 学院(228561)
- 济(98459)
- 经济(96738)
- 管理(88366)
- 研究(77535)
- 理学(76750)
- 理学院(75968)
- 管理学(74679)
- 管理学院(74310)
- 中国(64366)
- 京(48017)
- 科学(47495)
- 财(47253)
- 农(46209)
- 所(39310)
- 财经(38144)
- 业大(37687)
- 农业(36850)
- 中心(36658)
- 研究所(35900)
- 经(35094)
- 江(34053)
- 经济学(32136)
- 北京(29668)
- 经济学院(29396)
- 财经大学(28962)
- 院(27920)
- 州(26689)
- 范(26280)
- 基金
- 项目(158979)
- 科学(126219)
- 基金(120154)
- 研究(108222)
- 家(107515)
- 国家(106654)
- 科学基金(91365)
- 社会(73244)
- 社会科(69614)
- 社会科学(69594)
- 基金项目(63399)
- 自然(61041)
- 省(60073)
- 自然科(59753)
- 自然科学(59732)
- 自然科学基金(58758)
- 划(51756)
- 教育(49582)
- 资助(49417)
- 编号(40104)
- 部(36051)
- 重点(36047)
- 发(33080)
- 创(33019)
- 国家社会(31647)
- 科研(31448)
- 成果(31360)
- 创新(31023)
- 教育部(31019)
- 计划(30081)
共检索到335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剑峰
文章利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数据,构建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信贷扩张和道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与贷款增长率呈显著的正相关,证券化激励银行信贷扩张;资产证券化与贷款过度增长率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证券化促进银行承担更多风险;证券化与不良贷款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证券化扩张了信贷,但并没有降低贷款审核和监管努力水平。
关键词:
信贷证券化 动态面板 道德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玄
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证明资产证券化具有信贷扩张效应,而这一效应为解决当前国内银行面临的资本充足率达标困难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困境提供了冲击较小、成本较低的方法。同时,管理当局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效应的负面影响,需要对证券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可能引发的资产泡沫和不良贷款的迅速增加保持警醒并提前采取对策防范风险。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贷扩张 次贷危机 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维达 辛宇非
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本文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信贷扩张效应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不景气时,资产证券化可以为经济运行注入活力,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但资产证券化信贷扩张效应潜在的威胁是会加剧经济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最后,本文提出通过合理运用资产证券化信贷扩张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盘活存量 资产证券化 信贷扩张 经济波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建鸾 宋菁菁 刘国超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结构性金融产品,投资人难以穿透观察底层基础资产,且交易主体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为实现各自利益,会做出损害利益相关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声誉理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良策,本文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首先构建了声誉共同体模型解释声誉控制道德风险的机理,其次采用序贯博弈推导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声誉模型中的“主导者”为发起人,最后重点分析发起人声誉模型,根据声誉动态、期间贴现因子、误报的发起人收益区分最低成本分离均衡、完全分离均衡、部分混同均衡和完全混同均衡,研究声誉如何帮助投资人区分发起人类型及甄别其道德风险行为。本文得出声誉共同体的声誉价值即为其道德风险行为获益的机会成本,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道德风险的重点在于控制发起人道德风险,风险自留减少可以成为其声誉提高的信号这三项结论。本研究对分析结构性金融产品交易主体的声誉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声誉实证研究也有一定启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淑芳 郭建鸾 杨瑞成
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在信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往往将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其决策目标,这会导致道德风险,使投资者利益遭受损失。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发起人道德风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模糊变量等方法总结出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因素,详细阐述了这些关键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道德风险的作用原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意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玄
增加流动性和监管资本套利是银行进行证券化的最主要动因,而这两者最终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即通过出售资产扩大融资来源,使银行能在短期内更多地发放贷款。通过建立模型和运用美国金融市场数据分析证明,在资本金一定的情况下,长期内银行信贷扩张的关键是扩大银行体系之外的资金供给。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打通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壁垒的工具,银行体系外的资金通过证券化产品可以输入信贷市场。国内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达标困难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困境,而资产证券化及其信贷扩张效应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对金融系统冲击较小、成本较低的方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攀
资产证券化在创新初始被当作是金融机构增加流动性、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次贷危机的爆发却充分暴露了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聚集的系统性风险。本文通过建立金融体系结构模型,并采用杠杆倍数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危机前资产证券化业务是美国银行体系扩大资金来源、支持房地产信贷扩张、进而助推房地产价格泡沫的一个重要途径。最后,本文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应在充分吸收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从而减缓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压力、平滑信贷波动以及改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问题,为金融体系提供新的流动性管理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龚攀 刘炜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理论模型说明,危机前资产证券化业务是美国银行体系扩大银行体系外资金来源,支持房地产信贷扩张,进而助推房地产价格泡沫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国内银行体系现状而言,在充分吸收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应是大势所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桥云 韩煦 陈跃军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以来,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很好地解决了放款机构资金来源约束和流动性约束问题,保证了放款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移了信用风险,扩大了贷款规模,推动了整个社会GDP的增长。然而,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使证券化所存在的风险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我国贷款证券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美国较为成熟的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完善我国证券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证券化 道德风险 监管缺失 次贷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岩岫
应密切关注信贷资产证券化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发展模式、产品结构、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自2005年至今,我国已进行两批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尽管因国际金融危机,试点过程有所中断,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表现在:发起机构逐步多元化,现已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基础资产逐步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旭
识别和控制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是金融监管的客观需要。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例探讨资产证券化的特有风险—违约风险,并运用KMV模型测度个案违约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控制违约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违约风险 KMV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龙训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鼓励微观金融主体积极探索和开展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无疑凸显了我国金融当局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深化改革的决心。如何在鼓励和推动以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活动的同时,有效控制由创新诱发的金融风险,进而维护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祖友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在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其风险控制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对资产证券化进行概述,解释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含义,阐述了我国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进而深入分析了我国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问题,尤其是就我国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以及给出建议。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风险 控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吕凯
2012年,我国监管部门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并制定了风险自留规则,要求证券化发起人自留一定比例的最低档资产支持证券。立法者期望该规则能控制证券化中的道德风险并促进证券化的发展。目前的风险自留规则能否有效落实该立法目的?本文通过对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之前的试点项目的经验研究,结合欧盟和美国风险自留规则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的风险自留规则进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道德风险 风险自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海霞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银行增强流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制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我国于2005年3月21日才正式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和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工作,我国也先后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配套的会计、税收规定。本文试图通过国开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分析.提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