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0)
2023(14851)
2022(12127)
2021(11127)
2020(9648)
2019(21536)
2018(21292)
2017(41770)
2016(22417)
2015(24709)
2014(24179)
2013(24277)
2012(22527)
2011(19870)
2010(20310)
2009(19732)
2008(19226)
2007(17311)
2006(15495)
2005(14338)
作者
(64345)
(53316)
(53090)
(50285)
(34150)
(25519)
(24089)
(20677)
(20361)
(19003)
(18339)
(17773)
(17174)
(16739)
(16585)
(16468)
(15761)
(15621)
(15452)
(15405)
(13284)
(13173)
(13142)
(12085)
(12059)
(11990)
(11884)
(11790)
(10454)
(10448)
学科
(99821)
经济(99704)
(93126)
(82186)
企业(82186)
管理(79030)
方法(47189)
数学(38988)
数学方法(38784)
(35633)
(32064)
业经(31418)
中国(30455)
(29089)
金融(29089)
(27858)
银行(27820)
(26852)
(25064)
(23993)
财务(23977)
财务管理(23941)
农业(23309)
企业财务(22811)
(19414)
贸易(19395)
(18961)
技术(18729)
(17173)
(17097)
机构
学院(323863)
大学(320100)
(145155)
经济(142589)
管理(130015)
理学(111807)
理学院(110772)
管理学(109428)
管理学院(108860)
研究(102150)
中国(90792)
(72064)
(65686)
科学(57812)
(57727)
财经(57063)
(52041)
(50748)
中心(49775)
(48717)
业大(46829)
经济学(45955)
研究所(45429)
农业(45375)
财经大学(42537)
经济学院(42040)
北京(41199)
(38847)
商学(38218)
商学院(37887)
基金
项目(207607)
科学(165307)
基金(154804)
研究(150691)
(134309)
国家(133076)
科学基金(115581)
社会(100530)
社会科(95629)
社会科学(95602)
基金项目(81858)
(80174)
自然(73693)
自然科(72068)
自然科学(72045)
自然科学基金(70897)
教育(67960)
(66629)
资助(63500)
编号(58697)
(47170)
成果(46545)
(46443)
重点(46062)
(44468)
(44408)
创新(42672)
国家社会(42533)
教育部(41115)
人文(40592)
期刊
(158097)
经济(158097)
研究(97242)
中国(59258)
(58329)
(53172)
管理(52512)
(51845)
金融(51845)
学报(47573)
科学(44463)
大学(37239)
学学(35881)
农业(34642)
财经(29983)
业经(27174)
技术(26386)
经济研究(26199)
(25710)
教育(22787)
问题(21401)
(20498)
技术经济(18206)
(18069)
商业(16813)
理论(16291)
现代(15793)
国际(15582)
世界(15288)
财会(15143)
共检索到491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敏  包群  叶宁华  
文章运用世行《中国投资环境调查》(2005年)中对2004年我国1240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信贷融资约束对员工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所存在的信贷融资约束总体而言会显著地降低员工收入水平,即使是在未获得贷款企业内部,该负向作用仍然显著存在。稳健性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对员工收入的负影响这一结论并不随融资约束度量指标、估计模型设定以及融资约束的内生性问题而发生改变。进一步研究表明,短期内企业信贷融资约束对员工收入的显著负向作用由前者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抑制作用直接导致,并且该负向作用在非正规雇佣比重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因为非正规雇佣比重高的企业所存在的信贷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盛斌  
贸易与投资逐渐成为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文章构建了可用于分析融资约束与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模型,发现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实现出口,融资能力最强的企业则可以对外直接投资。这一发现对出口依赖度较高且金融市场尚发育不完全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进一步减少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金融市场摩擦,帮助最有竞争力和最高效率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从而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的战略目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宇伟  李寒舒  
文章分别使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数据证明,小银行占比与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之间呈U型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区市场化程度、大银行网点密集度和中小企业活跃度的提高会使U型曲线更为平坦,代表着银行业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力变小。可见,要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既要认识到银行业结构对其存在的影响,也不应过度依赖之。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改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促进其自身发展。这样才能缩小不同规模企业间的信息成本差异,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灵燕  崔喜君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微观机制,并运用企业层面的统计数据佐证了上述机制的存在性,接下来基于面板数据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效应进行计量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在产品市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其融资效应由合资企业、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企业和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企业依次递减;而在信贷市场上,FDI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却起到截然相反的融资效应,对于合资民营企业起到明显的融资缓解效应,却加剧了非合资企业原本的融资困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辛大楞  张宗斌  车维汉  
本文首次使用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我国1040家服务业企业数据,并综合利用Probit模型及其边际效应和oLS估计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服务业企业参与到出口行为以及出口密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营时间的增加以及具有国际承认的质量认证可以有效提高服务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密集度。而从企业所在的地区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比重、教育水平、FDi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等因素对此也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晶  岳中刚  陈金丹  
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相匹配,基于渐进双重差分法探究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可显著促进服务企业生产率提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2)机制检验结果厘清了服务业OFDI可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提高服务企业生产率;(3)三重差分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为正;(4)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服务企业和高管有海外经历的服务企业从OFDI中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溢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OFDI的生产率效应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服务企业高水平“走出去”以及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可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程超  赵春玲  
本文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将信贷需求、需求方配给、供给方配给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应用双重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中小企业需求方配给和供给方配给的影响因素。而且,识别了风险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两种重要的需求方配给机制,并进一步探究影响风险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需求方配给是信贷配给的主要形式,金融市场上存在多种形式的非价格配给。传统的硬信息贷款技术所引致的非价格条款往往将规模较小、硬信息不充分但具有成长性和拥有研发投入需求的企业排除出信贷市场。尽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信贷需求更强,但却更不愿意表达出来。对于银行审批流程和放贷偏好的预期,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因交易成本或风险成本过高而主动退出信贷市场。未来的改革应在继续增加银行业竞争的同时,深入到贷款技术创新、非价格条款改善以及银行治理结构等微观层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洪铎  
本文对G-S模型进行拓展,从理论层面刻画了金融发展通过缓解企业的研发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采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验证了G-S模型的理论预期。同时,本文研究发现:若不考虑金融发展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研发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促进作用;较之于国有、外资企业等,金融发展在缓解私营企业的研发融资约束进而推动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上扮演着更为重要和显著的角色;分地区估计表明,金融发展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在东部最为显著,在西部则最弱。这表明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消除基于所有制性质的信贷歧视并协调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应成为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习习  王壬玚  李宝伟  
本文基于2005-2017年中国145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金融脱媒与影子银行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与影子银行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随着金融脱媒程度的深化,影子银行规模先增大后减小。同时,金融脱媒与影子银行规模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种类的商业银行也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具体而言,金融脱媒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子规模之间呈倒U形关系,而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规模呈U形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下一步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管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辛大楞   邱悦  
数字经济时代积极探究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影响对于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理论框架解析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影响机制。通过采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实际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扩张。该结论在经过替换关键变量、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进行2SLS估计、更换估计方法、调整样本范围和控制多维固定效应等多重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技能水平,即通过融资效应和技能升级效应促进企业进口扩张。异质性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产权性质、规模和区位异质性。人工智能对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以及沿海地区企业进口扩张的带动作用更为强烈。文章通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及Cloglog生存模型法考察人工智能与进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延长进口持续时间,维持进口贸易关系稳定性。文章拓展了企业进口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也为政府通过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中国进口供应链稳定性和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宇伟  范从来  
本文将中国的总量货币从经济部门角度进行了分解,先用宏观层面的分解数据研究了企业部门货币需求,再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数据对企业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宏观现象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解释。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企业的货币需求呈现规模经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等因素共同影响了中国企业部门的货币需求,并使该部门M2/GDP逐渐由上升转变为下降趋势。企业部门的货币持有能解释2009年以前总量M2/GDP的变动,但对2009年后该指标的再度上升没有明显贡献。据此推论,在货币增速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不能将近年来中国货币化率的攀升仅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陈晓华  吴应宇  
构建了基于微观"属企"原则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新型测度方法,形成了刻画融资约束、出口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并从国民经济行业三位码层面就融资约束和出口对本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虽然近几年本土制造业进行了大力的赶超,但多数本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并未超越外资;(2)融资约束和外需不足对本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出口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的促进作用多通过边际深化实现;(3)资本密集型本土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赶超步伐偏离了自身劳动力技能的积累速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邹伟  凌江怀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文章基于内生金融理论视角,利用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和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两个层面,考察了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普惠金融能够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制度环境是制约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缓解融资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妍妍  戴晓慧  魏倩  
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本文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融资能力对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融资能力增加1%,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将增加0.34%。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作用程度具有个体差异性,并且受到企业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融资能力对于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促进作用随之增大。分样本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大规模企业,中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对于融资能力的变化较不敏感,且其从地方金融市场获得支持的力度相对较小。私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妍妍  戴晓慧  魏倩  
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本文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融资能力对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融资能力增加1%,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将增加0.34%。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作用程度具有个体差异性,并且受到企业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融资能力对于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促进作用随之增大。分样本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大规模企业,中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对于融资能力的变化较不敏感,且其从地方金融市场获得支持的力度相对较小。私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创新和研发方面更具有积极性,一旦获得融资,其投资于研发支出的比例更大,然而私营企业获得的地方金融支持却低于国有企业。最后,基于地方金融发展水平与融资能力交叉项的回归分析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企业研发支出对于信贷融资能力的依赖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