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4)
2023(4714)
2022(4067)
2021(3887)
2020(3244)
2019(7579)
2018(7450)
2017(15411)
2016(8396)
2015(9005)
2014(8953)
2013(8902)
2012(8495)
2011(7675)
2010(8104)
2009(7687)
2008(7617)
2007(7039)
2006(6546)
2005(6175)
作者
(22928)
(19034)
(18905)
(18364)
(12384)
(9002)
(8673)
(7245)
(7240)
(7198)
(6474)
(6328)
(6257)
(6246)
(6229)
(5973)
(5882)
(5575)
(5464)
(5456)
(5016)
(4753)
(4591)
(4406)
(4355)
(4315)
(4251)
(4203)
(3809)
(3797)
学科
(33961)
经济(33936)
(27159)
管理(25474)
(22992)
企业(22992)
方法(12251)
(10813)
(10674)
数学(10611)
数学方法(10449)
中国(9884)
(9810)
(8744)
地方(8213)
(7655)
贸易(7650)
业经(7648)
(7501)
农业(6781)
(6743)
银行(6737)
(6457)
财务(6442)
财务管理(6430)
(6423)
企业财务(6155)
(6142)
金融(6142)
及其(5913)
机构
学院(118100)
大学(116068)
(54391)
经济(53251)
管理(46974)
研究(41684)
理学(39653)
理学院(39244)
管理学(38778)
管理学院(38515)
中国(35071)
(27010)
(24299)
科学(22230)
(20500)
财经(20476)
(19667)
中心(19530)
(18533)
研究所(18195)
(17575)
经济学(16353)
北京(15595)
(15347)
(15253)
财经大学(15038)
(14904)
师范(14780)
经济学院(14662)
业大(14029)
基金
项目(71243)
科学(57263)
研究(55275)
基金(52236)
(44096)
国家(43712)
科学基金(38030)
社会(35462)
社会科(33795)
社会科学(33788)
(27301)
基金项目(26382)
教育(25398)
自然(23487)
(22956)
自然科(22932)
自然科学(22928)
编号(22810)
自然科学基金(22564)
资助(22524)
成果(19673)
(16625)
(16423)
课题(16383)
重点(16057)
(15040)
(14757)
教育部(14580)
国家社会(14293)
人文(14254)
期刊
(64341)
经济(64341)
研究(40875)
中国(22844)
(20674)
金融(20674)
(20173)
管理(19101)
(16170)
科学(14431)
学报(12959)
教育(12297)
大学(10615)
业经(10601)
经济研究(10414)
财经(10339)
技术(9995)
学学(9981)
农业(9927)
(8854)
问题(8239)
(7591)
国际(7027)
现代(6408)
技术经济(6225)
理论(6088)
(5926)
论坛(5926)
世界(5844)
商业(5505)
共检索到190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崇明  
信贷结构调整策略中至关重要的是信贷注入方式,而注入方式的关键又在于划分专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业务和经营性贷款业务。因为,作为政策性贷款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计划性,真正能体现市场原则、运用市场作用的主要是经营性贷款业务。我认为,政策性业务的范围是可以随条件的变化面变化,但政策性业务却是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存在的,我既不赞同那种因为政策性业务的范围有变化而否定改策业务存在的观点,也不赞同把政策性业务范围划得很死而建立政策性银行的观点。我国专业银行的国家所有制决定了它必须坚持银行自身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原则,那么专业银行即使实现企业化经营,也无须独立成立政策性银行。根据这一国情,我们可以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个人信贷管理部、个人金融业务部联合课题组  穆乐华  张蕾  杨怡然  熊慧  舒畅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个人消费信贷的市场发展策略和产品结构普遍存在着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本文以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为例,立足考察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产品结构,通过横向对比,指出产品布局和市场策略缺陷,并就改进产品结构和调整市场发展策略提出具体的建议,包括: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采用不同的市场策略,全力打造明星产品组合、强化品牌宣传,以品牌战略提高客户忠诚和满意度;发挥现有优势,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拓展营销渠道,特别是大力发展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开展前瞻性的产品定价研究,做好迎接利率市场化的准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双鸽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领域面临着重大转型。推动农村金融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一直成为各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文章以我国经济转型为背景,对农村当前信贷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信贷结构调整对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入手,全面剖析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农村信贷调整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农村信贷结构调整的具体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湖北省襄樊市分行课题组  王本国  张志军  周亮  沈瑞云  张光军  余传兵  张玲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课题组  王筠权  
信贷结构是信贷资金投向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期限、不同产品等方面的有机组合。信贷结构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银行资产安全、营运效益和商业可持续能力。本文从信贷结构管理的效益性、安全性和经济发展支持度等方面对四川银行业"十一五"时期信贷结构调整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经济转型背景下影响信贷结构调整优化的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杰  
近年来,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金融监管力度加强的市场环境下,负债成本明显提升,对公业务收益率普遍下滑,同业资产面临压降,息差管理压力加大,积极布局零售领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重点。鉴于此,本文深入剖析了商业银行向大零售转型的内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大零售发展对信贷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大零售转型的市场环境一般来说,大零售是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一种理念,核心要义在于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消费类信贷为抓手,以小微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科帮  武欣  
近年来,农业银行在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实体经济贷款平稳增长的同时,将新增贷款重点投向了"三农"、小微企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信贷"等领域,在支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决策部署,以及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各项要求,农业银行将继续深入推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刚  王义昆  
为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经常性地采用货币、财政、税收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信贷结构带来的影响不断增强,因此信贷政策必须根据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适应性调整,以促进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防止明显通货膨胀,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鹭  李宏  
区域结构的调整,是现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巨大的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区域性协调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调节区域之间在经济总量与发展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异,实现区域性的协调发展,也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项重要职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性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自然、历史以及体制与发展基础方面的差异性,各区域之间无论是在经济总量方面,还是在收入水平方面,一直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燕临  李宏  
需求结构的失衡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总需求构成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失衡的需求结构既会使得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暴露在外部冲击风险之下,也会降低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性。同时,居民消费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总需求的比重过低已经成为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阻碍因素。从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亚军  包尔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信贷处课题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强  韩俊莹  
基于非线性门限向量自回归(TAR)模型,运用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实证表明,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表现为:在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作为分界点的不同政策区制间,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不断增加,对第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加的影响始终为正,但程度不同。当其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的影响才由负转正,但明显弱于第一、第二产业。从这个方面看,中国信贷政策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