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6)
2023(8148)
2022(7146)
2021(6690)
2020(5809)
2019(13284)
2018(13377)
2017(26237)
2016(14399)
2015(16181)
2014(15979)
2013(15830)
2012(14482)
2011(13019)
2010(13143)
2009(12623)
2008(12338)
2007(11309)
2006(9566)
2005(8526)
作者
(40254)
(33920)
(33640)
(32285)
(21279)
(16200)
(15547)
(13081)
(12640)
(12036)
(11343)
(11257)
(10703)
(10662)
(10433)
(10422)
(10416)
(9943)
(9898)
(9732)
(8483)
(8245)
(8172)
(7811)
(7604)
(7570)
(7558)
(7489)
(6729)
(6715)
学科
(61445)
经济(61394)
管理(39268)
(36098)
方法(29339)
(28900)
企业(28900)
数学(26429)
数学方法(26186)
(16385)
(15325)
中国(14337)
(12326)
贸易(12324)
(11990)
(11114)
业经(10978)
农业(10476)
地方(10344)
(10224)
(9873)
财务(9846)
财务管理(9820)
企业财务(9240)
(8944)
银行(8917)
(8746)
金融(8744)
(8534)
(8425)
机构
学院(201117)
大学(199561)
(82721)
经济(80991)
管理(76089)
理学(65459)
理学院(64780)
研究(64091)
管理学(63540)
管理学院(63179)
中国(51149)
(40861)
科学(39711)
(38553)
(36154)
(32790)
中心(31508)
财经(31118)
业大(30811)
(30717)
研究所(29765)
农业(28796)
(28189)
经济学(26318)
(25264)
北京(25247)
师范(24983)
(24245)
经济学院(24023)
财经大学(23146)
基金
项目(131755)
科学(102605)
研究(96226)
基金(94671)
(81769)
国家(81101)
科学基金(69099)
社会(60126)
社会科(56976)
社会科学(56957)
(52366)
基金项目(50023)
教育(45202)
自然(44564)
(43720)
自然科(43553)
自然科学(43539)
自然科学基金(42756)
编号(40705)
资助(39623)
成果(32763)
重点(29576)
(29344)
(28243)
课题(27310)
(27263)
科研(25947)
创新(25510)
教育部(25202)
大学(25171)
期刊
(88590)
经济(88590)
研究(56484)
中国(36401)
(32795)
学报(31324)
(30863)
科学(27565)
管理(24747)
大学(23230)
(23194)
金融(23194)
学学(22029)
农业(21287)
教育(19486)
技术(16920)
业经(15632)
财经(15219)
经济研究(14931)
(13007)
问题(11892)
(11167)
理论(10881)
商业(10197)
统计(10139)
技术经济(10008)
实践(9942)
(9942)
(9921)
(9682)
共检索到291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剑  
本文在信贷约束条件下,基于微观主体的住房消费在其生命周期中需进行多期调整的假设,构建了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动态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信贷约束的条件下,信贷约束越强,房价波动相对于收入波动的弹性越大;而未预期到的短期收入冲击在短视的信贷约束下引起的房价波动比具有完美前瞻性的情况下引起的房价波动更大。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市场化住房体制以来的相关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亦表明前瞻性地对贷款供给进行充分调整,将有助于减少房价的波动。因此,我国应根据对房价波动的预期来调节贷款供给,建立健全征信系统,实施差别化的首付款比例制度,以此来抑制房价的过度波动,维护经济与金融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海峰  
文章基于信贷约束条件,构建包含信贷市场、货币市场、房产市场、生产市场及宏观经济等多因素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房价传导机制;以我国2005年7月至2015年10月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的房价进行拟合,建立了普通最优模型、信贷加速效应模型、信贷门限模型、危机前模型和危机后模型等,对比分析了信贷约束加速效应、门限特征、分段特征等;对房价波动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考察了信贷约束、产出、通胀、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冲击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海峰  
文章基于信贷约束条件,构建包含信贷市场、货币市场、房产市场、生产市场及宏观经济等多因素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房价传导机制;以我国2005年7月至2015年10月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的房价进行拟合,建立了普通最优模型、信贷加速效应模型、信贷门限模型、危机前模型和危机后模型等,对比分析了信贷约束加速效应、门限特征、分段特征等;对房价波动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考察了信贷约束、产出、通胀、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冲击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董美  
本文以供求分析的视角阐释了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机制。基于F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住房贷款和开发贷款是信贷政策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渠道;个人按揭贷款增加或银行开发贷款增加都会引起各线城市房价上涨;相比于银行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对房价的影响更大,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一线城市房价对信贷政策的反应最为强烈,其次是二线城市,最后是三线城市。本文建议政府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调控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董美  
本文以供求分析的视角阐释了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机制。基于F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住房贷款和开发贷款是信贷政策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渠道;个人按揭贷款增加或银行开发贷款增加都会引起各线城市房价上涨;相比于银行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对房价的影响更大,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一线城市房价对信贷政策的反应最为强烈,其次是二线城市,最后是三线城市。本文建议政府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调控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澄  沈悦  
本文以中国30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考察了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以及银行信贷的关系,立足于宏观审慎思想,研判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对信贷行为的异质作用。并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检验在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的冲击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信用风险的降低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相反,会造成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信贷行为存在异质性。目前中国房价上涨并不会扩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但信用风险的降低会强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同时在信用风险约束逐渐减小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将会产生"加速器效应",进一步加重了中国银行的信贷"高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园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直接导致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的态势,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本文构建了金融稳定指数与房价波动、股票市值的VAR模型,以探求资产价格波动与信贷结构、金融稳定的格兰杰原因,分析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指数的影响幅度、速度,而经济增长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的提高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金融稳定状况。因此,政府当局应健全宏观审慎框架,采取适当的逆周期政策和建立适当的逆周期机制,采取渐进的、温和的、长期统一的政策,实现房价的软着陆,完善和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流动性水平的合理释放,发挥资本市场对于金融稳定的正面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文涵  童中文  
经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发现,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日渐成为我国系统性危机发生的结点,因此本文选择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作为系统性风险的代理变量,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信贷规模、房价波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表明:信贷、房价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三者间存在循环的影响机制。过度的信贷支持引发房价剧烈波动,进一步地引发银行系统性危机,当系统性风险上升到一定水平时,信贷规模将会受到限制。此外,信贷、房地产以及银行系统性风险三者的相互影响在第4个月达到最大,影响期限约为10个月,因此实施宏观调控应当逆向调节,且注意时滞、调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政勋  刘少波  
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反应及如何反应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波动,是一个颇具争议且结论莫衷一是的问题。本文在克服货币政策内生性和识别货币政策立场的基础上,并在开放条件下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克服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后,我国货币政策本身能够有效调控房价;央行在实际操作中也已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而且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后,无论是紧缩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和房价的调控效果更好;同时,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促进出口并拉动经济增长,且部分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但货币供应的独立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并助推了房价的过快上涨。本文的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减弱了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实证结果没有出现"价格之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伟  
本文从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视角,讨论资产价格波动和银行信贷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并分别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004~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第一,中国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与商业银行信贷高度相关,股票价格显著影响银行信贷的增长规模;第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银行信贷的增长规模有一定相关性,这表示在中国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具有一定约束力,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资本软约束现象有所改善。本文结论对中国2009年上半年银行信贷快速增长现象以及信贷资金流向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米晋宏  刘冲  
该文利用我国90个地级市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新建住宅均价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了住房限购政策对房价的抑制效应。研究发现住房限购政策使房价降低了1.04%~2.36%。进一步考察限购政策在城市间的异质性效应,发现需求特征对限购作用的影响微弱,而供给因素房地产开发投资(住宅)占GDP比重越高的城市,限购抑制房价的效果也越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米晋宏  刘冲  
该文利用我国90个地级市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新建住宅均价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了住房限购政策对房价的抑制效应。研究发现住房限购政策使房价降低了1.04%2.36%。进一步考察限购政策在城市间的异质性效应,发现需求特征对限购作用的影响微弱,而供给因素房地产开发投资(住宅)占GDP比重越高的城市,限购抑制房价的效果也越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拉娣  安勇  王佳  
对房地产价格及银行信贷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VAR模型为基础,借助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对银行贷款余额、贷款资产恶化率与房地产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揭示房价波动与银行信贷风险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具有单向引导关系,银行信贷扩张引发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银行信贷扩张的作用不大,但却会导致贷款资产恶化率的提高,进而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由于存在时滞,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冲击滞后一期才会显示出来且产生长期的正反馈效应,房地产价格对贷款资产恶化率的冲击当期就会产生影响,且贡献率稳定在7%左右。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煜  
运用联立方程模型、面板分析技术及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房价波动、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分区域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房价的上涨与金融支持有关,过度的金融支持使东中部地区的房价偏离了经济基本面;中西部地区房价的上涨对银行信贷的扩张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增长是各地区促进银行信贷扩张的共同因素。此外,房价的上涨与银行信贷的扩张共同促进了我国各区域经济的繁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英  韩振国  邓欣  
以不良贷款率、全国信贷增长率、通货膨胀率、8%-资本充足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银行不稳定的代理变量,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银行信贷、房价波动和银行稳定之间的关系。经验分析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信用扩张的结果。信贷和房价波动以及二者的共生性是影响银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适当的房价增长将提升银行系统的稳定程度,但长期来看,银行稳定性程度下降,房价也会下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