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6)
- 2023(13750)
- 2022(11459)
- 2021(10685)
- 2020(9071)
- 2019(20093)
- 2018(20079)
- 2017(39466)
- 2016(21042)
- 2015(23464)
- 2014(22942)
- 2013(22816)
- 2012(20793)
- 2011(18492)
- 2010(19070)
- 2009(18610)
- 2008(18877)
- 2007(17127)
- 2006(15373)
- 2005(14065)
- 学科
- 业(96901)
- 济(96048)
- 经济(95917)
- 企(77961)
- 企业(77961)
- 管理(73438)
- 农(46735)
- 方法(44904)
- 数学(36041)
- 数学方法(35717)
- 财(31465)
- 业经(31403)
- 农业(31159)
- 中国(24739)
- 制(22764)
- 务(22474)
- 财务(22444)
- 财务管理(22404)
- 企业财务(21266)
- 贸(17879)
- 贸易(17870)
- 技术(17824)
- 银(17562)
- 银行(17559)
- 易(17386)
- 理论(17339)
- 策(17248)
- 行(16682)
- 融(16196)
- 金融(16195)
- 机构
- 学院(307568)
- 大学(299924)
- 济(137297)
- 经济(134819)
- 管理(127527)
- 理学(109051)
- 理学院(108184)
- 管理学(106730)
- 管理学院(106189)
- 研究(90865)
- 中国(81181)
- 财(67898)
- 京(60535)
- 农(55520)
- 财经(53364)
- 科学(48726)
- 经(48345)
- 江(47777)
- 中心(44902)
- 所(43742)
- 业大(42343)
- 经济学(42199)
- 农业(41967)
- 财经大学(39113)
- 研究所(38374)
- 经济学院(38271)
- 州(38072)
- 北京(37904)
- 经济管理(35869)
- 商学(35426)
- 基金
- 项目(191549)
- 科学(154361)
- 研究(147414)
- 基金(142387)
- 家(119509)
- 国家(118286)
- 科学基金(105188)
- 社会(98586)
- 社会科(93163)
- 社会科学(93141)
- 省(75005)
- 基金项目(74161)
- 教育(66799)
- 自然(64399)
- 自然科(62997)
- 自然科学(62988)
- 自然科学基金(61938)
- 编号(60738)
- 划(60476)
- 资助(58871)
- 成果(48636)
- 部(44046)
- 创(42373)
- 重点(41496)
- 发(41044)
- 国家社会(40904)
- 业(40219)
- 课题(40150)
- 制(39738)
- 人文(39211)
- 期刊
- 济(160373)
- 经济(160373)
- 研究(94251)
- 农(57328)
- 中国(57130)
- 财(55137)
- 管理(48467)
- 融(42255)
- 金融(42255)
- 农业(37755)
- 科学(37581)
- 学报(35994)
- 业经(31850)
- 大学(30058)
- 学学(28754)
- 财经(27453)
- 技术(26794)
- 教育(25561)
- 经济研究(23874)
- 经(23469)
- 问题(21438)
- 业(19522)
- 技术经济(17701)
- 世界(16187)
- 农村(15825)
- 村(15825)
- 贸(15824)
- 商业(15672)
- 统计(15228)
- 财会(15082)
共检索到469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福金 燕菲儿 王金霞
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是中国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面对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的现状,信贷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支付能力,削弱了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进而降低了每年财政资金补贴保费的使用效率。本文以旱灾为例,构建农户跨期经营决策模型,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在河南、河北两个农业大省9个县开展的为期15年跟踪调查数据,通过显示性偏好方法探讨了农村广泛存在的信贷约束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1)忽视信贷约束使得农业保险的真实需求被严重高估;(2)在不完善的农村信贷市场中,政府的保费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拉动作用有限,尤其难以达到无信贷约束下的需求水平,导致财政补贴农业的效率降低。换句话说,进一步完善农村信贷市场以激发农业保险需求,有助于提升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的效率。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需求 保费补贴 信贷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钟春平 孙焕民 徐长生
论文考察了信贷约束命题,并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和借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设计问卷,并在安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很难认为存在着严格的信贷约束;相反,大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农户融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户信贷需求较低。为了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信性,我们进行了补充调研,用问卷调查的数据及顺序logistic模型所得到的经验结果证实,农户信贷基本能得到满足,而农户收入较低和投资机会较少等因素是导致农户信贷需求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永秀 马小勇
信贷活动对于农户的生产发展与消费平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农户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贷约束。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来自陕西115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检验了收入水平、非农程度、风险规避倾向、社会网络等农户个体特征对农户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非农程度对农户的两类信贷约束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正规信贷约束受到"关系"的显著影响,但不受农户内在的风险规避倾向的影响;非正规贷款不受"关系"的显著影响,但受到农户内在的风险规避倾向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户 信贷约束 社会网络 风险规避倾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建国
采用多元多值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依据湖南省50个县(市、区)1059个农户样本数据,考察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户信贷约束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农户参与农业供应链金融能够缓解供给型与需求型农户信贷约束,缓解效应随着农户收入增长、金融发展和农户社会资本提升而减弱,机制检验证实了信息对称、信用等级、交易成本、抵押替代在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鉴于此,需要在创新模式、优化环境以及加强引导上着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建 吴瑾 王旭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内生动力,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农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的融合发展也成为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基于多重均衡模型,引入最低消费约束,研究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保险”三种方式对农户终身效用的影响,并通过调整贷款比例和保障水平为不同资本水平的个体设计最理想的农业“信贷+保险”产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单一的信贷产品和单一的保险产品只能提升部分农户的终身期望效用;第二,固定保障水平和贷款比例的“信贷+保险”产品无法满足所有农户的实际需求,抑制了部分农户的终身效用;第三,最优的“信贷+保险”产品设计能使所有农户的终身期望效用得到提升,尤其对低资本农户提升效果显著,使其摆脱了低均衡状态,实现资本增长。通过优化农业“信贷+保险”产品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增强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和自我发展动力,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澄 沈悦
本文以中国30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考察了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以及银行信贷的关系,立足于宏观审慎思想,研判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对信贷行为的异质作用。并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检验在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的冲击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信用风险的降低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相反,会造成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信贷行为存在异质性。目前中国房价上涨并不会扩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但信用风险的降低会强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同时在信用风险约束逐渐减小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将会产生"加速器效应",进一步加重了中国银行的信贷"高烧"。
关键词:
房价波动 风险约束 银行信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晶晶 赵桂芹
市场约束是国内外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支柱,消费者是市场约束中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消费者在市场约束机制中能否以及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从消费者需求视角出发,使用我国保险业2009―2013年的财务与偿付能力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敏感性,寻找市场约束发挥作用的证据。研究发现,我国保险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市场约束,但无论寿险业还是产险业,这一约束作用都比较微弱。消费者需求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不敏感,但对风险状况的变动存在一定的敏感性。
关键词:
市场约束 保险监管 偿付能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邹新月 刘明禹
现有贷款定价理论一般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对中小企业贷款实行高定价以实现当期收益最大化,却对中小企业后续业务价值缺乏考虑。本文认为后续业务价值可以用期权收益表示,进而利用期权定价方法构建了同时考虑当期收益和期权收益的贷款定价模型,并以广东省某股份制商业银行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应用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没有综合考虑中小企业贷款后期权风险与价值的合理匹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短期贷款利率水平偏高,而长期贷款又过度集中于传统行业并有定价偏低迹象。总体而言,商业银行高估了中小企业短期贷款风险制定了较高贷款利率,这可能超过了中小企业融资负担承受能力,并进一步阻碍中小企...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贷款利率 期权风险 期权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兆国 梁志刚 赵寿文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一种双赢机制,也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还是一种价值创造与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价值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斐 徐璋勇 罗添元
针对保险能否支持农户融资的问题,基于2014年陕、苏二省82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四元Probit模型,在有效分离信贷、保险供需行为的前提下,对保险之于农户信贷供给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保险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农户获取正规信贷的能力,但与信贷损失挂钩的农作物保险相比其他类别的商业保险更能发挥作用;同时,陕西样本地区相比江苏样本地区保险对信贷的支持作用更加明显,而这一差异来源于陕西样本地区政策性的银保互联支持。研究为信贷保险互联的制度安排提供了进一步经验支持。着眼于缓解农户信贷配给,应当进一步支持构建多样化的信贷保险关联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赵丹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的信贷约束,具体表现在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更少的新增贷款以及更短的贷款期限;但是政治关系会屏蔽内部控制缺陷带来这种约束力,特别是在新增贷款和债务期限水平方面,且这种屏蔽效应会随着政治关系的强弱有所差别。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赵丹
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政治关系在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过程中究竟谁胜谁负,很少有学者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本文基于这一新视角,以2012~2014年中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关系和内部控制缺陷对信贷约束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加剧企业的信贷约束,具体表现在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更少的新增贷款以及更短的贷款期限;但是政治关系会屏蔽内部控制缺陷带来这种约束力,特别是在新增贷款和债务期限水平方面,且这种屏蔽效应会随着政治关系的强弱有所差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惠春 徐章星 祁艳
本文利用江苏省69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传统贷款模式下,农户的信贷需求和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匹配;农户实际耕地面积和是否流入土地对农户单位土地贷款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农户的贷款强度下降,更容易受到信贷约束;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相比,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将需求和供给效应分离,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结果上都更为有效和可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祝国平 刘吉舫
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的基本组成部分。从理论角度讲,农业保险可以为农业信贷提供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其发展。本文作者使用全国227个地级城市2001~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之间的关系微弱,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关联,农业保险并没有有效化解农业信贷风险。为此,应针对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问题进行政策调整和机制设计,促进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之间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实现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农业信贷 农业保险 农村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 罗丹 程郁
本文以Iqbal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1962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利率的外生性、农户借贷发生率、农户借贷需求规模方面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户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决定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