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1)
- 2023(14616)
- 2022(12102)
- 2021(11445)
- 2020(9670)
- 2019(21857)
- 2018(21339)
- 2017(41376)
- 2016(22141)
- 2015(24731)
- 2014(23825)
- 2013(23773)
- 2012(22095)
- 2011(19791)
- 2010(20163)
- 2009(19087)
- 2008(19096)
- 2007(17144)
- 2006(15158)
- 2005(14076)
- 学科
- 济(101682)
- 经济(101576)
- 业(94474)
- 企(85423)
- 企业(85423)
- 管理(82164)
- 方法(46143)
- 数学(37630)
- 数学方法(37327)
- 财(33858)
- 业经(31064)
- 农(30585)
- 中国(29005)
- 务(23967)
- 财务(23943)
- 财务管理(23916)
- 企业财务(22770)
- 技术(22189)
- 制(21539)
- 农业(21389)
- 贸(20813)
- 贸易(20798)
- 易(20334)
- 策(20180)
- 划(17033)
- 银(16788)
- 银行(16777)
- 和(16489)
- 理论(16458)
- 地方(16453)
- 机构
- 学院(313990)
- 大学(309817)
- 济(147817)
- 经济(145411)
- 管理(130804)
- 理学(111902)
- 理学院(110931)
- 管理学(109775)
- 管理学院(109165)
- 研究(101972)
- 中国(86449)
- 财(70303)
- 京(64325)
- 财经(54994)
- 科学(53528)
- 经(50250)
- 所(48675)
- 江(47891)
- 中心(47439)
- 经济学(45793)
- 农(44402)
- 研究所(43149)
- 经济学院(41358)
- 北京(41209)
- 财经大学(40682)
- 业大(38167)
- 商学(37648)
- 州(37472)
- 商学院(37308)
- 院(36594)
- 基金
- 项目(197954)
- 科学(161198)
- 研究(152633)
- 基金(148166)
- 家(125300)
- 国家(124186)
- 科学基金(110192)
- 社会(102233)
- 社会科(97356)
- 社会科学(97337)
- 基金项目(76736)
- 省(75305)
- 教育(69479)
- 自然(67331)
- 自然科(65929)
- 自然科学(65915)
- 自然科学基金(64910)
- 划(62186)
- 资助(60946)
- 编号(60351)
- 成果(48861)
- 创(47068)
- 部(46416)
- 重点(43516)
- 国家社会(43294)
- 发(43119)
- 创新(43058)
- 教育部(41395)
- 课题(41347)
- 业(40881)
- 期刊
- 济(164566)
- 经济(164566)
- 研究(100944)
- 中国(64910)
- 财(57833)
- 管理(55687)
- 农(41110)
- 融(39832)
- 金融(39832)
- 科学(38676)
- 学报(34732)
- 教育(31251)
- 技术(29713)
- 大学(29162)
- 财经(28868)
- 经济研究(27620)
- 农业(27602)
- 学学(27328)
- 业经(27080)
- 经(24942)
- 问题(21168)
- 贸(19924)
- 技术经济(19445)
- 业(17995)
- 世界(17548)
- 国际(17328)
- 现代(15581)
- 商业(15132)
- 科技(15128)
- 策(15126)
共检索到490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詹宇波 孙鑫 曾军辉
本文使用2001-2012年中关村园区高科技企业数据,讨论了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对于促进创新的重要性。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以信贷约束度量的外源融资不利于企业研发而以盈利能力为度量的内源融资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的发生的结论。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我们还发现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在企业研发方面的相互促进作用:针对盈利水平越高的企业提供信贷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这可能说明内源融资水平能够为企业外源融资提供积极信号,从而有利于企业获得外源融资来支持创新活动。
关键词:
盈利能力 贷款约束 创新决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翟钰
研发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回报周期长的特征,盈利能力是企业研发决策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现有研究不同,本文创新性地从盈利水平、盈利质量和盈利持续性三个维度,全面分析了盈利能力与企业研发决策的理论关系。实证研究中,将研发投资分为"是否研发"和"投入多少"两个阶段,选择Heckman与2SLS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样本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问题,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三个维度检验了盈利能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发现盈利质量与盈利持续性对企业两阶段研发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盈利水平对于研发强度的作用并不明显。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盈利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私营企业研发投资,却无法有效提高国有和外资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于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而言,盈利质量和盈利持续性仅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资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盈利能力 研发决策 Heckman两步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新育 彭嘉嘉
在中国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的影响日渐显现,因而声誉在风险投资机构及其所投资企业的相关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以国内接受风险投资的新三板挂牌企业2015—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融资约束视角出发,探讨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在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和被投资企业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缓解被投资企业后续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上述结论在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国内企业寻求银行信贷时普遍面临"所有制歧视"的客观现实,进一步探讨上述中介效应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该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王旭 张东潇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成长性的关键,也是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动力源泉。本文选取2009—2012年作为研究期间,以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构念开发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动态技术能力与债权人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被解构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效应生成能力三个维度;债权人治理与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备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债权人治理力度的上升有助于企业提高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但超过一定范围时,债权人治理开始对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出抑制效应,即存在债权人治理极限。所以,优化债权人治理机制,寻求最优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诚 张瑜
本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角度,对我国1995~2009年19个高科技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分析了跨国企业创新影响东道国企业创新机制和渠道的基础上,具体度量了示范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的长期和短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只有人力资本效应在长期可以对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综合而言,跨国企业在华研究开发活动还具有较明显的市场冲击效应,给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负面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磊 韩雪 王春燕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了股权结构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利用2011~2013年我国A股高科技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股权结构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能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国有持股比例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未能对两者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创新绩效 股权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陈启斐
现有研究认为货物贸易进口会抑制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对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差异?针对该问题,本文测算了55个国家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和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1)与货物贸易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不同,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会促进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2)在分位数回归中发现,随着点位的逐步提高,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对高科技行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强化;(3)从分行业贸易来看,金融服务品、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增加对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较为强劲,通讯服务品进口则产生抑制效应;(4)由于可供模仿学习空间较大,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复杂度增加对非OECD国家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OECD国家。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陈启斐
现有研究认为货物贸易进口会抑制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品进口对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差异?针对该问题,本文测算了55个国家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和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1)与货物贸易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不同,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会促进高科技行业创新能力;(2)在分位数回归中发现,随着点位的逐步提高,生产性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对高科技行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强化;(3)从分行业贸易来看,金融服务品、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增加对高科技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中华 余淼杰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2001~2007年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2005~2007年间人民币的迅速升值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5~2007年人民币升值后,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权益回报率显著降低5%。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降低主要来自创造收入能力下降和销售利润率降低两个因素,且前者占主导。对出口依赖程度越高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其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越大。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盈利能力 出口企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明桂 钟慧洁 范蕊
本文研究国有企业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民营化企业为实验组、以国有企业为对照组进行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国有企业民营化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而融资约束是抑制民营化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对民营化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而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这种抑制作用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从融资约束的角度拓展了民营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且从民营化的角度为金融市场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本文有助于澄清有关民营化的争议,为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民营化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金融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朱旭强
本文以创业板入选"科技100"指数的32只股票为样本,研究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与IPO、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企业的IPO、企业规模与其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资本结构对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盈利能力从整个样本期看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IPO后短期内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本文对上述发现进行了解释,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促进中国科技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
科技企业 创新能力 IPO 资本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元 李晓晨
自199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20余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实现历史性的突破,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但FDI是否会给东道国带来技术溢出效应进而促进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FDI是否会造成东道国的技术依赖,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等,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但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以世界上经济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为研究对象,选择有关变量构建面板模型对FDI作用自主创新的效应及机制进行量化分析,希冀为中国FDI及自主创新政策的设计与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项桂娥 吴铖铖 胡晓明
创新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引领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必然选择。选取2015—202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内源融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并考察融资约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对创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且内源融资的促进作用强于外源融资;(2)股权融资对创新投资表现出明显的推动效应;(3)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表现出明显的负向效应;(4)融资约束对创新投资具有抑制作用,且其负向调节企业外源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因此,企业应持续发挥内源融资的主渠道作用,降低企业融资受约束程度,为提升创新投资水平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静文
企业储蓄过高是导致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关键因素。这一方面归因于企业利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企业股利分红不足。本文从信贷约束角度来研究企业股利分红不足的问题,通过三个指标来度量企业信贷约束程度,并以此来分析企业信贷约束对企业股利分红行为的影响;进一步的,本文利用了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推行来解决计量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信贷约束是影响企业股利分红,进而影响企业预防性储蓄的关键性因素。企业信贷约束程度越高,企业股利分红比例越小,并且短期融资券的推行改变了企业股利分红行为,提高了企业股利分红比例约1.5%。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微观机制,这对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叶苨 龙玉
通过美国对中国企业发起“301调查”的自然实验,使用事件研究和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外部技术约束变化对中国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尽管中国高新科技企业受到打压,但股票超额收益显著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研发水平原本就比较强的国有企业。进一步探究“301调查”前后的研发行为,发现高新技术企业显著增加了研发投入,估值提升、研发能力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的因素。
关键词:
外部技术约束 企业创新 产权界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创新补贴、公司高管背景与研发投入——来自我国高科技行业的经验证据
海外研发、贸易摩擦与创新绩效:来自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信息化水平、盈利能力与“第四利润源”——来自中国工业行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融资结构:理论与实证——来自中国创业板面板数据
商业信贷、关系型借贷与小企业信贷约束:来自江苏的证据
控制权激励双重性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高科技企业创业——来自工商注册信息大数据的证据
谈如何提升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董事会、资源约束与创新环境影响下的创业企业研发强度——来自创业板企业的证据
资产结构、地区经济与企业创新能力——来自中国创业板市场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