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4)
2023(6133)
2022(5066)
2021(4552)
2020(3828)
2019(8481)
2018(8065)
2017(16055)
2016(8601)
2015(9099)
2014(8700)
2013(8636)
2012(7839)
2011(6835)
2010(6640)
2009(6245)
2008(5831)
2007(4941)
2006(4291)
2005(3588)
作者
(25646)
(21638)
(21577)
(20337)
(13533)
(10531)
(9558)
(8476)
(8218)
(7529)
(7426)
(6961)
(6867)
(6817)
(6738)
(6681)
(6578)
(6451)
(6225)
(6116)
(5526)
(5238)
(5105)
(4993)
(4842)
(4752)
(4694)
(4667)
(4321)
(4311)
学科
(36891)
经济(36851)
(24808)
管理(23792)
方法(18718)
(18447)
企业(18447)
数学(17549)
数学方法(17453)
(11820)
(10058)
(8809)
贸易(8807)
(8633)
中国(8535)
农业(7514)
(7199)
业经(6971)
地方(6818)
收入(6507)
(6382)
财务(6378)
财务管理(6371)
企业财务(6103)
环境(5772)
(5662)
金融(5662)
(5512)
(5501)
银行(5476)
机构
大学(120327)
学院(119400)
(55300)
经济(54592)
管理(46882)
理学(41879)
理学院(41454)
管理学(40818)
管理学院(40631)
研究(40557)
中国(32250)
(28430)
科学(25760)
(23725)
(23652)
农业(22770)
业大(22654)
(20680)
财经(19692)
研究所(19306)
中心(19298)
经济学(18326)
(18207)
经济学院(16969)
(16514)
农业大学(15191)
财经大学(14948)
(14328)
经济管理(14126)
北京(14095)
基金
项目(88859)
科学(70146)
基金(68015)
(62232)
国家(61735)
研究(57259)
科学基金(52422)
社会(40321)
社会科(38474)
社会科学(38464)
基金项目(36590)
自然(35480)
自然科(34738)
自然科学(34725)
自然科学基金(34167)
(33784)
(28887)
资助(27201)
教育(25437)
重点(20084)
编号(19852)
(19760)
(18907)
(18803)
国家社会(18049)
计划(18031)
科研(17865)
创新(17789)
教育部(16777)
(16770)
期刊
(51106)
经济(51106)
研究(32556)
学报(25178)
(24141)
科学(21048)
大学(18295)
中国(18105)
学学(17945)
(17653)
(15375)
金融(15375)
农业(15257)
管理(15098)
经济研究(10114)
财经(9818)
(8354)
业经(8302)
(8215)
问题(7346)
技术(7230)
业大(7087)
(6524)
商业(6234)
农业大学(6201)
技术经济(6020)
(5915)
科技(5908)
统计(5771)
(5596)
共检索到163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杰  张厚明  
当信贷对那些禀赋较少的当事人是完全可获取时,再分配对长期增长无影响。当信贷不可得时,再分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越高,越容易刺激穷人掠夺富人的财富,并牺牲了总的投资与增长。恰当的再分配政策设计可以有利于禀赋少者并促进总的产出,并使社会朝着增长与和谐的方向努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章曦  叶阿忠  
本文在考虑经济均衡和政策均衡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世代交替模型的两阶段模型,研究了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之间以及它们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短期:(1)随着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增长率的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提高。(2)当再分配系数增加的时候,国民收入增长率下降,即再分配程度和经济增长率负相关。(3)收入差距越小,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利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SVAR模型,分析长、短期经济变量间相互影响,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得到了证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燕燕  姜明惠  
文章使用42个国家1966-2005年高质量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从时间和截面二维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和中期不平等和增长正相关,即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楠  顾海  
文章利用VAR和SVAR模型对政府的财政收入再分配政策与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是:(1)财政收入分配的滞后效应(长期效应)与基尼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VAR分析);(2)财政收入分配政策的短期波动效应结果不确定,具体取决于社会福利支出与个人所得税的力度(SVAR分析)。这一结论支出并不是政府的所有出于良好愿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总是有益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在给定均值和基尼系数的一般性约束条件下,本文得到了定义于有限区间上的社会福利函数、最优收入分布和最优税率结构,找到了收入低于平均值的概率与帕累托指数和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根据常相对风险厌恶和常绝对风险厌恶偏好对应的最优分布——帕累托分布和指数分布,对社会上出现的"被平均"现象给出了理论解释,弄清了"二八现象"发生的条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修磊  
本文从地位寻求角度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CFPS微观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社会地位高的家庭的炫耀性消费对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有显著的示范效应,且家庭的社会地位等级越高,攀比动机越强烈。(2)收入不平等显著降低了中、低地位等级的家庭的消费。(3)地位寻求拉动的主要是地位性消费,而收入差距扩大则主要抑制了非地位性消费。(4)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与信贷约束有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宇  刘穷志  
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估模型,使用个人所得税面板数据,估计了个人所得税系统1997年到2006年的再分配功能。研究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呈现出累退性,它在扩大可观测总收入不平等和净收入不平等的同时,对以消费基尼系数近似表达的真实不平等也存在一定的显著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在逃税的情况下,税收再分配可能增加实际收入不平等;在较为民主的环境中,税收再分配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洪友  彭小准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微观数据,对2019年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及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减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及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以后的相关财产税进行测算,比较了税前税后的基尼系数、K指数、MT指数等。结果表明: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主要来自个人所得税,贡献度高达91.78%;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减税效应明显,但再分配效应由原政策下的11.63%下降至新政策后的6.5%,纵向公平效应由0.04下降至0.02;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仅有微弱的0.3%,而叠加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后,财产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由原来的0.35%下降至0.02%。因此,仍需进一步扩大税基,提高税负集中率,从而达到在实际减税的同时不减弱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洪东  
经济证据和经验事实支持了存在既能产生更大的经济平等,又能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状态。不平等的分配经常出现无效激励结果、使协调失灵,这样的经济要得以运转,代价巨大。相反,一个更加平等的经济体容易为低成本解决协调失灵所必须的信任和合作的形成。财富的再分配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又能促进更大的平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宋高燕  邓宏图  
本文从制度变迁视角,解构收入不平等产生的内在根源,制度变迁如何诱发政府再分配能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城乡、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内在机理,并利用29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地区市场导向下制度变迁诱发再分配机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导向下制度变迁会增强政府再分配能力。(2)制度变迁和政府再分配能力会促使城乡收入不平等缩小,但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影响则相反。(3)制度变迁具有长期影响效应,且市场化导向制度变迁长期影响更为显著,而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对缩小城乡收入不平等有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良军  童波  
随着收入不平等差距的拉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对公平与再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成本与效率条件下,针对不同的税前收入决定方法,中国被试的自利偏好与公平偏好对个体再分配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除了自利偏好,公平偏好在再分配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税前收入不平等的因素对个体的公平偏好与再分配行为有显著影响;在个体再分配偏好中,公平偏好满足需求法则,并且与效率损失之间存在权衡取舍关系;最后,再分配行为受到决策者的角色与社会特征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设计具有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穷志  吴晔  申昕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可以发现,收入不平等带来了物价上涨,收入不平等使所得税税负降低,但收入不平等与政府消费性支出无关。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有效抑制物价上涨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负,必须抑制收入不平等,但是,不能将收入不平等作为政府消费性支出的借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大千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中国CGSS数据库,利用非参数方法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并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比较两者效应大小的基础上回答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结论表明,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降低经济增长5.86%;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8.16%;因此,整体而言,收入不平等提高了经济增长2.3%,从而解释了中国经济"高增长、高不平等"并存的现象。时间趋势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相互作用的净效应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结构。地区分组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的净效应呈现递增趋势。不平等分组结果发现,由于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超过了机会不平等的负向作用,努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弱化机会不平等的负面影响,强化努力不平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国余  
收入分配不平等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重大的研究课题之一。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关收入分配的研究主要围绕着Kuznets的倒"U"假说展开,讨论倒"U"关系的存在性问题。Kuznets之后较早的一些研究结论倾向于认为倒"U"假说是存在的,但之后的一些研究则得到了与Kuznets相反,甚至与"U"型完全不同的其他形态的结论。本文重点梳理了有关收入分配随经济增长呈现倒"U"、正"U"以及"过山车"等变动形态的经典外文研究文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穷志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政策偏向是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恶性循环的决定因素。当政策偏向于穷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提高税率,扩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当政策偏向于富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降低税率,减少对穷人的转移支付。依据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针对恶化的不平等而采取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差,没能扭转不平等恶化趋势,政策偏向严重。(2)税收再分配政策偏向富人,使富人税负相对轻于穷人,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剧;偏向于穷人的转移支付多为消费券(物),导致越扶越贫。为此,需要从调整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