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5)
2023(10499)
2022(8183)
2021(7365)
2020(5987)
2019(13444)
2018(13325)
2017(26246)
2016(14464)
2015(15978)
2014(16230)
2013(15730)
2012(14164)
2011(12734)
2010(12827)
2009(12387)
2008(12431)
2007(11482)
2006(10149)
2005(9860)
作者
(41607)
(34961)
(34529)
(33137)
(22255)
(16530)
(15761)
(13285)
(13092)
(12612)
(12035)
(11742)
(11464)
(11222)
(11185)
(10748)
(10299)
(10195)
(10031)
(9930)
(8758)
(8487)
(8427)
(7923)
(7921)
(7835)
(7825)
(7773)
(7128)
(6805)
学科
(57634)
经济(57544)
管理(46742)
(44053)
(37202)
企业(37202)
方法(22906)
数学(19665)
数学方法(19496)
(18827)
(18270)
中国(17511)
(16124)
业经(14428)
(12884)
银行(12867)
(12645)
金融(12643)
(12642)
(12252)
(12107)
财务(12073)
财务管理(12045)
企业财务(11584)
(11309)
体制(10549)
(10398)
贸易(10391)
(10125)
农业(10027)
机构
大学(209368)
学院(207531)
(89005)
经济(87139)
管理(77391)
研究(71383)
理学(65558)
理学院(64878)
管理学(63869)
管理学院(63482)
中国(58745)
(47221)
(43690)
科学(40148)
财经(36652)
(35789)
(34622)
中心(33609)
(33304)
(32980)
研究所(31742)
经济学(29132)
业大(28366)
财经大学(27516)
北京(27268)
农业(26809)
经济学院(26123)
(25976)
(25449)
(25167)
基金
项目(133692)
科学(106823)
基金(100207)
研究(97533)
(87328)
国家(86655)
科学基金(74805)
社会(65029)
社会科(61821)
社会科学(61807)
基金项目(52011)
(50417)
自然(47264)
自然科(46259)
自然科学(46245)
自然科学基金(45465)
教育(45109)
(42686)
资助(40723)
编号(37905)
成果(32165)
(30825)
(30462)
重点(30199)
国家社会(28055)
(27844)
(27706)
(27584)
教育部(27033)
课题(26657)
期刊
(101886)
经济(101886)
研究(67520)
中国(44460)
(38902)
(32983)
学报(32573)
(31740)
金融(31740)
管理(31245)
科学(30046)
大学(25609)
学学(24280)
农业(20589)
教育(20422)
财经(19936)
(17068)
经济研究(16399)
技术(15936)
业经(15675)
问题(13713)
(11058)
理论(10822)
(10572)
(10313)
国际(9955)
现代(9556)
实践(9485)
(9485)
技术经济(9276)
共检索到326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永建  徐巍  蒋德权  
本文将视角聚焦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重点研究金融抑制对银企信贷契约的异化。研究发现,在金融抑制背景下银企之间存在以留存贷款为表现的隐性契约,用以帮助银行在满足管制要求的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隐性契约的发生与否会随着货币政策、企业特征等因素的改变而有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利率变相市场化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则发现,这一隐性契约对企业价值产生了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章铁生  李翔  
本文从我国法律环境薄弱的转型制度环境出发,将管制视为法律机制欠缺的衍生机制,从理论上分析了管制权力可能外溢,构成隐性契约。以我国IPO遴选管制权为例,本文认为,证券管制机构在各地区间分配IPO资源时,会考虑各地区上市公司发生丑闻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证券管制机构的这一做法,并无明文规定,属于管制权力的外溢效应,这是一种无形的游戏规则,事实上形成了隐性契约。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理性,会做出履行与否以及履行多少的对策。上述分析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本文为理解转型经济中的政府管制作用、契约形式和投资者保护提供了新的发现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淑琴  
本文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信息透明度对信贷契约以及不同期限信贷契约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契约和不同期限的契约都能够抑制管理者在职消费的代理成本,长期贷款契约的抑制作用更大。在提高公司绩效方面,信贷契约和短期信贷契约都显著降低公司绩效,长期信贷契约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信息透明度能够改善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信息透明度能够降低信贷契约和短期信贷契约对公司绩效的侵蚀作用,信息透明度能够显著增加信贷契约和长期信贷契约对管理者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旭旦  丁俊锋  
文章通过对江西定南县利率改革试点进行个案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如何构造信贷市场资金价格形成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文涛  张朋  
本文基于默顿(Merton)期权定价公式,创新性地构建政府隐性担保指标,并以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剖析政府隐性担保对信贷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隐性担保提升了信贷数量配置效率以及信贷价格配置效率,前者在高盈利企业中更为明显,后者在高盈利、低成长以及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从纾解企业"融资难"视角看,政府隐性担保掣肘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从改善企业"融资贵"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可以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据此,在经济遭受负面冲击的时期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能够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随着经济全面复苏以及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可逐步弱化政府隐性担保,以使市场在信贷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国辉  杨丽红  
本文选择2010-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中发生金融机构贷款事件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政府干预、会计稳健性等贷款契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政府干预程度下会计稳健性与贷款契约关系的变化。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与贷款金额之间显著正相关,与贷款利率之间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与贷款金额之间显著正相关,与贷款利率之间显著负相关;政府干预程度抑制了会计稳健性对贷款契约的正面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中建  
学生贷款中的“隐性补助”赵中建学生贷款作为政府对大学生进行财政资助的主要形式之一,现已在约50个国家中得到实施。从名义上看,大学生从政府那里获得贷款来支付他们受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费用,并在将来用其收入来偿还这笔贷款,似乎全部承担了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雄  
利率市场化只是影响利率的一个因素,利率最终的走势还是要取决于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了解存贷款利率的变动过程对研究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利率分析模型,研究了在受到管制和完全放开两种情形下的存贷款利率均衡。结果表明:我国资金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利率弹性都比较小,存款利率放开将导致存款利率迅速上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市场分割状况将改善,私人部门贷款利率将趋于下降,公共部门贷款利率将趋于上升。未来应积极关注存贷款利率走向变动带来的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莹  
2012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大。我国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将产生一系列效应,贷款利率放开的短期冲击小,长期将有利于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激发创新动力,促进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加强信贷市场与金融市场联动,促进双轨制并轨。本文还分析了当前利率市场化面临的环境和应做的准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下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展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国松  
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探索稳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阶段———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本文从效率与风险出发,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对现行公布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指出现行已公布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高风险性和低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与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淳  荆新  廖冠民  
本文主要从信用贷款视角研究我国国有公司是否以及缘何具有信贷优惠。以2003-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进行研究,发现:(1)国有公司的信用贷款比例显著高于民营公司,二者的差异平均大约为9%;(2)当公司高管具有政府部门任职经历时,二者的差异更小;(3)当公司的显性担保价值增大时,二者的差异并未减小。总的来说,本文结果支持我国国有公司的信贷优惠主要源于政府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干预,而与隐性担保假说不一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是我国宏观调控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持续改革的必然结果。这些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俊,秦宛顺  
Within a limited liability framework,this paper proves that interest regulation is the foundmental cause of thinequilibrium in Chinese loan market.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卫星  蒋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仅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走出去",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样面临着"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新兴市场银团贷款特征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提供借鉴。基于此,本文利用汤森路透Dealscan数据库公布的1989-2015年中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南非、泰国、菲律宾10个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银团贷款数据,分析了外资银行牵头对银团贷款利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兴市场企业银团贷款中,外资银行牵头会显著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