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0)
2023(9737)
2022(8331)
2021(7251)
2020(6253)
2019(14295)
2018(13957)
2017(27089)
2016(15117)
2015(16644)
2014(16669)
2013(16627)
2012(15539)
2011(14042)
2010(13943)
2009(12810)
2008(12581)
2007(11435)
2006(9662)
2005(8448)
作者
(47139)
(39592)
(39452)
(37579)
(24799)
(19260)
(17946)
(15678)
(14716)
(13834)
(13478)
(13084)
(12737)
(12396)
(12346)
(12301)
(12291)
(11835)
(11467)
(11348)
(10204)
(9656)
(9420)
(9153)
(8792)
(8788)
(8782)
(8587)
(8072)
(8047)
学科
(63292)
经济(63226)
管理(44833)
(41824)
(33185)
企业(33185)
方法(32418)
数学(29436)
数学方法(29228)
(17225)
(17139)
(15078)
中国(14580)
环境(14502)
(13807)
贸易(13807)
(13446)
业经(12482)
农业(11535)
地方(11273)
(11097)
财务(11084)
财务管理(11058)
(10610)
企业财务(10489)
(9894)
(9683)
(9549)
银行(9496)
(9363)
机构
大学(222368)
学院(220822)
(92728)
经济(91006)
管理(85369)
理学(74897)
研究(74372)
理学院(74065)
管理学(72852)
管理学院(72468)
中国(56608)
(49156)
科学(49031)
(45510)
业大(40446)
(40151)
农业(39583)
(39078)
研究所(36222)
中心(35440)
财经(33155)
(32267)
(30198)
经济学(29187)
北京(27785)
经济学院(26851)
(26271)
(26156)
农业大学(26111)
师范(25835)
基金
项目(155456)
科学(121216)
基金(114391)
研究(104688)
(102890)
国家(102089)
科学基金(86032)
社会(67824)
社会科(64483)
社会科学(64456)
基金项目(61977)
(61563)
自然(58270)
自然科(56937)
自然科学(56914)
自然科学基金(55947)
(52478)
教育(47333)
资助(45755)
编号(40029)
重点(35554)
(34166)
(33540)
(32725)
计划(31748)
科研(31405)
创新(30758)
成果(30451)
教育部(28542)
国家社会(28436)
期刊
(91321)
经济(91321)
研究(57375)
学报(43703)
(42722)
科学(36995)
中国(35996)
大学(31251)
(31227)
学学(30128)
农业(27826)
管理(26412)
(22436)
金融(22436)
技术(16390)
财经(16211)
业经(15519)
经济研究(15447)
(15342)
教育(14637)
(13801)
问题(12872)
(12269)
技术经济(11515)
业大(11415)
科技(11015)
商业(10981)
理论(10527)
统计(10354)
(10343)
共检索到305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  康健  颜建晔  
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对于经济发展效率以及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信贷效率的提高将对一国的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产生重要影响。金融效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不仅是重要的理论议题,更是事关中国双碳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现实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分析,研究发现:信贷效率的提升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总量,还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结合中国国情,建议政府部门应鼓励金融创新、引导银行提高绿色金融的战略地位、鼓励银行加强内部协同与外部合作,并同时加强数字化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  康健  颜建晔  
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对于经济发展效率以及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信贷效率的提高将对一国的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产生重要影响。金融效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不仅是重要的理论议题,更是事关中国双碳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现实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分析,研究发现:信贷效率的提升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总量,还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结合中国国情,建议政府部门应鼓励金融创新、引导银行提高绿色金融的战略地位、鼓励银行加强内部协同与外部合作,并同时加强数字化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彦军  曲迎波  郑天恩  
绿色信贷是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金融工具。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绿色信贷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不仅能够促进本地二氧化碳减排,而且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二氧化碳减排,即绿色信贷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本地—邻地”效应。即使变更估计方法、替换解释变量、引入新的空间权重矩阵和解释变量滞后项,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绿色信贷通过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提高本地和周边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这些地区的碳减排。研究结论为理解绿色信贷的碳排放效应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有效发挥绿色金融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鸿卫  
导致信贷配给现象的原因有利率上限管制 ,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利率上限条件下的信贷配给会导致信贷市场低效率 ,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则是帕累托改进。通过信贷配给的效率分析可得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相关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  臧日宏  
采用MIX统计数据对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中国NGO小额信贷机构双重目标的实现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两个代表性机构,分别是中和农信、美慈基金中国小额信贷项目PATRA。通过6个指标的评价对比,分析得到所有制形式对NGO小额信贷机构的财务绩效方面无显著影响,但在社会绩效方面,外资机构更加注重小额信贷服务的深度,中资机构更加关注小额信贷服务的广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靖  
碳排放约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一环,也是打造无碳产业、提升物流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选取2015-2020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约束对物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碳减排政策不利于物流效率提升;市场激励型碳减排政策能够有效提升物流效率,并对其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异质性视角分析看,命令控制型碳减排政策不利于三大地区物流效率提升,且对东部地区的阻碍作用要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市场激励型碳减排政策有助于提升三大地区物流效率,且影响效应呈“东-中-西”阶梯递减趋势。基于此,提出建立激励型碳排放管理体系、因地制宜制定碳排放约束政策、统筹发展物流新业态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杰琦  韩颖  林洪  
在Antweiler分析框架基础上,引入FDi技术溢出、自主技术创新及对外资技术的吸收能力三种影响环境质量的技术因素,将FDi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分解为规模、结构及技术溢出效应,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同时通过不同的样本、工具变量策略和估计方法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无论从全国还是高排放区域来看,FDi降低了工业CO2排放效率,但有利于提高低排放区域的工业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测算表明这是由不同地区FDi的规模、结构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之间的强弱关系所导致。此外,目前中国外资利用水平与以环保为目标的最佳水平之间尚有差距。以上结果意味着应引进掌握环保技术的外企,推行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健  吴成霞  张吉辉  
研究产业结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对寻找减排途径、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我国三次产业和生活消费进行碳排放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并利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三次产业、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的关系;然后计算出1995—2009年间的三次产业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分析三次产业、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的关联度。旨在揭示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指出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成友  李锐  曹守峰  
本文采用1979—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划分六大区域考察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信贷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691,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各区域农业技术效率差别显著,东北地区最高(0.940),而中南地区最低(0.662);整体上农业信贷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从各区域来看,东北、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亦是如此;而华北和华东地区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桂芳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高校信贷资金的利用效率:一是制度因素;二是国家客观指导不到位;三是高校管理理念的陈旧;四是高校内部管理不到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邢毅  
本文基于“碳排放强度”的分组思路,分别建立低碳发展区域和高碳发展区域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信贷投放的面板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上述三者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信贷投放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低碳发展区域和高碳发展区域存在显著差异。(2)低碳发展区域的信贷投放和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存在着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而高碳发展区域的这一现象并不显著。(3)信贷投放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表明金融机构较好地执行了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了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洪瑞  吴平  
绿色信贷通过优化资金配置,调节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对降低碳排放进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绿色信贷、碳排放与环境监管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对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环境监管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考察绿色信贷降低碳排放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绿色信贷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环境监管在绿色信贷对碳排放的抑制效应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在空间溢出效应中只有政府环境监管具有调节作用,而公众环境监管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绿色信贷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抑制碳排放。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绿色信贷抑制碳排放的理论分析,为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和发挥环境监管作用从而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秦志华  林莹  吴畏  王冬冬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能够取代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组织的作用吗?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数据网贷为样本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从信贷软信息作用机理的角度得到了否定结论。研究发现:(1)数据网贷面临软信息处理困难,只能通过人际沟通来解决。(2)人际沟通不仅传递信息而且生产信息,可以促进非标准化公认信息的产生。(3)非标准化公认信息是一种共享默会知识,直接促进并通过理性分析促进信贷合作。(4)由于理性分析建立在非标准化公认信息基础之上,因此以理性分析为基本方法的信息技术系统不能取代承载非标准化公认信息的人际沟通系统。在上述发现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网络信贷的软信息作用机理模型,刻画了从个体经验差异性出发到合作意愿真实性的不同路径。研究指出,人际沟通中形成的非标准化公认信息只能存在于一定人际关系结构中,难以完全硬化和通过公开渠道传递,是信贷软信息的本质特征。本文深化了对信贷软信息的认识,从知识分散性的理论视角做出了进一步探讨。给出的实践提示是:商业银行内部和银企之间的人际沟通系统,作为非标准化公认信息的载体,是促进银行信贷发展的组织资源,不能被网络信贷技术取代。与此相应,商业银行发展网络信贷的优势,是利用网络技术改进非标准化信息即软信息的获取、利用与开发,从而提高而不是取消客户关系与组织人事系统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晶  
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产业集聚依旧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既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能够有效扩大内需。因此,本文利用2010-2018年我国29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就产业集聚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各地区推进产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得出:从全国层面来看,制造业集聚(MA)与共聚(CoA)会对城市经济效率造成抑制作用,服务业集聚(SA)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从区域层面来看,制造业集聚(MA)对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经济效率都会造成抑制作用;服务业集聚(SA)对东部和西部城市经济效率会造成抑制作用,但对中部城市经济效率会带来推动作用;共聚(CoA)对东部城市经济效率会造成抑制作用,但对中部和西部城市经济效率会带来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玮  苗建军  杨晶  
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地非农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为了缓解农地非农化导致的温室效应,提升它的利用效率是可选择的途径之一。建立结合DEA技术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出1999-2010年全国28个省区市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城市非农用地动态效率值;再利用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城市非农用地生态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①加入碳排放约束条件后,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城市非农用地的生态效率相近,区域之间没有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的必要性;②非农用地的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非农用地利用强度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与开放度是负向关关系,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不确定,与城市的创新能力无直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