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4)
2023(9833)
2022(8223)
2021(7377)
2020(6037)
2019(13695)
2018(13216)
2017(26562)
2016(13959)
2015(15081)
2014(15265)
2013(15135)
2012(14351)
2011(13162)
2010(13645)
2009(12782)
2008(12336)
2007(11198)
2006(10231)
2005(9546)
作者
(40433)
(34208)
(34004)
(32565)
(22006)
(16193)
(15262)
(13031)
(12910)
(12415)
(11920)
(11221)
(11074)
(11044)
(10985)
(10499)
(10082)
(9910)
(9766)
(9557)
(8698)
(8337)
(8202)
(7944)
(7931)
(7686)
(7579)
(7244)
(7024)
(6703)
学科
(80299)
经济(80240)
管理(40446)
(38381)
(29693)
企业(29693)
方法(27360)
数学(24723)
数学方法(24469)
地方(19283)
中国(17819)
(17254)
(16975)
(14419)
业经(14092)
地方经济(13247)
(12678)
(12539)
贸易(12531)
(12147)
农业(11901)
(11369)
金融(11369)
(11098)
银行(11086)
(10901)
(10628)
环境(10366)
(9277)
财务(9260)
机构
学院(207509)
大学(205533)
(103113)
经济(101261)
管理(77527)
研究(75473)
理学(66203)
理学院(65492)
管理学(64547)
管理学院(64141)
中国(59266)
(47525)
科学(42123)
(41517)
(37988)
财经(37275)
经济学(34173)
中心(34130)
研究所(34103)
(33904)
(32827)
(32271)
经济学院(30548)
财经大学(27590)
(26777)
业大(26704)
北京(26130)
(25321)
农业(25240)
师范(25105)
基金
项目(131556)
科学(105365)
基金(98478)
研究(96066)
(85486)
国家(84809)
科学基金(73110)
社会(65300)
社会科(62212)
社会科学(62199)
基金项目(50409)
(49919)
自然(45559)
自然科(44578)
自然科学(44567)
自然科学基金(43811)
教育(43152)
(41657)
资助(41410)
编号(36502)
(30119)
成果(30106)
(29734)
重点(29518)
国家社会(28092)
(26906)
(26418)
教育部(26301)
课题(25901)
人文(25763)
期刊
(119917)
经济(119917)
研究(70461)
中国(38372)
(36021)
管理(30400)
(29950)
学报(28751)
(28538)
金融(28538)
科学(27527)
大学(22325)
经济研究(21516)
学学(21496)
财经(19844)
农业(19326)
(17205)
技术(17033)
业经(16837)
教育(16101)
问题(15108)
(12998)
技术经济(12126)
国际(11369)
统计(11335)
世界(10934)
(10229)
商业(9716)
(9563)
经济问题(9466)
共检索到325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成晓  马丽娟  
本文从银行贷款的角度出发,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对1992-2008年间的信贷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分别进行总量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和通货膨胀路径均有明显的三区制特征;各区制的持续期、转移概率均存在非对称的特点;信贷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在各区制的同期相关系数明显不同,并且表现出结构性变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小安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了银行信贷冲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效应,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经济周期下微观经济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明月  李海央  
文章通过102维宏观经济数据集构建更具科学性的FAVAR模型,以两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估计并测算2007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传导关系,结果显示:消费信贷政策正向影响经济增长水平质量;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过程质量存在部分负面影响;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方式质量为正向影响;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效应在3年内完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明  
本文基于1992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数据,运用LM检验和t检验,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阀值效应”,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阀值”处于-0.08~-0.05之间。同时,研究得出1998年前我国货币政策的阀值为-0.09~-0.03,1998年后为0.002~0.026,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减弱。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和“阀值”的存在是由于微观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导致的,“阀值”和“阀值效应”的存在反映了信贷配给的强弱程度,“阀值”因此也可以用作度量信贷配给程度的指标,它间接地反映了信贷市场的完善程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满向昱  宋彦蓉  郑志聪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其对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影响效果的精准测度。为此,本文利用经济增长及财政收支1992年至2013年的月频数据,运用STVAR模型及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法从多个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财政政策不论是在财政政策类型角度下还是不同经济增长状态角度下均对产出存在非对称影响,据此提出重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相机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注意宏观调控的稳步推进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海央  朱明月  
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基本指标权重测度不同维度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构建FAVAR模型并采用Bayesian视角下基于Gibbs抽样的联合似然法进行估计,最终测算2007年第1季度至2017年第4季度期间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传导效应,结论认为:第一,中国的经济稳定指数、结构优化指数、创新驱动指数、资源环境指数、民生改善指数呈周期波动中上升趋势,经济安全指数和产业升级指数呈平稳上升趋势,质量效益指数呈下滑趋势;第二,消费信贷政策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切实存在;第三,经济安全指数、结构优化指数、产业升级指数和民生改善指数对于消费信贷政策的传导反应周期较长;第四,总体上消费信贷政策对经济稳定指数、经济安全指数、结构优化指数、产业升级指数、资源环境指数和民生改善指数存在正向促进效应,对质量效益指数和创新驱动指数存在负向阻滞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自力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储蓄增长、信贷扩张与货币过量投放之间传导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银行资金来源构成中储蓄地位的演变,储蓄存款的增长与波动对银行贷款、进而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与收缩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保持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对于遏制信贷扩张和货币过量投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分析,作者提出了促进储蓄稳定增长,遏制货币过量投放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路  
本文首先建立并分析了一个Monti-klein银行产业组织模型,并论证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有着非对称影响。然后构建并分析一个贷款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模型,证明了连续的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了信贷市场上企业规模的分布。最后从商业银行经营角度出发,论证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中享受优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中小银行可能在金融业务创新方面进一步落后于大银行,并且在未来面临更大的流动性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虹  
文章以1996-2012年的相关季度统计数据,运用STR模型和LM统计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及地区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特性,即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同时,这种不对称性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运行存在不同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曹海军  王福岭  
本文重点研究了市场经济效率在信贷政策发挥作用时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我们以市场经济效率和信贷效率为变量构建了理论模型,本文认为是信贷与市场两方面共同促进了经济发展。当市场经济效率较低的情况下,信贷的作用则难发挥积极作用。基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本文的结论:市场和信贷两者的结合更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发现,市场经济的改革能促进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市场经济条件较弱的情况下,信贷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东部地区由于市场条件较为完善,信贷能发挥积极作用。中部作用则介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本文呼吁各省市需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东  周亚虹  
近年大量文献考察了住房市场"财富效应",但大都忽视了"财富效应"非对称性问题。文章建立一个理论模型说明"财富效应"非对称性的发生机制,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不同类型的消费支出其"财富效应"的方向不确定,但大都具有一定的非对称性,即当房价较低时,大部分家庭的信贷约束束紧,此时房价上升对消费的影响较大;当房价较高时,大部分家庭的信贷约束没有束紧,此时房价上升对消费的影响较小。文章结论对进一步探明房价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和房地产调控的宏观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庆芳  
房地产兼具实物资产和虚拟资产双重属性,从而与经济增长和信贷市场扩张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基于房地产双重资产属性的视角,对房地产价格、经济增长和信贷扩张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并构建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三者之间的长期和短期的互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房地产价格、经济增长与银行信贷扩张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成立,房地产的"货币创造"功能和"金融加速器"效应已经显现,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变动引起的银行信用风险和经济增长风险;而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扩张的长短期作用机制尚未形成,房地产市场运行相对健康平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桂荷发  
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本文揭示了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相互关 系以及信贷扩张作用于资产价格的机理,其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必须与审慎监管政策协调配合,货币政 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审慎监管政策应该关注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扩张的规模、速度以及信贷质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劼  
现有关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非对称性的研究没有实证检验非对称性是否只存在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也没有实证检验巴塞尔协议是否影响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因此,试图从三个方面探索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影响:首先,研究同一货币政策对两类银行的贷款供给的影响;其次,比较两类货币政策对同类银行贷款冲击的单独效应;最后,比较巴塞尔协议实施前后银行贷款的变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五六  
采用门槛Feder-Ram模型研究我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现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国防负担"门槛结构下的非对称关系,形成了"国防负担"较重(1954-1981年)与较轻(1982-2010年)两个区域。劳动力、投资要素是两区域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国防支出显著性的正外部性、负规模性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国防负担"较轻区域逐渐变得不显著。现阶段适当提高"国防负担"、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会有助于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