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9)
- 2023(16361)
- 2022(13513)
- 2021(12407)
- 2020(10448)
- 2019(23512)
- 2018(22913)
- 2017(44941)
- 2016(24263)
- 2015(26366)
- 2014(25828)
- 2013(25661)
- 2012(23793)
- 2011(21166)
- 2010(21730)
- 2009(20582)
- 2008(20178)
- 2007(18208)
- 2006(16150)
- 2005(14740)
- 学科
- 济(105218)
- 经济(105105)
- 业(98246)
- 企(87783)
- 企业(87783)
- 管理(83998)
- 方法(48733)
- 数学(39934)
- 数学方法(39624)
- 财(34760)
- 农(33049)
- 业经(32860)
- 中国(29412)
- 融(29235)
- 金融(29235)
- 银(27549)
- 银行(27512)
- 行(26521)
- 务(25203)
- 财务(25170)
- 财务管理(25136)
- 制(24748)
- 企业财务(24006)
- 农业(23945)
- 贸(20804)
- 贸易(20790)
- 易(20284)
- 策(20077)
- 技术(19963)
- 地方(19803)
- 机构
- 学院(348125)
- 大学(341996)
- 济(151533)
- 经济(148753)
- 管理(140015)
- 理学(120568)
- 理学院(119435)
- 管理学(117831)
- 管理学院(117195)
- 研究(111610)
- 中国(94634)
- 财(73436)
- 京(69612)
- 科学(65115)
- 农(64404)
- 财经(58434)
- 所(55828)
- 中心(53728)
- 经(53236)
- 江(53122)
- 业大(51898)
- 农业(50788)
- 研究所(50287)
- 经济学(46784)
- 财经大学(43445)
- 北京(43067)
- 经济学院(42564)
- 州(42307)
- 商学(40521)
- 商学院(40174)
- 基金
- 项目(227946)
- 科学(181396)
- 基金(169407)
- 研究(163553)
- 家(147798)
- 国家(146473)
- 科学基金(127195)
- 社会(107735)
- 社会科(102550)
- 社会科学(102526)
- 基金项目(89102)
- 省(89069)
- 自然(82960)
- 自然科(81198)
- 自然科学(81176)
- 自然科学基金(79879)
- 教育(74252)
- 划(74061)
- 资助(69931)
- 编号(63629)
- 部(51052)
- 重点(50849)
- 创(50501)
- 成果(50474)
- 发(48911)
- 业(47768)
- 创新(46495)
- 国家社会(45128)
- 教育部(44205)
- 科研(43991)
- 期刊
- 济(165161)
- 经济(165161)
- 研究(100519)
- 中国(64245)
- 财(59597)
- 农(59347)
- 管理(55866)
- 学报(52996)
- 融(52237)
- 金融(52237)
- 科学(49693)
- 大学(40556)
- 学学(39116)
- 农业(38962)
- 财经(30343)
- 业经(28706)
- 技术(28633)
- 经济研究(27028)
- 经(25959)
- 教育(25867)
- 业(22865)
- 问题(21529)
- 技术经济(19098)
- 贸(18455)
- 商业(17214)
- 现代(16800)
- 国际(16459)
- 世界(16187)
- 理论(16105)
- 财会(16068)
共检索到522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冉渝 王秋月
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节点,在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产业结构的资源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政策的实施为事件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对该类型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受信贷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有息债务融资规模显著上升,融资成本显著下降。同时构建“短贷长投”指标,发现信贷政策显著抑制了该类型企业的融资期限错配现象。但是,引入地区产业政策调节变量后,该类型企业存在过度融资现象。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政策能够有效地结构化配置资源,改善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融资行为。然而地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叠加导致了资源优化配置的负效应。
关键词:
信贷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融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昌兵 余梅丽 华丽香 王子敏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表明,研发投入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发现,研发投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存在融资结构双重门限效应。当融资结构水平低于第一门限值和介于两个门限值区间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改善财务状况,但改善效应随融资结构水平提高而显著下降。当融资结构水平大于第二门限值时,研发投入增加会显著增加财务风险。采用替换变量法和滞后一期法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证明上述结论成立。在异质性检验中发现,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融资结构门限效应不尽相同,即有双重门限效应和单一门限效应之分。在不同融资结构水平下,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财务风险影响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据此,给控制或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因研发投入而引发的财务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杨勋 周浩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我国569家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于企业合作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主要在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中显著,其合作创新效应存在“强-强”合作或“强者主导”的特征;基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的合作创新驱动效应与企业所处省份的市场化程度之间呈现互补关系,政策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省份更强。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 企业合作创新 专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晨 李理 李博欣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普遍偏低,而ESG理念的兴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赋能提供了新的机遇。选取我国2011~2021年143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为样本,采用系统GMM方法,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并探讨产权性质和外部环境对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表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有积极影响,该积极影响主要由公司治理(G)所驱动且具有滞后性;随着时间的推移,ESG表现会对创新产出产生积极作用,进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从长远来看,ESG表现通过提高创新产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提升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而产品市场竞争并未充分发挥其外部治理效应,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ESG表现通过创新产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会被弱化。本文拓展了ESG表现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作用机理的研究,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效率并以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斌斌 黄耀谷
"优惠风险权重"政策旨在通过对小微企业贷款计提更低风险资本权重引导商业银行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比例。在理论分析政策生效适应性条件基础上,文章以15家大中型商业银行2009—2016年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惠风险权重"政策实施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并未明显上升;当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回报率越低时,越有利于该政策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优惠风险权重 小微信贷 融资约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果平 姜铭哲 王卫星
从企业创新出发,将2012年正式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作为基本事件进行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两高”(即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在一定层面上抑制了“两高”行业的债务融资,压缩了“两高”行业的创新空间。同时,在股权性质分样本检验中,绿色信贷政策对非国有“两高”企业的创新影响更显著而对国有“两高”企业创新影响并不明显;在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的约束效应中,国有企业的抑制成效更为显著。将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创新、债务融资结合起来,拓宽了绿色信贷政策的研究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阳阳 王冬梅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实现创新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8~202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政府补贴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东、中、西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最强,而对生物技术行业及东北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果呈下降趋势;机制检验发现,政府补贴主要是通过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对于制定更加具体的补贴政策,最大限度地提高战略性新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中胜 罗正英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4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非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企业家的财富集中度和风险厌恶程度对企业信贷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分析了其影响程度和原因。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财富集中度未能向信贷市场传递高控制权收益的信号;企业家风险厌恶程度也未能证实与债务融资比例具有显著性关系,这意味着中小企业较大规模的投资主要源于股权融资。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企业家异质性特征在我国现有资本市场管理体制下,尚未成为信贷融资可获性的重要条件,而不利于提高信贷融资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青松
根据国家政策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逐步培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芳 于海婷
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实施精准化的绿色信贷政策对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7—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数据,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路径及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挤出效应,且其作用路径存在差异性。具体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抑制了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资本投资作用于成熟期的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此外,企业所有权、企业环保社会责任能够负向调节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效果,而银企污染信息对称程度则可以正向调节绿色信贷政策的抑制效应。本研究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验证了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对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邬丹 罗焰
本文以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电力能源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企业市场地位对企业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融资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被解释变量Credit与解释变量MP以及控制变量SIZE﹑EBIT﹑LIQ﹑CFO、SBA以及SBA*M P的线性回归模型,去寻找他们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关键词:
银行信贷融资 市场地位 商业信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恒松
融资难、融资贵是束缚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主要根源于资金供给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的矛盾。银行信贷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首选,在银企间金融资源供需失衡、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需要强有力的信贷政策加以调控和引导。文章梳理了监管部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通过分析政策特点、评价政策效果,从强化政策落实、破除信用隐忧、实施信贷分类、成立专职金融机构、出台无还本续贷细则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以期达到提高获贷能力、缓解首贷难、提高融资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痼疾。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 信贷政策 政策效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宁金辉
借助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租赁的影响。结果发现:绿色信贷政策会使重污染企业增加融资租赁规模。进一步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显著减少了重污染企业的长期银行贷款,使其不得不选择融资租赁的方式来弥补长期资金缺口。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规模大、融资约束低的重污染企业,绿色信贷政策对规模小、融资约束高的重污染企业融资租赁的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融资租赁 企业规模 融资约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邬丹 蒋敏
本文以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电力能源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企业市场地位对其经营性融资中的银行提供的短期和长期借款的影响力。通过建立被解释变量BankAccess与解释变量MP以及控制变量SIZE、EBIT、LIQ、CFO的线性回归模型,去寻找各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在研究中发现,各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借款都会向市场地位高的企业集中。
关键词:
经营性融资 市场地位 银行借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献兵 马福春 魏妍 谢婉芸 李柏润
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分析了信贷市场是否存在“碳泡沫”。结果表明,在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前,银行未充分考虑高污染企业可能面临的资产风险,未对其进行显著的歧视性定价,导致信贷定价存在“碳泡沫”;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银行向高污染企业增加贷款利差,具有显著的融资惩罚效应;绿色信贷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不同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