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3)
2023(16144)
2022(13892)
2021(13196)
2020(10985)
2019(24962)
2018(24729)
2017(47923)
2016(26247)
2015(29490)
2014(29495)
2013(29282)
2012(27191)
2011(24313)
2010(24577)
2009(22644)
2008(22273)
2007(19678)
2006(17646)
2005(15476)
作者
(76107)
(63570)
(62699)
(60117)
(40285)
(30403)
(28399)
(24732)
(24092)
(22846)
(21484)
(21402)
(20124)
(20083)
(20009)
(19373)
(19008)
(18832)
(18274)
(18035)
(15927)
(15660)
(15445)
(14759)
(14341)
(14225)
(14071)
(14062)
(12951)
(12579)
学科
(103850)
经济(103736)
(79525)
管理(75535)
(57266)
企业(57266)
(49507)
方法(43528)
数学(38104)
数学方法(37633)
(35532)
农业(32821)
中国(28765)
业经(25885)
地方(24146)
(22595)
(22383)
(19097)
贸易(19090)
(18579)
(18544)
财务(18478)
财务管理(18419)
企业财务(17483)
(17374)
(16874)
银行(16820)
技术(15965)
(15954)
理论(15901)
机构
学院(367846)
大学(366085)
(148453)
管理(145397)
经济(145187)
研究(126289)
理学(125813)
理学院(124490)
管理学(122379)
管理学院(121742)
中国(98011)
科学(78999)
(77859)
(77741)
(73166)
(64419)
业大(60876)
农业(60108)
中心(58717)
研究所(58286)
(56463)
财经(54858)
(49978)
北京(48634)
(47612)
师范(47138)
(45403)
(44571)
经济学(43017)
(41043)
基金
项目(250297)
科学(195985)
研究(183927)
基金(180804)
(157927)
国家(156533)
科学基金(133691)
社会(114774)
社会科(108383)
社会科学(108352)
(98744)
基金项目(95692)
自然(87202)
自然科(85127)
自然科学(85106)
自然科学基金(83573)
教育(83104)
(82439)
编号(76168)
资助(74481)
成果(62142)
重点(55947)
(55371)
(54213)
课题(52033)
(51865)
创新(48336)
科研(47772)
教育部(46878)
国家社会(46509)
期刊
(168313)
经济(168313)
研究(111253)
(77053)
中国(75903)
学报(60845)
(57192)
科学(55183)
农业(51956)
管理(50245)
大学(46445)
学学(44045)
(40053)
金融(40053)
教育(39536)
业经(31334)
技术(30328)
财经(26247)
(25153)
经济研究(25058)
问题(22667)
(22321)
(19278)
科技(17760)
理论(17745)
技术经济(17571)
图书(17543)
现代(16697)
业大(16628)
世界(16546)
共检索到556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王敏  
本文结合山东省信贷、财政政策支农的实践,归纳分析了当前财政、信贷政策在服务三农方面协调配合的基本方式及运行现状,并对当前两政策的协同效果进行了评估,由此廓清了当前财政与信贷支农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改进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配合模式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玮  曹景林  
单一的绿色信贷政策或环保财政政策在促进环境治理、产业升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首先在阐述绿色信贷政策和财政政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二者可能的政策协同渠道。然后,利用2007—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绿色信贷与环保财政政策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是否存在协同效应,并对有可能增强二者协同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与环保财政政策存在显著协同效应,并且绿色信贷与税收政策的协同效果优于其与支出政策的协同效果,而金融发展水平能够显著促进绿色信贷与环保财政政策协同。此外,考察了政策协同与单位能耗及单位污染排放的关联性,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与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实证考察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发挥的财政政策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有利于减贫,但部分贫困县域的减贫效应并不显著;非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减贫效应明显高于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财政政策显著抑制了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发挥,且贫困程度越深的县域,抑制作用越大,即两者尚未形成有效协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炜  娄依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工具,两者各具所长,运行时需要合理搭配,相互取长补短。这个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在中国,无论官方还是学术界对此并不陌生。不过,实际操作并不那么容易。回顾1994年以后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的表现,由于两者配合上的不协调,相当一部分政策效应在不协调中相互抵消,使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效应绩效大打折扣,我国政策协同效应绩效亟待提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司登奎  李小林  葛新宇  
如何有效促进经济稳中求进并严密防范各种风险,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以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现阶段政策部门关注的重点所在。本文在一个包含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纳入家庭住房抵押借款摩擦和银行贷款摩擦,深入探讨非常规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效果,并分别考察了非常规财政政策、信贷类宏观审慎政策及其二者协同调控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非常规财政政策能够通过降低利差维护金融稳定,但会产生道德风险和效率成本问题;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发挥“抑房价”并弱化住房贷款与非住房贷款之间挤出效应的作用,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财政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协同调控能够有效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部门并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与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配合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财政收支、货币政策与广西经济增长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选用1998年以来的广西相关经济变量年度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基于IS-LM模型实证视角,分析了财政与货币政策实施在广西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实证发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同步,但在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效果方面,货币政策的作用明显要大于财政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在广西的传导性存在一定阻碍;同时分析了广西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稳定广西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立国安邦的根本,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从2003年正式拉开序幕至今已经过去八年,为了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财政实施了一系列政策。相关政策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成效如何,还存在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总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竹志奇   赵亮   焦建国  
面对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回升向好,但政策效能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研究项目体制背景下中央与地方政府投资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并分析地方自有财力异质性对协同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协同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增强中央财政投资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投资过度扩张等问题。此外,地方政府响应中央投资引导时承担的成本也会削弱协同效应。中央与地方的投资协同效应仍是财政投资政策的重要特征和优势,应该从转移支付、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和绩效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融资体制,促使其更好地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亚芬  周诗星  高铁梅  
目前中国财政支农力度逐渐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呈现出总量增加、支出形式多样化和支援目标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本文分析了中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形式、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建立了包含不同财政支农政策影响因素的农业产出模型和农民收入模型,并利用广义矩(GMM)方法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强  
近年来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信贷政策。面对信贷政策自身特性和外部环境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信贷政策在农村地区实施效应怎样?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晨  李平  王宏伟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设目标下,不同的科技创新政策叠出。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2006年推出了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政策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以及更早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成为助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关键之举。在政策创新效应机理分析基础上,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及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且政策呈现协同创新效应。(2)借助创新平台建设、政企关系改善、要素市场完善和服务环境优化等,城市政策强化了创新型企业政策的创新效应;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和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通过为企业提供政府补助、增加税收优惠和缓解融资约束等措施,呈现为协同创新效应。(3)国有企业借助自身资源基础,政策的协同创新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西部相比较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政策协同创新性更高,政策的福利性效应更强。文章从差异化政策视角分析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协同创新效应,为未来创新型政策组合设计、手段措施制定及作用效果发挥提供借鉴指导。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祥飞   韩一冰   杨威  
目的:以政策协同为视角,从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探究71个DIP试点城市政策协同情况。方法:借助文本挖掘法构建政策评价维度,利用PMC指数模型绘制政策一致性曲面图,通过相关性分析计算各城市与国家政策、同省份各城市之间政策协同程度。结果:各试点城市政策水平不一,在政策公开、核心要素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差异;在国家层面,多数城市在政策性质、管理措施、基础建设和政策评价方面与国家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政策时效、政策视角、核心要素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在省级层面,20个省份的城市均呈现出低水平完全协同、高水平紧密协同和差异化部分协同3种不同的政策特征。结论:71个DIP试点城市初步建立了政策体系,但许多城市仍存在政策缺失、协调不足的问题。未来工作应集中于推动政策制定、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各试点城市在政策实施中的协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力明  
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促进农民工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平等权利并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为此需要正确把握农民工市民化特定内涵,找出其中的难点,通过分析现行财政体制下城市政府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理清城市政府制订准入条件背后的经济动因,重新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公共支出责任,从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政策支持的角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