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6)
2023(10809)
2022(8876)
2021(8222)
2020(6912)
2019(15343)
2018(14978)
2017(29454)
2016(15438)
2015(16703)
2014(16096)
2013(15823)
2012(14429)
2011(12555)
2010(13168)
2009(12754)
2008(12810)
2007(11898)
2006(10689)
2005(9932)
作者
(40693)
(33995)
(33836)
(31849)
(21835)
(15894)
(15100)
(12775)
(12691)
(12477)
(11388)
(11231)
(11121)
(10770)
(10496)
(10300)
(10079)
(9798)
(9720)
(9710)
(8280)
(8226)
(8131)
(7828)
(7798)
(7530)
(7490)
(7483)
(6787)
(6552)
学科
(83261)
(76544)
企业(76544)
(65756)
管理(65745)
经济(65675)
业经(27910)
(25655)
(25146)
方法(24892)
技术(19875)
(19090)
财务(19076)
财务管理(19061)
农业(18973)
企业财务(18030)
(17621)
数学(17028)
中国(16921)
数学方法(16838)
(15909)
(13844)
技术管理(13632)
理论(13604)
(12667)
(12277)
贸易(12266)
企业经济(12251)
(11952)
(11908)
机构
学院(216284)
大学(207166)
(97782)
经济(96013)
管理(93586)
理学(79321)
理学院(78693)
管理学(77970)
管理学院(77543)
研究(64969)
中国(57100)
(48231)
(42185)
财经(36533)
(35762)
科学(33894)
(33065)
(32251)
中心(31299)
(30651)
经济学(28243)
(27894)
商学(27222)
商学院(26974)
研究所(26732)
财经大学(26526)
业大(26523)
北京(26505)
经济学院(25385)
经济管理(25211)
基金
项目(132907)
科学(108794)
研究(105115)
基金(97644)
(81410)
国家(80553)
科学基金(73008)
社会(69477)
社会科(66013)
社会科学(66001)
(54254)
基金项目(50966)
教育(46874)
自然(44661)
自然科(43741)
自然科学(43733)
自然科学基金(43065)
(42748)
编号(42633)
资助(38425)
(35010)
成果(33838)
(33330)
创新(31515)
(29942)
(29437)
课题(29183)
(29134)
重点(28916)
国家社会(28345)
期刊
(117807)
经济(117807)
研究(68736)
中国(46220)
管理(43117)
(41418)
(31768)
(29661)
金融(29661)
科学(24556)
业经(22411)
技术(22231)
教育(22060)
农业(21190)
学报(20681)
财经(18655)
经济研究(18204)
大学(17876)
学学(16946)
(16173)
技术经济(14330)
问题(14202)
(13577)
现代(12435)
(11980)
财会(11954)
商业(11500)
科技(11342)
经济管理(11128)
世界(10966)
共检索到344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冉渝   盛建  
企业创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以《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分析“前期帮扶”式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信贷政策有效改善了企业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银行信贷融资和股权融资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第二,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信贷政策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信贷政策显著提升了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却并未提升其创新产出,而信贷政策对小企业的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都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第三,信贷政策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企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成熟期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初创期企业及成长期企业的影响相对不明显。上述研究结果带来的启示是,信贷政策“前期帮扶”的作用方式及银行信贷筛选机制对支持企业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其产生的溢出效应有助于减少金融摩擦,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于波  
基于外部商业信用与内部环境关注的视角,利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2012年颁布的《绿色信贷指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受限制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量显著上升,且外部商业信用增加与内部环境关注提升是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两条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之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提升更明显;较之于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绿色创新效果更显著;与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企业相比,供应商集中度较低的企业绿色创新的积极性更高。总体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发挥了较强的“波特效应”,促进了受限制企业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杜金岷  杨贤宏  吴非  
现金股利政策不仅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紧密相关,也会对包括企业创新在内的企业管理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运用200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减缓是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从媒体关注度和融资约束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会对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异质化效应,结果显示:当媒体关注度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应更为明显。分属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所实施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不同专利类型的创新产出呈现差别化的偏好,而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会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企业创新促进效应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  尹菁  
绿色信贷政策旨在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为研究该政策实施能否以及如何影响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总体上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效率,特别是对过度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不足;第二,在作用机制上,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通过调整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及降低代理成本影响重污染企业的投资效率;第三,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替代性融资能力及所处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使政策实施对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论文从微观层面验证了绿色信贷政策提高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为绿色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钰  张卓  宋敬  
在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背景下,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企及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低的分样本中这种正向关系更为显著,同时绿色信贷政策在较长时间序列中均保持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第三,吸收能力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效应。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澜飚   任可歆  
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研究了《绿色信贷指引》发布所引起的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不受绿色信贷限制的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对绿色信贷限制性行业的绿色创新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指引》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主要渠道包括降低融资约束以及提升企业环保关注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环境规制力度较大地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加。因此,政府应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以此营造能够引导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的金融市场环境,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理惠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资本密集型企业环境绩效对绿色信贷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环境绩效提高”的传导机制成立。对此,提出双管齐下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因企制宜实施针对性绿色信贷政策、双线并进推动关键性低碳技术创新,以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理惠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资本密集型企业环境绩效对绿色信贷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环境绩效提高”的传导机制成立。对此,提出双管齐下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因企制宜实施针对性绿色信贷政策、双线并进推动关键性低碳技术创新,以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劲松  鲁珊珊  
文章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PSM-DID模型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可以显著提升绿色信贷限制企业创新绩效;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可以提高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信贷限制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信贷限制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及低融资约束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   夏宇  
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将城市群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城市群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群内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和绿色创新总量。基于宏微观层面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群政策通过在宏观层面减少行政垄断和政府干预,促进微观层面资金要素集聚和人才要素集聚,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探讨城市群政策的空间效应发现,城市群对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相较于单核心城市群,多核心城市群内企业绿色创新受到政策的正向影响更强。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城市群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城市群政策评价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对于优化政府制度、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章磊  王祥宇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构建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以民参军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为博弈主体构建三方博弈演化模型,通过系统分析政策支持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过程,利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不同政策及政策组合支持对民参军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对不同创新主体应采用不同组合政策支持,直接政策与间接政策对鼓励民参军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更加有效,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科研院所选择协同创新策略;政府需要采用合理的政策组合支持军民协同创新,中强度的直接与间接政策以及低强度的创新环境政策组合相较单一政策支持对民参军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更有效。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   夏宇  
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将城市群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城市群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群内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和绿色创新总量。基于宏微观层面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群政策通过在宏观层面减少行政垄断和政府干预,促进微观层面资金要素集聚和人才要素集聚,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探讨城市群政策的空间效应发现,城市群对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的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相较于单核心城市群,多核心城市群内企业绿色创新受到政策的正向影响更强。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城市群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城市群政策评价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对于优化政府制度、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何凌云  梁宵  杨晓蕾  钟章奇  
基于中国152家节能环保上市企业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信贷对节能环保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以及绿色信贷政策和环保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期和滞后一期的绿色信贷水平及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均对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绿色信贷通过研发投入促进环保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存在时滞效应。考虑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时,无论是当期还是滞后一期,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环保企业,绿色信贷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绿色信贷政策对于环保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促进作用尚未凸现,而环保产业政策的实施能显著增强绿色信贷对环保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淳棉  郭皑馨  雷倩华  姜军辉  
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理。研究发现,上市能够显著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且这一重要促进作用在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完善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相关分析也显示,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声誉是上市影响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一结论深化了对企业持续创新前因与企业上市综合效应的理解,并为正确评估上市实践对企业未来创新表现的积极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扬  陶锋  韦东明  
作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对于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创新水平提升是否发挥有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利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显著提升了以发明专利申请数度量的创新数量及以专利知识宽度衡量的创新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在企业属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和所处市场化程度更低时更为明显。影响机制发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于其能够为企业嫁接财务资源、发挥人才集聚和产学研合作效应。拓展性研究表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政策通过知识溢出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本文对国家夯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的成果,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了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