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7)
- 2023(9886)
- 2022(8205)
- 2021(7859)
- 2020(6493)
- 2019(14787)
- 2018(14250)
- 2017(29030)
- 2016(15262)
- 2015(16513)
- 2014(16214)
- 2013(16287)
- 2012(15042)
- 2011(13534)
- 2010(13499)
- 2009(12476)
- 2008(12187)
- 2007(10799)
- 2006(9345)
- 2005(8199)
- 学科
- 济(68348)
- 经济(68262)
- 业(54523)
- 农(47943)
- 管理(38924)
- 农业(32484)
- 方法(31371)
- 企(31126)
- 企业(31126)
- 数学(28892)
- 数学方法(28726)
- 业经(18240)
- 财(17853)
- 中国(16783)
- 制(14353)
- 地方(13115)
- 贸(12339)
- 贸易(12335)
- 易(12069)
- 融(11909)
- 金融(11909)
- 银(11829)
- 银行(11821)
- 行(11273)
- 收入(10853)
- 农业经济(10432)
- 技术(10419)
- 务(10327)
- 财务(10320)
- 财务管理(10291)
- 机构
- 学院(213916)
- 大学(209922)
- 济(96493)
- 经济(94919)
- 管理(85146)
- 理学(75058)
- 理学院(74397)
- 管理学(73384)
- 管理学院(72999)
- 研究(68007)
- 中国(56324)
- 农(54358)
- 财(43953)
- 农业(41444)
- 京(40653)
- 科学(38413)
- 业大(36366)
- 财经(35639)
- 中心(34591)
- 经(32951)
- 所(32699)
- 江(31001)
- 经济学(30909)
- 研究所(29511)
- 经济学院(28377)
- 财经大学(26701)
- 范(25794)
- 经济管理(25779)
- 师范(25570)
- 农业大学(25323)
- 基金
- 项目(147936)
- 科学(119009)
- 研究(111546)
- 基金(111284)
- 家(95664)
- 国家(94766)
- 科学基金(82645)
- 社会(75549)
- 社会科(71427)
- 社会科学(71410)
- 基金项目(59155)
- 省(57323)
- 自然(50619)
- 教育(50066)
- 自然科(49517)
- 自然科学(49507)
- 自然科学基金(48689)
- 划(46921)
- 编号(44675)
- 资助(44345)
- 成果(35819)
- 部(34995)
- 国家社会(32530)
- 发(32527)
- 重点(32448)
- 农(31905)
- 创(31518)
- 教育部(30522)
- 人文(30361)
- 性(30332)
- 期刊
- 济(104000)
- 经济(104000)
- 研究(60722)
- 农(59080)
- 中国(39411)
- 农业(39355)
- 学报(32399)
- 财(31731)
- 融(31399)
- 金融(31399)
- 科学(30022)
- 大学(26347)
- 学学(25447)
- 管理(25342)
- 业经(23642)
- 业(17930)
- 财经(17832)
- 教育(17150)
- 问题(15578)
- 经济研究(15404)
- 经(15226)
- 技术(15027)
- 农村(14937)
- 村(14937)
- 农业经济(13937)
- 世界(12418)
- 版(11957)
- 经济问题(11163)
- 技术经济(10230)
- 理论(9574)
共检索到308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贺立龙 黄科 郑怡君
信贷支持贫困农户脱贫作为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方式,其有效性体现为信贷支持贫困农户的精准性和助益农户生产与可持续脱贫的定向性。本文基于农户相对贫困的分层测度,采集农户信贷活动数据,从供求两个方面对信贷支持贫困农户脱贫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贷支持贫困农户的精准性与助益农户生产脱贫的导向不明显;金融信息以及学历、生计结构影响农户信贷需求,信息、亲朋关系、收入结构制约农户信贷可得性;贫困农户更依赖非正规信贷,对正规信贷有惧贷心理,正规信贷投放存在"嫌贫爱富"倾向。本文认为,设计"发展型"信贷产品,开
关键词:
有效性 脱贫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定祥 田庆刚 李伶俐 王小华
本文利用判断抽样方法,定点选取了全国15个省份较贫困地区的1156户暂时性贫困型农户为对象,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正规和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型农户都有信贷需求,且以中短期小额需求为主,但实际发生借贷行为的贫困型农户较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的贫困型农户更少,金融需求满足率极低。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年人均收入水平、固定资产价值、农业生产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在众多可能的因素中,只有家庭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的正规信贷选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闫杰 强国令 刘清娟
为了解决贫困户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特惠政策。扶贫小额信贷究竟能否达到减贫增收的目的?利用扶贫小额信贷的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OLS回归模型考察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增收的影响。研究发现,扶贫小额信贷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尤其是女性及有资金需求的贫困户贷款者的增收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增收的边际效应在减弱,这表明扶贫小额信贷的减贫作用有限。因此,还需要不断完善配套机制,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保险、加强农户技能培训等,助力扶贫小额信贷持续增效,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关键词:
扶贫小额信贷 农户增收 反贫困绩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志雄 王晓鸿 曹子坚
本文基于甘肃省X乡1033个建档立卡户的实地走访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精准扶贫信贷的影响因素,利用PSM匹配法测算贫困地区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效应,并采用Tobit模型检验在消费视角下精准扶贫信贷政策对贫困农户家庭消费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健康状况、家庭规模、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以及是否经营养殖业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扶贫信贷有显著影响;扶贫信贷对贫困农户家庭食品、交通通讯特别是对教育支出有显著影响,分别提升8.1%、19.3%、63.1%;扶贫信贷对优化农户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农户家庭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转向投资型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继续贯彻落实"信贷+"相关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撬动农村居民消费杠杆和盘活农村消费市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祖辉 刘西川 程恩江
本文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察中国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借贷行为,试图解释农户正规信贷市场参与程度低的原因。特殊设计的"直接意愿调查"保证了需求方程的因变量是可观察的,进而实现了估计效率的改进。研究发现:(1)农户正规信贷市场参与程度低既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需求方面的原因;(2)工资收入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有负的影响,而非农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有正的影响,但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点对贫困地区农户存在非农生产信贷需求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因此,在忽视信贷需求的情况下,单纯增加信贷供给可能无助于真正提高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正规贷款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西川 黄祖辉 程恩江
本文的目的是准确描述我国贫困地区农户对正规信贷的需求及其特征,并探讨正规金融机构满足农户需求的途径。在一个实现直接识别、完备分类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下,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描述和计量经济模型识别的方法来衡量农户对正规信贷的需求,并分别估计了影响农户对正规信贷需求及其规模的因素。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①运用一个概念清楚的分析框架就农户对正规信贷的需求进行识别与完备的分类;②采用改进了的二阶段的TobitⅡ模型来估计影响农户贷款需求及其规模的因素。本文并就农户的信贷需求和农信社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直接识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贺立龙 黄科
基于对农户借贷活动的调研数据,选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户的正规信贷行为和非正规信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信贷扶贫对贫困农户识别的精准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均难以实现对贫困农户的精准识别与有效供给,即无法更有针对性地惠及相对贫困者。信息显示与社会资本对信贷扶贫的精准性及成效有显著影响。非正规信贷在需求方的影响因素远多于正规信贷。相对贫困程度、商业活动收入占比对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亲戚关系"则对非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正向影响,反映出商
关键词:
信贷扶贫 精准性 惠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贺立龙 黄科
基于对农户借贷活动的调研数据,选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户的正规信贷行为和非正规信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信贷扶贫对贫困农户识别的精准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均难以实现对贫困农户的精准识别与有效供给,即无法更有针对性地惠及相对贫困者。信息显示与社会资本对信贷扶贫的精准性及成效有显著影响。非正规信贷在需求方的影响因素远多于正规信贷。相对贫困程度、商业活动收入占比对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亲戚关系"则对非正规信贷供给有显著正向影响,反映出商业信贷的"回报动机"以及非正规信贷的"人情价值"。通过鼓励贫困农户积极争取与利用正规信贷,挖掘商业信贷精准扶贫的声誉价值,强化农村诚信文化建设,引导非正规信贷资金流向发展脱贫领域,发挥政策资金信贷兜底作用,加快幸福美丽乡村的信息化建设等,提升当前信贷扶贫的精准性及成效。
关键词:
信贷扶贫 精准性 惠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艳慧
造成贫困的因素有很多,但缺乏便于致富的资金,却是普遍现象。对于我国农村的广大贫困户来说,信贷是一种获得资金最便利的方式。但是,由于我国并没有出台有关贫困户信贷的针对性措施,而贫困户借贷的实践经验也不丰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贫困户借贷出现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该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以便于制定解决贫困户借贷问题的合理措施。
关键词:
贫困型农户 农户信贷难 资金 担保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红宇 王嫒名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2018年三期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从信贷可获得性视角考察数字技术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减缓农户多维贫困,采纳数字技术农户的贫困降低了23%,缓解信贷约束是数字技术减贫的重要机制,且突出表现在正规信贷部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减贫存在"精英俘获"现象,减贫红利没有被全体农户公平共享。基于贫困维度分解发现,虽然数字技术能减缓绝对收入、生活条件、医疗、教育维度的贫困,但经由信贷可获得性的减贫效应仅体现在绝对收入维度,农户信贷需求仍以满足消费性信贷为主。因此,在激发"互联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要考虑数字红利公平共享和农户多元信贷需求等问题。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多维贫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慧贤 张月明 斯琴图雅
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与信贷的统计分析,挖掘其影响机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可得社会网络资本对信贷可能性及真实性呈显著正影响,且人情支出的作用尤其明显;户主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户主是否为党员等特征变量对信贷可能性及真实性有不同程度及方向的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为正向影响,且影响比人口数量显著;家庭总收入及承包土地影响均显著,而经营性总资产对信贷真实性呈显著正影响,但对信贷可能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广文 刘甜
从创业动机异质性的视角探究贫困地区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影响机理,结果发现:贫困地区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总体与其预期收益呈正相关关系,由于不同创业动机农户的资本积累和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部分抵消了预期收益对信贷需求的影响,生存维持型和价值实现型创业农户的信贷需求相对较大;不同创业动机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贫困地区正规信贷产品同质化严重;创业年限等创业特征对不同创业动机农户的信贷需求有差异性影响。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信贷需求 创业动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杨丛丛
一般认为,扶贫型小额信贷可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的金融约束。但是,本文对仪陇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实证研究显示,即便在信贷供给充足、贫困甄别严格的前提下,由于缺乏对贷款的有效需求,有劳动能力但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农户仍难以有效利用互助资金的贷款服务;扶贫型小额信贷仅仅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农户能否有效利用这个平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指望仅仅通过提供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即可解决贫困农户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
扶贫 小额信贷 贫困村互助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