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9)
2023(6911)
2022(5755)
2021(5198)
2020(4449)
2019(9729)
2018(9612)
2017(19008)
2016(9990)
2015(11178)
2014(10988)
2013(10644)
2012(9717)
2011(8810)
2010(8805)
2009(8606)
2008(8583)
2007(7816)
2006(7016)
2005(6739)
作者
(27693)
(23435)
(22997)
(22284)
(14762)
(10968)
(10494)
(8876)
(8702)
(8479)
(7958)
(7773)
(7532)
(7421)
(7293)
(7112)
(6905)
(6823)
(6790)
(6701)
(5885)
(5576)
(5432)
(5333)
(5295)
(5281)
(5151)
(5126)
(4647)
(4496)
学科
(39093)
经济(39014)
管理(38385)
(33077)
(29417)
企业(29417)
方法(16358)
(16291)
数学(13855)
数学方法(13716)
(13241)
(10603)
财务(10579)
业经(10571)
财务管理(10558)
企业财务(10158)
中国(9797)
(9256)
(9191)
体制(8023)
(7948)
银行(7942)
(7749)
金融(7747)
(7476)
(7354)
(6850)
贸易(6845)
环境(6814)
(6710)
机构
大学(147844)
学院(145063)
(62818)
经济(61582)
管理(58296)
理学(49765)
理学院(49313)
管理学(48729)
管理学院(48434)
研究(44971)
中国(37611)
(34652)
(29648)
财经(26985)
(24425)
科学(23896)
中心(22583)
(22507)
(21015)
经济学(20901)
财经大学(20190)
(19699)
经济学院(18848)
研究所(18514)
北京(18132)
业大(17893)
(17511)
(16909)
师范(16756)
商学(16456)
基金
项目(95473)
科学(77166)
基金(72695)
研究(72092)
(62045)
国家(61582)
科学基金(54380)
社会(49402)
社会科(46961)
社会科学(46953)
基金项目(38087)
(35488)
自然(33150)
教育(32994)
自然科(32462)
自然科学(32456)
自然科学基金(31921)
(29653)
编号(28932)
资助(28850)
成果(25107)
(24633)
(22367)
国家社会(21658)
重点(20925)
教育部(20207)
(20095)
人文(19721)
项目编号(19120)
创新(18935)
期刊
(67970)
经济(67970)
研究(45511)
(29688)
中国(28954)
管理(21804)
学报(20600)
(20283)
金融(20283)
科学(18106)
(18042)
大学(16143)
学学(15002)
财经(14532)
教育(13117)
(12386)
经济研究(11153)
技术(10873)
农业(10808)
业经(9957)
图书(9380)
理论(8973)
问题(8704)
实践(8101)
(8101)
财会(7855)
会计(7331)
(7088)
情报(6694)
(6418)
共检索到223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景麟德  李金城  顾国达  
本文重点探讨了"信贷所有制歧视"现象的微观机理。本文认为,除存在政府隐性担保、资源倾斜及对银行信贷决策进行干预等"政治关联效应"外,国有属性在企业融资过程中还具有"信息释放效应",即特殊的监管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自身的风险偏好更弱,且其所释放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两种效应使得国有企业在银行信贷决策中呈现出预期损失更低、交易成本更节约、隐性合约收益更大等特点。因此,银行最终会向国有企业提供相对更加优惠的信贷条件。本文随后的实证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确具有相对更低的债务成本,且"政治关联效应"和"信息释放效应"从不同的角度均对此现象产生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勇  
笔者基于1997年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残差效应的一阶自相关固定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综合分析了信贷所有制歧视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信贷所有制歧视具有双重效率损失,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会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剔除模型的内生性,使用了TSLS和GMM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也同样成立。消除信贷所有制歧视,营造公平、合理的融资环境将对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顾研  
以200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信贷供给通过财务柔性价值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及考虑财务柔性价值的信贷所有制歧视问题。结果发现:信贷供给对业绩的作用受财务柔性价值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柔性价值越高,信贷供给对业绩的作用越显著;对于财务柔性价值最高的企业,确实存在信贷所有制歧视问题,即同等财务柔性价值下,信贷对国有企业业绩的作用更显著,而信贷对业绩的作用在规模上无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勇  
笔者基于1997年~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残差效应的一阶自相关固定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综合分析了信贷所有制歧视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信贷所有制歧视具有双重效率损失,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会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剔除模型的内生性,使用了TSLS和GMM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也同样成立。消除信贷所有制歧视,营造公平、合理的融资环境将对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俊  连立帅  
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信贷资金配置差异包括两种:一是由于企业禀赋不同所导致的合理性差异,即禀赋差异;二是由于所有制与政府干预所造成的不合理差异,即所有制歧视。本文以我国2003~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Blinder-Oaxaca回归分解法检验了信贷资金配置差异中二者的构成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间的信贷资金配置差异主要源于禀赋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总体有效,但由于政府干预的存在,尚未取得持续性进展;在银根紧缩时期信贷资金配置差异中合理部分亦有所下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对不同所有制企业采取差别信贷政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苟琴  黄益平  刘晓光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投融资环境的调查数据,考察银行信贷资金配置中的所有制歧视问题及其变化。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察企业是否需要银行贷款和贷款的可得性两方面信息,甄别出受到信贷配给的企业,并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进一步甄别出企业自我信贷配给和银行信贷配给。样本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潜在借款者受到了信贷配给,而最主要的形式是自我信贷配给。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信贷配给差异,信贷资金配给更多的与企业自身禀赋和宏观金融环境有关。这对银行信贷决策中存在所有制歧视的论断提出了质疑。因而要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不能过度强调所有制平衡观,而应该着重改善企业的自身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忠  李殷  
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业体系背景下,中国企业在银行信贷过程中往往遭遇"所有制歧视"或者"规模歧视",从而导致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需要向银行工作人员支付非正式费用才能获得信贷资源,产生银行信贷腐败。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调查数据与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地区信贷腐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信贷腐败与企业TFP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模拟分析表明,单独消除"规模歧视"能够给企业TFP带来较大提升;而单独消除"所有制歧视",尽管会降低企业参与银行信贷腐败的概率,但却给企业整体TFP带来较小的负面影响。只有同时消除"所有制歧视"与"规模歧视",才能既促进企业整体TFP水平的提升,又降低企业参与银行信贷腐败的概率。这一结果表明,"规模歧视"对企业TFP的危害更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灵燕  
基于融资的视角,本文从我国企业面临的所有制信贷歧视现状出发,运用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所有制信贷歧视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制信贷歧视加剧了民营企业出口对于外源融资约束的依赖程度,说明我国企业在获取金融资源时的政治主从次序问题,尤其是当前基于所有制的信贷配给模式,不利于我国民营企业外融资金的获得。另外,考虑行业的外源融资依赖特征后发现,基于所有制的信贷歧视显著地限制了融资依赖程度高的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获取,改变当前的所有制信贷歧视现状某种程度上可以带来民营企业出口结构的转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靳来群  
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问题仍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然而对该两种歧视孰轻孰重的判断,前期研究并无法给出明确答案,而这关乎未来金融改革方向的选择。为此,本文通过提出相应数理模型,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别对二者所致资本错配的绝对程度和相对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无论基于绝对程度还是相对程度,规模歧视都更加严重,约为所有制歧视的2倍;并且从趋势上看,随着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所有制歧视所致资本错配程度呈明显缓解趋势,而规模歧视的缓解趋势并不明显。因此在接下来的金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来群  
在将整个经济体分为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并在部门内部企业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所有制歧视所致金融资源错配程度的分析模型,并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制造业金融资源错配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如果扭转所有制歧视所致金融资源错配,制造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将会提高50%左右;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大于东部地区;2005年之前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呈下降趋势,2006及2007年相对恶化;部门内部企业间错配导致国有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损失36.98%,非国有部门平均损失46.59%。在测算模型中,使用不同参数值所得错配程度不相同,因此,对于参数值的选取,需要审慎对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严岿  吴光俊  
将所有制歧视约束纳入科技金融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假定科技金融活动中"过去掌握的技术不会遗忘",运用Sequential-DEA-Malmquist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省域和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科技金融效率进行了估算和异质性考察。结果表明:(1)未考虑所有制歧视约束下的测算会出现显著高估,不能反映中国科技金融效率的真实水平;(2)区域层面考察发现,科技金融效率增长速度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且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提升;(3)制造业细分行业考察发现,整体科技金融效率稳步提升,但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提高,技术效率进一步改进的空间非常大,与中低技术制造业相比,中高技术制造业面临的所有制歧视约束更为严重,可能的原因是存在"双重挤出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凡强  万海远  吴珊珊  
在考虑农民工群体代际分化的基础上,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分析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面临的户籍歧视代际差异问题。研究表明,新一代城乡劳动力间的工资差异高于老一代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的不同并不足以解释代际间的城乡工资差异,户籍歧视的代际差异才是导致代际城乡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遭受的户籍歧视更为严重。对同工不同酬和所有制分割两种不同歧视形式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同工不同酬的程度还是所有制分割效应,新生代农民工都要严重于老一代农民工,但同工不同酬的程度差异是导致户籍歧视代际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工不同酬的程度差异主要来自于城镇流动人口"工资溢价"的代际差异,新一代城镇流动人口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了更多的"工资溢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兴全  曾义  吴昊旻  
宏观经济政策与行业竞争显著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文章利用2008-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结合货币政策和信贷歧视考察了公司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研究发现:(1)公司现金持有具有竞争效应,而且随着竞争对手融资约束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更加显著;(2)与宽松货币政策相比,公司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在紧缩货币政策下更加明显;(3)与政府控制的公司相比,民营公司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更强,而且在紧缩货币政策下两者差异更加显著;(4)为研发活动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是公司现金持有实现竞争效应的主要渠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文洲  冉茂盛  黄俊  
关于政治关联的文献中,都提及了政治关联能够为寻求政治关联的组织带来额外的资源,这种资源大多直接表现为经济上的好处。但这些研究并未触及政治关联的效率边界问题。本文以我国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治关联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银行业普遍"惜贷"的局面下,某些上市公司依然取得了银行的超额信贷支持;获得超额信贷支持的大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高管的政治背景以及企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力强化了国有企业超额贷款的形成;某些民营企业尽管也得到了超额银行贷款,但起主要作用的是银行关系,而非政治关联。此外,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对抑制国有企业的超贷行为基本上不起作用,却显著地抑制了民营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靖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治关系是否有助于民营企业克服其在信贷融资方面受到的成本歧视。研究结果表明,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比无政治关系的企业承担着较低的利息费用和财务费用,而且在金融发展越落后的地区,政治关系的信贷成本效应越显著。这说明,在利率市场化以及民营企业普遍遭受信贷歧视的背景下,政治关系确实能作为金融制度落后的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减轻民营企业受到的信贷成本歧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