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5)
- 2023(7000)
- 2022(6134)
- 2021(5840)
- 2020(5184)
- 2019(12203)
- 2018(12223)
- 2017(24452)
- 2016(13498)
- 2015(15835)
- 2014(16289)
- 2013(16236)
- 2012(15558)
- 2011(14063)
- 2010(14426)
- 2009(13973)
- 2008(14303)
- 2007(13472)
- 2006(11711)
- 2005(10791)
- 学科
- 济(59845)
- 经济(59784)
- 管理(40404)
- 业(38747)
- 企(31891)
- 企业(31891)
- 方法(30915)
- 数学(27270)
- 数学方法(26964)
- 财(16680)
- 农(15478)
- 中国(13984)
- 学(13292)
- 贸(12269)
- 贸易(12262)
- 易(11884)
- 制(11857)
- 业经(11538)
- 务(11398)
- 财务(11369)
- 财务管理(11338)
- 企业财务(10781)
- 融(10127)
- 金融(10125)
- 银(10100)
- 银行(10074)
- 地方(9831)
- 理论(9698)
- 农业(9662)
- 行(9488)
- 机构
- 大学(210539)
- 学院(206514)
- 济(84772)
- 经济(82824)
- 管理(79682)
- 研究(68608)
- 理学(67172)
- 理学院(66443)
- 管理学(65239)
- 管理学院(64836)
- 中国(56751)
- 京(45102)
- 科学(41916)
- 财(41269)
- 农(38032)
- 所(36122)
- 中心(34126)
- 江(32758)
- 财经(32708)
- 研究所(32317)
- 业大(31255)
- 农业(30219)
- 经(29449)
- 北京(28665)
- 经济学(26417)
- 范(26350)
- 州(26182)
- 师范(26068)
- 财经大学(24161)
- 经济学院(23963)
- 基金
- 项目(127872)
- 科学(99085)
- 基金(92680)
- 研究(91944)
- 家(80491)
- 国家(79838)
- 科学基金(67676)
- 社会(56701)
- 社会科(53616)
- 社会科学(53592)
- 基金项目(48869)
- 省(48813)
- 自然(44374)
- 自然科(43374)
- 自然科学(43359)
- 教育(42721)
- 自然科学基金(42613)
- 划(41534)
- 资助(39603)
- 编号(38888)
- 成果(33345)
- 部(28937)
- 重点(28348)
- 发(26300)
- 创(25302)
- 课题(25302)
- 科研(24905)
- 教育部(24712)
- 大学(24600)
- 项目编号(24215)
共检索到318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昌林 蒲勇健
由于借贷双方利益和风险上的不对称性导致借贷关系不同于一般买卖关系。文章通过构建银行对企业信贷博弈模型,说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败"、资金价格严重扭曲致使资金不能有效配置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模型说明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除了规范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增强企业经营管理透明度外,政府的各项政策是关键。
关键词:
信贷市场 信息不对称 利率 财务杠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进城 张家峰
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是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原理,通过建模首先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银行惜贷的原因。然后分别对银行将抵押担保品作为甄别信号和负激励措施以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抵押担保品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最后得出结论:抵押担保在一定程度上是防止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行手段,但过高的抵押担保要求可能产生新的逆向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京辉 杨梅
一、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解释,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市场参与者拥有另外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于中小企业和信贷机构(主要为银行)而言,与信贷机构相比,中小企业占有信息优势,能够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企业内部信息,而信贷机构通过有限渠道了解到的中小企业信息则是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蓉 伍瑞凡
本文针对贷前贷后银企之间关系的变化,首先建立了贷前的信号博弈模型和贷后的战略博弈模型,然后,分别求解出信号模型中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存在的条件以及战略博弈模型中银行实行监督的概率边界,最后,根据模型分析和讨论的结果提出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信贷市场 信号博弈 战略博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勇阳
噪声交易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金融市场“噪声”概念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利用自然界的现象并借助自然科学的概念来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和行为特征。噪声交易现象强调了在解释经济现象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分散且相互间没有联系的因素的作用,如市场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栗源 冯祈善 邬江
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它给信贷市场带来了效率损失,也增大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本文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对策,以期提高整个信贷市场的效率。
关键词:
信贷市场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亚杰 陈军
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债务合约本身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提高信息量可通过增加信息供给和减少信息需求两条途径来实现,通过选择特定的顾客群或建立特殊的客户关系,可降低信息生产成本,增加信息供给。通过契约安排,可增加自有资金、贷款抵押和担保的数量,它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理想选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松 潘珊 姚长辉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企业及担保机构的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担保机构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有效增加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规模,而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则无法起到积极作用。进一步地,在垄断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降低了银行利润,提高了企业利润,社会总福利不变;随着信贷市场的完善,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有效提高社会总福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蓉丽
开展消费信贷是我国目前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之一。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影响了我国消 费信贷的发展。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影响,提出增强消费者预期支付能力,建立和完善 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的法律体系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消费信贷 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世银
消费信贷是银行为使消费者个人购买商品和劳务而向其提供的贷款 ,实为消费者用自己明天才能挣到手的钱来享受今天的生活。由于受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性的影响 ,经常会导致消费信贷市场供求的失衡。本文通过建立消费信贷市场均衡模型进行分析 ,阐述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条件下其失衡的根源 :既有消费者方面的原因 ,又有银行方面的原因 ,更有二者共同缺乏消费信贷的积极性 ,由此提出了达到均衡的政策措施选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消费信贷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锦 蔡淑琴
笔者以众多经济学家对信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把银行信贷活动中交易双方的行为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将信息不对称本身作为研究的前提条件,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及求解,分析了银行信贷交易的机理以及“逆行选择”、“道德风险”等相关因素对于交易双方的策略影响,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和削减信息不对称对信贷交易活动影响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雪军 马国旗
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两者在信息搜寻和信息解读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信息融入市场过程的行为不同。为了减小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市场有效性,必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时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保护。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机构投资者 投资者保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长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善昂 李廿庆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银企信贷关系和银行信贷内部管理两个方面。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信贷管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借贷市场的效率,加剧了信贷风险。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以实现对借款企业的有效监控;解决银行内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构筑银行企业文化、建立信贷激励机制和完善信贷内控制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信贷管理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