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16.211.17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8)
2023(16013)
2022(13469)
2021(12505)
2020(10834)
2019(25036)
2018(24543)
2017(47417)
2016(25180)
2015(28365)
2014(28252)
2013(28244)
2012(26345)
2011(23647)
2010(23655)
2009(22245)
2008(21746)
2007(19133)
2006(16718)
2005(15404)
作者
(72137)
(60842)
(60440)
(58051)
(38712)
(29026)
(27760)
(23487)
(23043)
(21455)
(20875)
(20314)
(19294)
(19239)
(18991)
(18973)
(18097)
(17721)
(17539)
(17458)
(15163)
(14766)
(14639)
(13986)
(13832)
(13660)
(13351)
(13006)
(12239)
(11910)
学科
(126011)
经济(125896)
管理(72325)
(69475)
(56269)
企业(56269)
方法(54285)
数学(48645)
数学方法(48132)
中国(30750)
(30498)
(28482)
地方(24389)
业经(23561)
(23234)
(23054)
贸易(23044)
(22355)
(20796)
农业(19239)
(19183)
财务(19138)
财务管理(19097)
企业财务(18212)
(18003)
金融(18000)
(17266)
银行(17230)
环境(17007)
(16736)
机构
大学(370618)
学院(367210)
(169487)
经济(166569)
管理(142678)
研究(127898)
理学(123167)
理学院(121855)
管理学(119901)
管理学院(119205)
中国(99996)
(76981)
(75955)
科学(73750)
(63954)
财经(61309)
中心(58755)
(58024)
研究所(57983)
(55778)
经济学(54178)
(53016)
业大(51020)
北京(48813)
经济学院(48715)
财经大学(45596)
(45542)
农业(45454)
(45121)
师范(44636)
基金
项目(242277)
科学(192535)
基金(181003)
研究(174709)
(157595)
国家(156384)
科学基金(134828)
社会(115241)
社会科(109590)
社会科学(109559)
基金项目(94545)
(90762)
自然(86466)
自然科(84566)
自然科学(84544)
自然科学基金(83069)
教育(79698)
(77100)
资助(75779)
编号(68300)
(55572)
成果(55048)
重点(54523)
(52032)
(49758)
国家社会(49445)
教育部(48254)
科研(47227)
创新(46738)
人文(46490)
期刊
(184439)
经济(184439)
研究(111604)
中国(64881)
(59856)
学报(54406)
管理(52622)
科学(51103)
(50853)
大学(41799)
学学(39621)
(37993)
金融(37993)
农业(33969)
经济研究(31783)
技术(31623)
财经(31172)
教育(28345)
(26885)
业经(26400)
问题(24263)
(21996)
统计(21180)
技术经济(20182)
国际(19992)
世界(19570)
(19150)
(18295)
理论(17063)
决策(16867)
共检索到54953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向俊  任保平  
本文建立了一个将个人工作期分为两期的增长模型,该模型表明,消费信贷市场完美程度将对经济增长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利用中美两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结构影响显著,消费信贷比率提高将使消费占GDP比率上升;收入差距并不是导致中国消费占GDP比率下降的原因。为提高消费占GDP比率,我们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信用贷款的交易成本,放宽金融业的准入限制,促进竞争,增加消费信贷供给,放松居民预算约束;同时增加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为居民消费提供稳定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扩大内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卓超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资企业仍然具备很强的投资动机,中国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因此,中国稳步扩大引进美国直接投资必须同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优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结构,引导其向知识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丽华  王健  
选取1978—2013年中国的年度数据、1960—2015年美国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中国要强,且作用时间更快;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短期效应强于美国,且减弱速度更为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影响其自身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丽华  王健  
选取1978—2013年中国的年度数据、1960—2015年美国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中国要强,且作用时间更快;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短期效应强于美国,且减弱速度更为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影响其自身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丽华  王健  
选取1978—2013年中国的年度数据、1960—2015年美国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中国要强,且作用时间更快;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短期效应强于美国,且减弱速度更为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影响其自身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凯波  曹宝  张玉虎  刘晓宇  孙启宏  
对中美两国的大气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构建的EKC模型与Tapio脱钩模型都能很好地表述GDP与SO_2、NO_x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中美两国EKC三次拟合结果R~2>0.85,脱钩分析表明我国SO_2和NO_x分别在2006年、2011年后呈持续强脱钩状态,美国SO_2和NO_x分别在1975年、1991年后整体呈现强脱钩状态。(2)中美两国倒"U"型曲线有所不同,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比美国向左下方移动,按照经济增长水平,我国较美国提前到达大气污染排放峰值点。(3)从SO_2、NO_x两个大气污染指标看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与经济增长处于负相关,进一步支持了我国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与节能效果,但是相对美国来讲,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瑞  刘雪娇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银行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但银行在信贷市场中所处的垄断地位却没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而相应改变。运用VECM模型对中国12家上市银行及同时期美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银行利润增长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相比之下,中国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而四大国有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阻碍作用,非国有银行利润增长则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四大国有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导致其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这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资本市场改革仍不彻底。因此,应鼓励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发展,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及资本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士贵  刘杨  
本文主要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很显著的因果关系,但中国的金融相关率明显低于美国;中国的货币扩张系数明显地高于美国;中国的银行深度高于美国,而非货币金融资产发行系数、证券化率和债券发行度则低于美国。因而,中国应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不动摇,同时稳健地发展金融资产总量、优化金融资产结构、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体系整体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祝合良  关冠军  
本文以商标和专利等知识产权活动情况作为衡量品牌发展的重要参照,将品牌要素引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品牌经济是一种消费引领型、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中、美两国的比较分析发现,美国经济的品牌竞争力更强,品牌引领经济的特征更为明显;中国相对较弱,需要大力发展品牌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燕  赵增耀  
投资环境作为FDI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是近几年FDI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在FDI的全球跨国经营活动中,其对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受到东道国金融环境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市场因素对于FDI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中美两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资本积累效应,FDI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对比美国而言,中国的金融市场未能有效发挥FDI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美国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饶晓辉  廖进球  
本文采用递归效用函数形式,使用可分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与跨期替代弹性、主观贴现率三个因素刻画了消费者的偏好结构,而且在消费流的生成过程被假设为AR(1)基础上,运用年度实际人均消费数据,估计了中国经济增长与消除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本文的研究表明: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参数取合意数值时,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比较接近于经济增长的福利收益。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令华  蔡洋萍  
本文以湖南为例就消费信贷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消费信贷品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通过协整检验,分析表明个人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有长期的正向关系,但是各消费信贷品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其中住房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而助学贷款则影响非常小,各消费信贷产品之间发展不协调。最后指出要开发多元化的消费信贷产品、平衡各消费信贷产品之间的发展等建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个人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志勇  朱晓明  
本文将消费者情绪波动因素纳入模型,通过引进递归效用函数,使用主观贴现因子、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三个主观偏好参数的变化来刻画情绪波动,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了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情绪波动各参数波动对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影响的同时,给出了在中国不同情形下的福利成本估计,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苗  陈银蓉  
以中美两国45年历史数据为例,借助计量经济分析和Tapio脱钩模型探讨经济增长、人口变化与土地利用净碳通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1)中美两国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净碳通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口变化与土地利用净碳通量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土地利用净碳通量具有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美国的经济增长对土地利用净碳通量作用较小;(3)从脱钩状态看,1961—2005年,中美两国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净碳通量均基本呈现强脱钩的理想状态,表明两国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而土地利用净碳通量持续下降。国家的经济增长会对土地利用直接碳排放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即使实现了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直接碳排放的脱钩发展,碳排放大国仍应担负起全球碳减排的重任,努力保持碳排放总量不增加,共同维护地球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朝明  丁志帆  
不同收入群体在经济波动中蒙受的福利损失是否存在差异性?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做出回答。本文将递归效用函数纳入Lucas模型,并利用1985—2010年中国城镇七等分收入组和美国城市五等分收入组居民消费数据来系统量化异质性消费者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实证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城镇居民而言,同质性偏好假设下,中等收入群体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最小,而且无论收入等级上升还是下降,福利成本均会增大;考虑消费偏好异质性后,相对穷人而言,平抑经济波动能为富人带来更多福利收益;横向对比显示,中国中低收入群体在经济波动中蒙受的福利损失比对应收入阶层的美国居民低,其余收入群体呈现出相对大的波动性。这预示着,经济稳定政策的出台是...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