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2)
2023(7845)
2022(6911)
2021(6380)
2020(5669)
2019(13149)
2018(13147)
2017(26220)
2016(14453)
2015(15905)
2014(16262)
2013(16258)
2012(15488)
2011(13932)
2010(14128)
2009(13375)
2008(13404)
2007(12335)
2006(10426)
2005(9567)
作者
(43038)
(36252)
(36071)
(34583)
(23005)
(17506)
(16699)
(14033)
(13497)
(13072)
(12250)
(12148)
(11521)
(11499)
(11401)
(11384)
(11383)
(10651)
(10531)
(10425)
(9032)
(8883)
(8792)
(8204)
(8177)
(8155)
(8109)
(8061)
(7414)
(7346)
学科
(59259)
经济(59202)
管理(41440)
(39411)
(31435)
企业(31435)
方法(30388)
数学(27122)
数学方法(26885)
(16780)
(16630)
(14117)
中国(14003)
环境(12892)
(11702)
贸易(11701)
地方(11497)
(11446)
(11397)
业经(10911)
(10750)
农业(10747)
财务(10731)
财务管理(10703)
(10361)
金融(10359)
(10251)
银行(10227)
企业财务(10218)
(9686)
机构
大学(210627)
学院(209217)
(86513)
经济(84624)
管理(78925)
研究(70541)
理学(68180)
理学院(67401)
管理学(66189)
管理学院(65811)
中国(56159)
科学(44943)
(44177)
(41195)
(40586)
(36966)
中心(34504)
业大(33847)
研究所(33766)
农业(32650)
财经(32595)
(32034)
(29565)
北京(27470)
经济学(27438)
(26702)
师范(26405)
(25481)
经济学院(25090)
(24850)
基金
项目(139539)
科学(108998)
基金(101911)
研究(98577)
(89756)
国家(89044)
科学基金(75196)
社会(62637)
社会科(59391)
社会科学(59368)
(54309)
基金项目(54267)
自然(49521)
自然科(48277)
自然科学(48257)
自然科学基金(47417)
(46031)
教育(45268)
资助(42436)
编号(39291)
成果(32221)
重点(31771)
(31598)
(29771)
(28531)
科研(27634)
课题(26786)
创新(26759)
教育部(26670)
(26496)
期刊
(90295)
经济(90295)
研究(58481)
中国(38503)
学报(36633)
(36500)
(32800)
科学(32080)
大学(26873)
学学(25579)
管理(25320)
(25114)
金融(25114)
农业(23438)
教育(18272)
财经(16485)
技术(16321)
经济研究(14692)
业经(14632)
(14031)
问题(12754)
(12631)
(11078)
理论(10624)
技术经济(10588)
统计(10168)
(9968)
资源(9778)
实践(9676)
(9676)
共检索到303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洪军  陈好孟  
一、信贷支持环境保护的理论文献回顾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以来,金融业的投资观念和环保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一些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金融企业已经或正在对适应环境保护的金融发展战略做深入研究。2003年美国学者T.E.Gradel和B.R.Allenby合著的《产业生态学》构建了金融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从产业与环境的视角把金融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纳入服务业与环境保护的理论框架中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曹晶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政策中介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广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和GDP序列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信贷投放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决定了在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机制中,信贷渠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于货币渠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宏  
近年来,在分析判断经济金融运行过程中,信贷供给的“有效性”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众所周知,经济学讨论的一个基本命题即“效率”,也就是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从这一角度看,信贷供给的“有效性”与“效率”密切相关,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从经济层面出发,就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有效性”问题提出若干看法,供商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  黄德春  
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环境的严重恶化。银行不仅对拉动经济增长有积极的贡献,而且对环境保护工作有支持作用。文章借鉴世界银行履行其环境保护政策的经验,针对我国银行信贷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银行信贷如何支持环境保护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严春晓  缪海斌  
本文构建包含常规工具和非常规工具的VAR模型,采用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两个层面来考察美联储所实施的信贷与流动性计划的实践效果。实证结果表明:(1)常规工具和非常规工具对金融市场的稳定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2)常规工具和非常规工具对实体经济的复苏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总体而言,美联储所实施的信贷与流动性计划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要大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规工具的表现优于常规工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曹静韬  
本文从庇古税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庇古税有效性的两个主要因素:信息的充分性和税收的成本。以此为基础,本文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详细论述了我国环境保护费改税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指出了其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丽华  
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论证了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是有效的。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由年初的"双防"调整为"一保一控"的情况下,本文认为应实行差别的信贷政策,增加信贷调控的灵活性和弹性。今年平衡点应该是: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5%上下,GDP 增长率保持在9%~10%之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丽虹  陈澜  吴清泉  
为了研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开放教育中的应用,重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课题组对本市开放教育试点单位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就重庆电大在远程开放教育中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手段及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几点思考,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远程开放教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长滨  
发展消费信贷对于改善货币供应质量、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虹  
自我国央行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力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以1998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GDP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有效性,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贷渠道出现了低效性和不稳定性,再以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作用的动态变迁轨迹,发现信贷渠道的作用在长期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在特定阶段信贷渠道的作用还会被强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通过货币效用函数论证了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通过国内外对泰勒规则的验证,认为调整实际利率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重点分析中国信贷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银行覆盖面低、小型信贷机构比重过低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集中与金融风险集中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主要政策建议:改革和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加快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恰当的市场化利率规则,为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重要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建  陈瑶雯  范祚军  
利用2001—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我国现有信贷渠道能够正确引导资金流向非产能过剩行业。但在货币宽松进程中,资金更多地流向了国企而非民企,即国企"加了杠杆"而民营企业却"去了杠杆"。此外,流向产能非过剩行业的资金更多的是流向了高杠杆企业,这进一步推高了那些杠杆率本来就过高的企业。诚然,较高的杠杆率能够撬动更大的资源,在经济繁荣周期中,企业利用杠杆率能够扩大生产,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但若经济转入萧条周期,外部需求的减少将使得高杠杆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笔者认为,在未来信贷调控中,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信贷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童颖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作用小、见效慢,表明其传导机制效率低。现有研究大多是从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以及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途径上找原因,认为利率尚未市场化、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滞后是货币政策有效的重要制约因素。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要解除这些制约因素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因而信贷渠道仍然是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阳  谢宇  
本文使用我国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市场传导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从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传导过程中,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和M2和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从信贷市场到实体经济传导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与GDP、CPI、CUS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但是有一定程度的梗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道强  王燕  
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采集2004—2015年的货币、信贷、消费、物价和产出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是顺畅的,信贷和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性关系,但不明显,说明传导过程中存在一定梗塞,货币政策的传导已不再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今后可以从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消费贷款等方面,提高信贷传导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