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5)
2023(6740)
2022(4404)
2021(3474)
2020(2577)
2019(5260)
2018(5377)
2017(10577)
2016(5816)
2015(6468)
2014(6545)
2013(6029)
2012(5203)
2011(4630)
2010(4502)
2009(4545)
2008(4144)
2007(3736)
2006(3531)
2005(3528)
作者
(16115)
(13369)
(12987)
(12753)
(8403)
(6170)
(6063)
(5090)
(5068)
(4718)
(4515)
(4377)
(4286)
(4224)
(4148)
(4057)
(3949)
(3839)
(3834)
(3728)
(3375)
(3243)
(3125)
(3054)
(3053)
(2988)
(2971)
(2961)
(2589)
(2587)
学科
(26904)
经济(26884)
(14409)
管理(14052)
业经(11848)
(10710)
企业(10710)
中国(10622)
产业(9297)
(8690)
信息(8679)
总论(8400)
信息产业(8360)
(7828)
银行(7823)
(7443)
(6804)
农业(6177)
(5803)
地方(5747)
(5744)
金融(5744)
方法(5566)
(4974)
贸易(4972)
发展(4969)
(4961)
(4935)
(4868)
数学(4540)
机构
学院(78670)
大学(78166)
(33887)
经济(33177)
管理(28551)
研究(28012)
中国(25977)
理学(23697)
理学院(23451)
管理学(23046)
管理学院(22893)
(16925)
(15873)
科学(15524)
中心(14205)
(13799)
(13341)
(13285)
财经(12345)
(12285)
研究所(11918)
银行(11812)
经济学(11281)
(11250)
(11244)
(10953)
师范(10852)
(10833)
(10549)
北京(10490)
基金
项目(51687)
科学(41180)
研究(40443)
基金(37496)
(32304)
国家(32018)
科学基金(27698)
社会(27367)
社会科(25995)
社会科学(25989)
(19881)
基金项目(18836)
教育(17357)
编号(17052)
(16245)
自然(15166)
自然科(14837)
自然科学(14835)
自然科学基金(14571)
成果(14340)
资助(13702)
国家社会(12394)
(12296)
重点(11645)
课题(11373)
(10778)
(10628)
发展(10431)
项目编号(10424)
(10391)
期刊
(39023)
经济(39023)
研究(26468)
(17863)
金融(17863)
中国(17273)
(13878)
(11890)
学报(11041)
管理(10825)
科学(10094)
教育(9316)
大学(8867)
农业(8167)
学学(8033)
业经(7058)
经济研究(6547)
技术(6353)
图书(6143)
财经(6029)
问题(5312)
(5169)
书馆(4633)
图书馆(4633)
(4487)
农村(4467)
(4467)
国际(4428)
理论(4366)
(4309)
共检索到129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阮路   陈璐   曹婷  
<正>近年来,面对利差不断收窄、同业竞争加剧、风险防控复杂严峻的形势,商业银行积极转变信贷模式,迭代数字金融新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在数据治理、风险防控、人才培育、场景应用以及产品创新等领域,商业银行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在挖掘数据价值、完善数字风控体系、扩展数字信贷业务场景、提升产品研发实力、引进和培育数字金融人才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卫平  
当前,来自社会环境、消费习惯、产品自身以及经营管理等的内外部因素都在制约着消费信贷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消费习惯和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借贷消费、信用卡透支消费等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消费形式,但整个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和对经济拉动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钮明  程顺杰  
近年来,随着金融脱媒的不断加剧,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进一步收窄,引发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各种创新业务层出不穷。其中,类信贷业务发展尤为迅猛,在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对货币信贷调控带来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数字经济在我国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银行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塑造核心竞争力以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当前,中小银行凭借组织结构扁平、管理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贴近客户需求等“船小好调头”的独特优势,走出了与大型银行相差别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小平  
在内外部重重压力之下,一些商业银行纷纷拥抱金融科技,谋求零售业务模式变革,推动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过去三十年,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中国银行业一直是科技应用的先锋。从上世纪80年代的ATM、90年代的网上银行到十年前的手机银行,一些重要的科技创新都是率先在银行业实施落地,使商业银行在服务零售业务市场方面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金融科技的突飞猛进,一些非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网络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迎面而来,银行服务加速数字化,将品牌、服务等有形的竞争力融合进数字时代。银行也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移动化、智能化和数据化带给客户更便捷的服务、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体验,也促使银行向开放银行演进,将金融服务嵌入场景。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各银行依托自身固有优势,或单点突破以点带面发展,或整体推动各业务条线齐头并进,涌现出各类典型案例。同时,转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为此,由《银行家》杂志社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刘钰聪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赋能保险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随着数字化技术日渐完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以及疫情常态化的催化,我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但保险公司仍面临转型意识不强、数字技术匮乏、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难题,中小型保险公司尤为突出。为此,可借助第三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以及构建智能服务发展动力模型,推动保险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大数字技术投入力度及创新能力,尽快解决保险业数字技术匮乏难题,加大复合型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突破保险业复合型人才缺失瓶颈;引导中小保险公司发挥特色优势,加大开放共享,打造金融数字生态体系,提高其数字化经营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赛利  
客户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优质客户则是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较数字化营销,商业银行传统的营销模式存在客户营销精准度不高、客户营销成本高、客户粘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中小银行的竞争能力。数字化营销是中小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小银行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微众银行和宁波银行等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营销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从筑牢数字化理念;增强产品创新力度;深化风险及组织管理等方面就中小银行数字化营销的发展路径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超  闫晨  
随着互联网平台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内容为交易客体的商品涌现,形成了新的数字经济模式。该模式交易客体的无形化、交易渠道的虚拟化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给税收带来破坏性挑战,导致课税对象模糊、所得税税收管辖权划分混乱、增值税跨境征管困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遵循税收公平、税收效率与税收受益原则,借鉴域外数字化产品征税实践经验,从明确课税对象标准、重构税收管辖规则、优化税收征管效率等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税收制度和规则,应对数字化产品带来的税收挑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增伟  徐锡峰  
数字化革命,也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或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指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通讯设备、信息网络等的快速普及,包含了科技与社会的变革。数字化革命对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给税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数字化革命对税收工作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超  闫晨  
随着互联网平台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内容为交易客体的商品涌现,形成了新的数字经济模式。该模式交易客体的无形化、交易渠道的虚拟化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给税收带来破坏性挑战,导致课税对象模糊、所得税税收管辖权划分混乱、增值税跨境征管困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遵循税收公平、税收效率与税收受益原则,借鉴域外数字化产品征税实践经验,从明确课税对象标准、重构税收管辖规则、优化税收征管效率等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税收制度和规则,应对数字化产品带来的税收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周思颖   孙婷婷  
数字化转型对保险中介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大型保险中介机构及互联网保险中介快速发展、服务平台数量增多及功能完善、多方企业跨界进入保险中介市场,政策、渠道及成本等多种因素驱动着中国保险中介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因素长期存在、数字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数字化基础差、其他行业企业入场等挑战。在借鉴国际保险中介数字化转型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及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颖  毛昊  
版权产业具备数字化天然优势,正在释放巨大的数字衍生价值。数字技术提升了版权创作、流通、交易、管理、服务全链条,拓展了新兴的版权产业市场,不断引发法律制度变革。目前,我国版权产业数字化治理在参与主体、监管模式、保护形态、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化趋向显著,版权市场呈现出创作主体多元化、创作方式多样化、作品利用形式非标准化、侵权手段隐蔽化等特点,产业发展面临创作内容低质与封闭化程度加深、版权保护质量效率矛盾加剧、市场交易机制性障碍突出、数字版权国际规则协调与海外贸易双向制约显著等重大挑战。国家传统版权产业发展更加强化与平台组织的深度融合,表现出由二元治理模式向三元治理结构的深刻转变。对此,我国应当进一步明确版权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改革思路:以创作高质量的版权内容为核心,优化版权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以促进版权产业数字化交易为重点,优化数字版权标准、确权授权、交易评估和信用体系;以完善版权产业数字化转型法律规范为保障,强化立法、司法和执法体系;以提升版权产业数字化转型国际战略综合布局为契机,积极参与国际版权数字化治理,扩大中国版权文化影响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鹏飞   王之禹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需求持续扩张、结构升级与创新转型日益成为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扩大内需的重心逐步由投资需求转向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升级与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紧密融合,使我国经济发展蕴含较大增长空间。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能够由产品导向转向市场导向,挖掘潜在需求、适应新型消费,以新需求引导新生产。其核心在于优化商业模式,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精准的方式促进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化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机理主要体现为:在生产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效率并降低成本;在消费端,数字化转型催生新的消费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在配置端,数字化转型实现供给与需求精确配置,改善消费体验,助力建设高质量消费市场。然而,数字化转型在促进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瓶颈与高成本、数字鸿沟、数据隐私与安全、技术兼容性及创新型人才不足等多重问题。为此,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战略规划;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数字鸿沟和场景制约;打造健康、安全的数字化环境,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推动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完善技术兼容性;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