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3)
2023(13960)
2022(12125)
2021(11458)
2020(9482)
2019(21913)
2018(21681)
2017(41489)
2016(22435)
2015(25110)
2014(25017)
2013(24246)
2012(22168)
2011(19780)
2010(19693)
2009(17885)
2008(17242)
2007(14877)
2006(13008)
2005(11324)
作者
(63657)
(52888)
(52306)
(49819)
(33665)
(25207)
(23833)
(20765)
(20248)
(18676)
(18114)
(17691)
(16802)
(16635)
(16344)
(16170)
(15705)
(15668)
(15161)
(14915)
(13115)
(12932)
(12704)
(12100)
(11741)
(11699)
(11597)
(11550)
(10655)
(10442)
学科
(82447)
经济(82330)
管理(63394)
(59253)
(50275)
企业(50275)
方法(36697)
数学(31013)
数学方法(30587)
(23110)
中国(22980)
(21997)
(20678)
业经(19016)
(16994)
地方(16523)
理论(15888)
农业(14858)
(14209)
贸易(14200)
(14064)
(13776)
(13711)
财务(13637)
财务管理(13609)
技术(13257)
(13199)
(13051)
银行(13001)
环境(12929)
机构
大学(309128)
学院(305763)
管理(121515)
(115835)
经济(113165)
理学(105463)
研究(104508)
理学院(104266)
管理学(102366)
管理学院(101812)
中国(75927)
(66397)
科学(66012)
(54085)
(52173)
(51182)
研究所(47833)
业大(47485)
中心(46825)
(44268)
财经(43365)
(41866)
北京(41857)
师范(41439)
农业(40020)
(39503)
(38757)
(35848)
经济学(33898)
技术(33694)
基金
项目(216065)
科学(168974)
研究(158783)
基金(155598)
(137021)
国家(135585)
科学基金(115340)
社会(98336)
社会科(92883)
社会科学(92856)
(84233)
基金项目(82567)
自然(75182)
自然科(73412)
自然科学(73393)
教育(72849)
自然科学基金(72051)
(71323)
编号(65078)
资助(63289)
成果(53782)
重点(48189)
(47262)
(45213)
课题(45036)
(44972)
创新(41839)
科研(41310)
项目编号(40610)
教育部(40407)
期刊
(126301)
经济(126301)
研究(90245)
中国(60187)
学报(53178)
科学(47386)
(46905)
管理(44584)
(40914)
大学(40094)
教育(39602)
学学(37413)
农业(32567)
技术(25952)
(23652)
金融(23652)
业经(21067)
财经(20550)
经济研究(19990)
图书(18205)
(17474)
(16645)
问题(16040)
科技(15781)
(15509)
理论(14774)
业大(14006)
实践(13642)
(13642)
技术经济(13533)
共检索到446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文军  吴晓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民公社等公共组织体系的解体,在尚未建立起相应的新机制之前,国家不得不面临的突出问题便是以何种形式将原子化农民重新组织到国家体系之中,以实现"国家-个体"之间的有效关联。从上海市C镇被征地农民的经验叙事中发现,身置转型社会的农民正是通过信访与国家搭建起了某种连接的通道,并在动态的情景中平衡"包容性自我"与"自足性自我"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信访治理为农民获得成员资格、提高生活安全感提供了渠道,但如不加以引导则有可能会对国家的自主性造成不良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泽生  
国家投射欧洲化是国家适应欧洲化的衍生概念,但它本身也为欧洲一体化研究提供了独立的视角,尤其适用于大成员国和政府间性质领域的研究。在应用中,需要从国际、欧盟和成员国三个层面把握欧洲化的原因;从成员国的互动,特别是成员国在互动中的领导作用把握如何实现欧洲化;从不对称相互依赖带来的权力结构宏观把握欧洲化的结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君博  童辉  
中国政府依靠大量专项项目实施来进行国家治理的做法,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带着项目制是否是一种有效治理方式的问题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缕析,结果发现:项目制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对地方政府而言,在政治晋升方面缺乏足够的激励,在财政自主性方面则有一定"制度外"的激励,形成一种"跛脚"激励的局面。因此,项目制尚不足以妥善调节央地关系,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也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同时,本文也从文献综述的常规视角对相关文献予以整合,提出了增加多学科学者参与、加强顶层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希男  董恩伏  王邦林  
我国电网公司开展"同业对标"已经多年,其指导思想可以被引申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同类学校的对标、同类岗位的对标,同类人员的对标。如果有可观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对标工作必然受到参与对标个体的关注。有效对标的基础是参与对标个体认同的评价,否则树立的标杆可能只有"杆"而没有"标"。根据"同业对标"的特点,本文从组织行为学有关人本观点出发,结合管理科学的思想方法,以目标规划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个体代理"评价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使个体了解其在群体可能存在的优势,发现更先进的其他个体或优势互补的对象,特别适合"同业对标"类型的工作。本文最后应用所提方法对我国电力行业同业对标工作进行的后验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鲁兴启  
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对科技创业家成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社会网络与科技创业资源获取及科技创业家成长紧密相关,对大多数科技创业者来说,他们重要的资源是错综复杂的个人网络,但相对于个人网络而言,社会网络对他们的创新行为将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社会网络将为他们带来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处于较为有利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科技创业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山  黄洪凯  
从场域理论视角出发,对河南省西平县基层信访治理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在基层信访治理过程中存在三种功能性治域,即行政管理治域、社会服务治域和行为文化治域,这三种功能性治域作为彼此协调互动的生命有机体,共同构建了基层信访治理共同体的实践场域。作为一个多种机制共振和多种资源整合的过程,基层信访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场域叙事促进了基层信访治理从崇尚功能性治域到拥抱复合性治域的起点重置。然而在复合性治域中,基层信访治理共同体构建仍然存在主体行政化、准则虚置化、工具悬浮化、客体错位和空间异质化等困境,亟须通过制度建设、监督规训、认知重塑等方式对基层信访治理共同体构建进行优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彦静  
从“服务”的角度,介绍了“专家采访系统”这一新的服务模式,并对该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这一服务模式不仅可行,而且有必要在公共图书馆推而广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靳继东  
由于预算与国家之间的本质性依赖关系,预算理论研究必须依据某种国家的假设或判断而展开。在此意义上,政治体制和过程构成了对预算制度及其改革的重要制约。对于在既定体制下进行的预算改革而言,必须关注和研究不同体制约束条件下的预算结构和形式的实践特征和经验路径。本文分析了不同国家模型下政治体制安排对预算改革实践的制约和影响,以期为中国预算改革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向南  
养老服务业体系重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针对现行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和突出问题,完善有效治理的可行路径和制度供给,当前应立足养老服务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多元服务供给主体,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有效需求。通过建立医养融合一体化供给制度,形成市场细分的养老服务全产业链,强化财政税收杠杆引导聚合作用,构建以专业化居家智慧养老为基础、一体化医养融合社区服务为依托、多元化机构养老为新主体、普惠化政府托底为保障的新型养老服务业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泽华  赵宏栋  
本文以全代理模型描述国有企业的权力分配格局 ,提出建立在以个体产权为基础的国有企业 ,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思路 ,并相应地表明 :若不构筑个体产权基础上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只是单纯依靠形式上的内部治理结构组织的构建来试图解决国有企业高昂的代理成本和内在缺陷问题是不可能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晓安  
规则分析和处境分析的割裂及单极化,导致了"囚徒困境"和"经济人"理性的悖论;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的普适主义假定和成本收益分析严重脱离了人的社会性;决定人的行为动机和选择集的约束条件和情景因素是多重的。认清具体的分析对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约束条件,对个体动机和集体选择的分析才是统一和符合现实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夏瑛  
通过对A市在2010~2014年间发生的重复集体访案件进行分析,文章发现:第一,重复集体访主要发生在征地拆迁、民事纠纷、劳动争议等诉求领域,信访诉求多与访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第二,如果从信访频率和信访规模这两个维度来理解信访强度,那么,民事纠纷和劳动争议类上访的强度显著高于征地拆迁类。第三,越是强度高的信访越不容易得到快速解决。强度高的信访行为主要发生在民事纠纷和劳动争议这样的"非行政信访"纠纷领域。这类纠纷与政府无直接关系,理应通过司法途径加以解决,却大量涌入了行政信访渠道。这可能是导致这类纠纷难以在行政信访系统得到快速解决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迎建  
文章针对目前最优个体评价及选择时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分析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层接近度和分支距离函数联构的测试用例评价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在进化过程中选择领航个体时,先选择实际执行路径与目标路径接近度高的个体,再在这些个体集中选择分支距离最小的个体,从而得到领航能力最优的个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快速寻优到测试用例,尤其是针对多层嵌套程序的测试用例,生成表现良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香军  
基于2023年各地信访典型案例、政府留言数据以及访谈材料的分析发现,基层信访治理不再单纯作为压制性手段,而是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从群众路线到压制作用再到回应性范式的转变,这表现在功能回应性、结构回应性与互动回应性三个维度上。基层信访承担了群众沟通、诉求解决与政策响应的三重回应性功能,功能的变迁带来了信访系统内部结构的分化,组织结构、权力结构、程序结构与责任结构以自主调适的形式,回应系统功能和社会问题。为协调功能回应性与结构回应性,使二者保持时间上的同频与方向上的一致,基层信访治理还调动起情感要素,联动资源要素,推动功能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回应,开创了基层回应性信访治理的生动格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香军  
基于2023年各地信访典型案例、政府留言数据以及访谈材料的分析发现,基层信访治理不再单纯作为压制性手段,而是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从群众路线到压制作用再到回应性范式的转变,这表现在功能回应性、结构回应性与互动回应性三个维度上。基层信访承担了群众沟通、诉求解决与政策响应的三重回应性功能,功能的变迁带来了信访系统内部结构的分化,组织结构、权力结构、程序结构与责任结构以自主调适的形式,回应系统功能和社会问题。为协调功能回应性与结构回应性,使二者保持时间上的同频与方向上的一致,基层信访治理还调动起情感要素,联动资源要素,推动功能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回应,开创了基层回应性信访治理的生动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