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634)
2022(2249)
2021(2352)
2020(1958)
2019(4770)
2018(4972)
2017(8799)
2016(5048)
2015(5420)
2014(5575)
2013(5053)
2012(4750)
2011(4381)
2010(4674)
2009(4440)
2008(4767)
2007(3946)
2006(3919)
2005(3626)
2004(3152)
作者
(13838)
(11761)
(11723)
(11246)
(7643)
(5559)
(5212)
(4619)
(4317)
(4306)
(4263)
(4069)
(4041)
(3941)
(3913)
(3598)
(3538)
(3431)
(3399)
(3319)
(3221)
(2962)
(2916)
(2853)
(2833)
(2758)
(2600)
(2531)
(2405)
(2398)
学科
(17204)
经济(17164)
管理(10316)
(9266)
(8067)
企业(8067)
(7444)
(5846)
中国(5750)
(5585)
(5254)
方法(5178)
体制(5076)
(4995)
教育(4870)
业经(4351)
理论(4117)
数学(4097)
(4073)
金融(4072)
(3997)
数学方法(3987)
银行(3984)
(3907)
(3273)
农业(3188)
税收(3168)
(3139)
地方(3019)
(2897)
机构
大学(70358)
学院(67787)
研究(29380)
(26285)
经济(25725)
中国(21507)
管理(21437)
科学(18059)
理学(17891)
理学院(17572)
管理学(17087)
管理学院(16945)
(15912)
(15815)
(14962)
研究所(14431)
(13336)
(11905)
师范(11793)
中心(11775)
(11718)
财经(10734)
北京(10384)
农业(10257)
(10222)
师范大学(9847)
(9742)
业大(9667)
教育(9041)
(8692)
基金
项目(41809)
科学(32614)
研究(31294)
基金(29859)
(26850)
国家(26612)
科学基金(21593)
社会(19269)
社会科(18011)
社会科学(18003)
教育(15623)
(15532)
基金项目(15357)
(13983)
自然(13603)
自然科(13264)
自然科学(13256)
自然科学基金(13028)
编号(12667)
成果(12330)
资助(11943)
重点(10137)
(9842)
课题(9813)
(8888)
(8700)
(8441)
教育部(8410)
大学(8142)
(7991)
期刊
(34280)
经济(34280)
研究(25490)
中国(18663)
教育(14403)
学报(12832)
(12562)
科学(11721)
(11514)
大学(9831)
学学(8888)
管理(8643)
农业(8025)
(7619)
金融(7619)
财经(5859)
经济研究(5226)
技术(5200)
(5130)
业经(4387)
问题(4276)
(4269)
(4075)
改革(4002)
(4002)
世界(3658)
职业(3583)
业大(3393)
社会(3368)
(3350)
共检索到115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唐镖  
原本作为接待来信来访之秘书功能的信访,经过30余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信访政治",信访的机构、人员、职能和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获得了地方性立法的保障。然而,访民和一般民众的权利、尤其是其权利的法治保障,却并未获得相应的提升。这种背反情况的出现,正是威权体制的产物,也暗合于中国传统体制之精神。文章认为,信访政治严重悖于现代国家建设的民主、法治与科学精神。信访体制的改革,应当回到其宏观体制之根,推动宏观体制本身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改革;应当厘清宏观体制和结构中的信访权力角色与功能定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程琳  
不同于正常人或者精英人物上访,非正常人或者边缘人上访通常更能够挑战常规体制、反映出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治理机制发生转型,家事纠纷溢出村落并通过信访制度的转化机制成为信访事件。信访制度将不属于信访对象的人与事吸纳进信访维稳体系,导致信访渠道壅塞,信访制度功能变异。只有划定信访制度的边界,建立健全信访的识别、信息共享、分类解决和终结机制,才能恢复信访制度的活力,发挥其正向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小霞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乡村社会是由内向型农村转向外向型农村。这种转变,使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认同条件发生变化或遭受破坏,也引起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这时的乡村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作为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的法律依据,存在一些缺陷,今后逐步作出一些技术性的调整是必要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安臣  
我国博士生资助制度经历了人民助学金、"奖学金+三助金"、高校自主统筹安排资助经费和"全面收费+高资助"试点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博士生资助面临着博士生资助水平较低、资助定位不明确、资助结构不合理、文科博士生资助状况令人担忧等问题。博士生资助制度不仅需要微观层面的调整,更需要宏观层面的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鉴  郭定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在对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政策变迁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的特征,揭示蕴含其中的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当事人在一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围绕外部利润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外部利润的产生又与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关,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性,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土地市场化的每一次改革,都是相关制度在边际上调整,并沿着不断提升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方向演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纯清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核心的社会转型推动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农民价值观变迁历经了传统价值观的动摇与主体的觉醒、不同价值取向的碰撞、农民价值观多样化、在碰撞进程中逐步走向整合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对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产生深刻影响。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会推动农民的生态观、生产观、教育观、居住观和消费观等发生新的变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从人格假设、基本分析方法、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因、条件、方式、过程和作用等方面,介绍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说明其对改革的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段梦涵  
设立寄宿制学院往往被认为是英国大学的重要传统,也是英国大学得以享誉世界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之后,英国在不同时期设立的大学均少见设立寄宿制学院的情况;即便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寄宿制学院也几经变革,在大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我国高校实行书院制改革而言,有必要深入了解变迁中的英国寄宿制学院,应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指向决定是否设立书院,在对待书院职责、权限与资源配置问题上也应做到适可而止,方为上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华林  管清友  夏靖铧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为主线,通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诺思悖论不断化解的过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高度相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变迁过程是冲击回应型”等命题作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各博弈利益主体在改革进程中的行为模式及其绩效,并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道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丙毅  刘法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的模式及其制度体系始终处于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中国的医疗管制已经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行政性全面管理模式。尽管成熟的医疗管制模式及其制度尚未完全确立,但制度的雏形已日趋显现,向"有管制的竞争"模式迈进的步伐正在加快。多年的医疗管制改革及其制度变迁为今后的改革进程带来极为深刻的启示:(1)没有市场竞争机制的医疗服务体系是不可持续的;(2)缺乏政府有效管制的医疗市场是难以为继的;(3)间接管制方式及其相应的管制制度,是规范医疗市场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升的合理选择;(4)有效的社会性管制制度是实现医疗服务公平与普遍可及...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思锐  
我国农村改革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变迁遵从了市场经济的理性、借鉴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传统、重视试验与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农村改革制度变迁在给农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使相关主体的利益得到了显著增加,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正是由于我国农村改革制度变迁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得到了政府的认同和社会公众的支持,才使其减少了阻力,降低了成本,并获得了巨大的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永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均田制,通过劳动努力与获得劳动剩余直接挂钩的形式,形成激励机制,使得土地资源配置在特定的人地矛盾的背景之下,达到社会最优。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使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通过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强化集体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大利  
改革以来中国省内地区差异的变迁美国芝加哥大学助教授杨大利目前,对中国国内地区差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地带(如沿海和内地)之间或省际之间,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省内地区之间的差异。但是据其它国家对地区差异所进行的研究,某一地理单元内部的地区差异有时较同类地理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金碚  
人的行动总是出于一定的目的,并且采取或寻求一定的手段来努力达到目的。承认和实行市场经济,意味着经济运行的"目的 -手段"机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个面貌。人类经济发展的本真复兴,就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工具主义的财富观中进一步觉醒,升华为本真价值观的觉醒。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视角看,体现"目的-手段"机理机制的新动能,其"方向的自觉性"都要展现创新、自律、理智的基本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