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6)
2023(4388)
2022(3563)
2021(3320)
2020(2797)
2019(6318)
2018(6629)
2017(12304)
2016(6764)
2015(7448)
2014(7665)
2013(6790)
2012(6237)
2011(5695)
2010(5861)
2009(5312)
2008(5223)
2007(5223)
2006(4643)
2005(3895)
作者
(19012)
(15642)
(15538)
(14618)
(9760)
(7295)
(7072)
(6090)
(6056)
(5805)
(5284)
(5224)
(5144)
(5060)
(4971)
(4804)
(4526)
(4507)
(4498)
(4483)
(3999)
(3883)
(3850)
(3725)
(3615)
(3609)
(3517)
(3391)
(3322)
(3237)
学科
(19415)
经济(19386)
管理(16272)
(11558)
(9366)
企业(9366)
中国(8589)
(7380)
(7036)
业经(6510)
(6233)
银行(6214)
(6040)
(6017)
贸易(6013)
地方(5981)
(5852)
(5515)
(5486)
理论(5416)
(5410)
金融(5403)
(5333)
教育(4881)
方法(4804)
电子(4613)
农业(4326)
网上(4179)
网上贸易(4179)
(3819)
机构
学院(83048)
大学(79777)
研究(30058)
管理(27094)
(26736)
经济(25783)
中国(24816)
理学(21727)
理学院(21445)
管理学(20916)
管理学院(20766)
科学(19418)
(18539)
(17519)
(15623)
(15347)
中心(14970)
(14718)
研究所(14059)
农业(13427)
技术(13416)
业大(13377)
(12257)
(11971)
(11945)
北京(11776)
师范(11750)
(11616)
职业(10841)
财经(10372)
基金
项目(52822)
研究(40832)
科学(39266)
基金(33895)
(30195)
国家(29873)
科学基金(24298)
(23037)
社会(22878)
社会科(21295)
社会科学(21292)
教育(19472)
(18787)
编号(18677)
基金项目(17526)
成果(16099)
自然(14952)
自然科(14571)
自然科学(14561)
课题(14377)
自然科学基金(14276)
资助(13702)
重点(12202)
(12084)
(11768)
项目编号(11212)
(11125)
(10986)
(10438)
创新(10240)
期刊
(36974)
经济(36974)
研究(26012)
中国(24818)
教育(17166)
(16790)
学报(15778)
科学(12288)
(11897)
大学(11674)
农业(11034)
管理(10980)
(10979)
金融(10979)
学学(10617)
技术(9349)
业经(7854)
图书(7058)
职业(6253)
经济研究(5885)
(5465)
书馆(5242)
图书馆(5242)
财经(5071)
(4859)
论坛(4859)
(4758)
(4403)
业大(4259)
问题(4229)
共检索到142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起  孙军锋  王毅  耿勇  张雷  
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企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减少经济矛盾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务信用评价发生了几个明显的转变:由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由信用孤岛向信用互联转变,由数据缺乏向大数据集成转变,由简单计算向云计算转变,由信用等级向信用资产转变。国际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存在以下三种网络模式:一是互联网,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的是信息在全世界的低成本和快速传播;二是物联网,通过新型通信技术把人、物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组织形式;三是信联网,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信息、政府监管数据和公共网络平台的大数据挖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组  王毅  李煜伟  耿勇  张云起  孙军峰  
我国基于传统社会结构以及国家的政策制度安排,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要的中国职工服务体系。中国职工服务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面对经济社会的转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职工服务工作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中国职工服务的运行现状和发展需要,引入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为中国工会服务的职能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结合工会系统的组织构架、服务资源等实际情况,提出了运用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提升工会服务的整体思路,以及信联网职工服务平台的设计理念、运营模式和建设内容。中国职工服务平台所创造的这种基于信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构建的U2M服务模式在未来将会服务于更广泛、多层次、复杂化的商业应用情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组  王毅  李煜伟  耿勇  张云起  孙军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组  耿勇  王毅  李煜伟  张云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组  耿勇  王毅  李煜伟  张云起  
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信用缺失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信用环境的形成。在"互联网+"环境下,依托传统的旅游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模式,难以有效推动我国旅游信用体系的建设。因此,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旅游信用监管平台,以实现旅游市场的科学监管和诚信发展。笔者对信联网应用于旅游信用监管的适用性、旅游信用评价模型、旅游信联网建设目标、服务对象与内容进行重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联网对于旅游信用监管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大样本的旅游信用评价可以采用大规模样板LASSO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评价。旅游信联网需要建立旅游信用监管服务体系、旅游市场信息全媒体交互中心和旅游市场信息共享中心,设计涵盖服务于旅游政府监管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游客等全产业链的内容。信联网在旅游信用监管领域的开创性应用,对于建设我国旅游诚信市场,实现旅游信用科学监管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组  张云起  孙军峰  冯漪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是在传统商务信用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当前信息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构建的一套商务信用管理体系,包括信联网商务信用理论、技术架构和应用。信联网商务信用理论研究的主体是商务信用行为,研究的重点是商务信用评估,研究的目的是实现信用资产的流通,因此包括商务信用界定、商务信用评估和商务信用资产形成三个方面。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的技术架构包括三个数据库、一套商务信用评估体系和多个商务信用应用端,即"3+1+N"。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数据来源多重化、指标体系客观化、数据处理动态化、信用评估智能化和信用额度资本化。应用信联网商务信用理论,将组织的商务信用信息纳入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实现商务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的应用不仅可以优化我国的商务环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对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组  张云起  孙军峰  冯漪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是在传统商务信用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当前信息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构建的一套商务信用管理体系,包括信联网商务信用理论、技术架构和应用。信联网商务信用理论研究的主体是商务信用行为,研究的重点是商务信用评估,研究的目的是实现信用资产的流通,因此包括商务信用界定、商务信用评估和商务信用资产形成三个方面。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的技术架构包括三个数据库、一套商务信用评估体系和多个商务信用应用端,即"3+1+N"。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数据来源多重化、指标体系客观化、数据处理动态化、信用评估智能化和信用额度资本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组  李煜伟  耿勇  王毅  张云起  于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项目组  李煜伟  耿勇  王毅  张云起  于来  
目前,我国大宗现货交易市场中存在炒作虚拟标的、甚至操纵市场价格等商务信用缺失现象。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如何建立大宗现货交易市场的商务信用体系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分析当前中国大宗现货交易市场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信联网商务信用体系理论认为: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的信联网商务信用评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信联网商务信用评估技术的应用,实现监管信息、交易信息和网络挖掘信息的融合,促进商务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建立商务信用评估体系,从而解决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我们从大宗货物交易主体、OTC业务交易主体及OTC投资人三个方面提出不同的信联网商务信用评价模型,以实现大宗交易业务中产品价值评定,OTC业务中会员单位和代理商及OTC业务中投资者的商务信用评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具体作用于一国的市场规范,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方向转变。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日益广泛普及,各类市场主体,包括传统的金融机构、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及个人之间的交易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这一"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载体,网络信用问题业已成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东  唐德鑫  
本文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中国社会严重的信用缺失源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理念的缺失,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对失信行为惩戒制度的缺位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构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和完善。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家平  
分析商务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破解原理、征信难点,以及国际上主要的征信模式和我国征信市场现状,提出应建立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为基础,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行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和第三方专业征信服务为主体,以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征信体系,形成不同征信机构各司其职、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商务征信市场格局。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文芳  李春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促进了征信机构向互联网+大数据征信的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必将激活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新动力。分析互联网+大数据征信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并从加快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制定大数据征信标准体系,培育多元化市场化的征信机构,推进大数据征信开放共享,整合形成大数据征信平台,完善大数据征信相关立法,加强监督管理和隐私保护,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雪梅  
我国征信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现行征信体系存在征信数据来源狭窄、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信用主体隐私易被侵犯、信用信息权威性不足、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完善互联网征信体系建设,去中心化机制能增强数据采集能力,分布式存储处理有利于提升数据存储能力,加密算法能保护信用主体隐私,溯源技术能提升征信信息权威性,定价机制能促进信息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