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4)
- 2023(15353)
- 2022(13137)
- 2021(12234)
- 2020(10364)
- 2019(23389)
- 2018(22868)
- 2017(44433)
- 2016(23955)
- 2015(26529)
- 2014(26110)
- 2013(26002)
- 2012(23705)
- 2011(21306)
- 2010(21194)
- 2009(19880)
- 2008(18539)
- 2007(16241)
- 2006(14145)
- 2005(12558)
- 学科
- 济(88215)
- 经济(88115)
- 业(69277)
- 管理(67441)
- 企(55840)
- 企业(55840)
- 方法(42566)
- 数学(37136)
- 数学方法(36765)
- 中国(30314)
- 融(29031)
- 金融(29028)
- 银(28331)
- 银行(28263)
- 行(27154)
- 财(26498)
- 农(24374)
- 制(20742)
- 业经(20374)
- 学(19933)
- 地方(19072)
- 贸(18045)
- 贸易(18032)
- 务(17948)
- 财务(17883)
- 财务管理(17853)
- 易(17539)
- 企业财务(17038)
- 农业(16975)
- 理论(15788)
- 机构
- 大学(332957)
- 学院(329951)
- 管理(131653)
- 济(130554)
- 经济(127716)
- 理学(114346)
- 理学院(113103)
- 管理学(111103)
- 管理学院(110544)
- 研究(109479)
- 中国(90740)
- 京(70059)
- 科学(69043)
- 财(61587)
- 农(58995)
- 所(55082)
- 业大(53133)
- 中心(52488)
- 研究所(50613)
- 财经(49734)
- 农业(46516)
- 江(46419)
- 经(45316)
- 北京(44143)
- 范(40692)
- 师范(40187)
- 经济学(39521)
- 院(39290)
- 州(38745)
- 财经大学(37402)
- 基金
- 项目(230892)
- 科学(179875)
- 基金(168238)
- 研究(163173)
- 家(148332)
- 国家(147104)
- 科学基金(125715)
- 社会(102817)
- 社会科(97545)
- 社会科学(97519)
- 基金项目(90240)
- 省(89869)
- 自然(84218)
- 自然科(82270)
- 自然科学(82244)
- 自然科学基金(80762)
- 划(76128)
- 教育(73780)
- 资助(69511)
- 编号(65564)
- 成果(51859)
- 重点(51493)
- 部(50098)
- 创(48267)
- 发(48256)
- 创新(45078)
- 科研(44978)
- 课题(44199)
- 计划(43019)
- 教育部(42729)
- 期刊
- 济(134452)
- 经济(134452)
- 研究(98188)
- 中国(60199)
- 学报(58204)
- 农(52553)
- 科学(50431)
- 融(47115)
- 金融(47115)
- 管理(45630)
- 财(45619)
- 大学(43285)
- 学学(41181)
- 农业(35063)
- 教育(30394)
- 技术(24932)
- 财经(23778)
- 经济研究(22057)
- 业经(21699)
- 经(20130)
- 理论(17826)
- 业(17654)
- 问题(17117)
- 科技(16945)
- 实践(16363)
- 践(16363)
- 版(15955)
- 图书(15877)
- 业大(15261)
- 技术经济(14936)
共检索到480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晓辉 倪志凌
西方学者关于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对金融稳定影响的最新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微观层面探讨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对金融机构行为动机扭曲的影响,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以及对金融机构监督审核贷款水平的影响;二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金融系统风险传染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三是从操作层面探讨现有CRT工具运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评述,进一步提出了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影响金融稳定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信用风险转移在分散和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理想的信用风险转移有利于提高金融稳定和效率,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威胁。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的低效,这将导致风险的不适度集中、风险定价不准确以及缺乏透明度等,这些问题将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恒煜
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激励与监管当局提高金融稳定性的目标是一致的,监管当局应该通过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总信用风险转移,使得信用风险转移的收益最大化;研究还发现,随着跨部门之间信用风险转移的出现,为了使得个体激励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中金融机构稳定性的社会目标相一致,应该鼓励部门之间的差异化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琪 田鑫
文章首先分析出商业银行选择信用风险转移的动机是突破融资约束和资本约束,以及减少信贷约束和增加银行贷款。然后重点总结了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性之间关系的三个维度:一是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结论还存在较大分歧;二是信用风险转移会损害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三是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论与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类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息不对称、动态演变等视角相关。最后,文章指出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信用风险转移对微观个体风险和宏观系统风险影响的综合分析及系统研究有所不足;缺少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琳 胡海鸥
近年来,信用风险转移市场迅速发展已引起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渐成热点。本文介绍了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工具、参与主体及动机,归纳和探讨了国外学者关于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市场参与者间关系的影响及其宏观作用等,以期为我国信用风险转移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洪涛 蔡利 蔡春
系统性风险是金融稳定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整体系统性风险的估计、系统性风险的分配和系统重要性四个方面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文献进行评论。本文认为,基于金融稳定监管不断演变的要求,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个机构风险研究,到整体系统性风险研究,再到单个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这样三个阶段;采用的量化研究模型从单指标模型,到多指标模型,再到网络分析模型;研究范式从线性研究到期望损失概率分布的尾部研究。金融危机后,针对"规模和关联太大,以致不容失败"的金融稳定监管缺失,监管层认识到监管重点必须从市场转到系统重要性机构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凤荣 成倩 张珊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经济学界诉讼已久的问题,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更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结合我国市场发育条件和制度变迁特征,引入保险部门与银行部门不完全竞争及两部门交叉持股两个条件,进行模型构建与推导。得出结论,在两部门交叉持股条件下,信用风险的交易使风险在两部门之间得以分散,降低了风险的集中度,提高金融机构抵御突发风险的能力,有助于两部门的稳定;适当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整体金融系统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金融稳定 交叉持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丁东洋 周丽莉
本文采用联合超值数描述金融系统风险,构建动态系统模型分析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对欧洲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风险具有双重影响,而且金融系统风险与信用风险转移之间的关系存在时间差异。相关结论有助于监管机构完善金融系统风险度量方法和监管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安琴
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研究风险资产流动性对银行持有风险资产的行为以及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得出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尽管有助于银行以较小损失变现资产,却会鼓励银行承担更多风险(即持有更多风险资产),反而会降低银行稳定性;但如果危机期间,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甚至直接购买风险资产的形式提高市场流动性,就能够提高银行稳定性。这就要求我国在促进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实施BaselⅢ,监管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提高其资本质量,引导其审慎经营。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银行稳定性 流动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军
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信用风险转移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欧美国家有相当大的发展,其工具范围不断扩大,参与机构逐渐增多,市场交易额逐年提高。本文在此着重介绍信用风险转移的工具特征、参与者特征以及市场发展状况,以期对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转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政勋 侯喆
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房价波动,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创新作为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指出,关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理论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资产价格的波动;然后从金融创新、流动性、银行资本金的变动、银行信贷渠道以及微观主体行为五个方面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研究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庄毓敏 孙安琴 毕毅
信用风险转移(CRT)创新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是2010年末我国推出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更强化了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有文献主要研究CRT对于银行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视角较为单一,同时采用的实证方法多为事件研究法和常规(面板数据)线性回归法,很难解决遗漏变量、内生性等计量难题,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银行个体经济行为、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的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论证CRT对银行个体经济行为、银行个体风险以及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用衍生品创新一方面降低了银行个体的风险,但同时引致银行增持高风险资产,最终的结果是导致银行系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韬
本文从信用风险评估特征、评估指标确定、评估方法选择和信用评分法/适用性等角度,对国内外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予以述评并加以探讨,对我国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鹏飞
个人消费信用的风险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随着人们对个人消费信用的日益重视,关于个人消费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学术著作和文章也不断涌现。本文对关于个人消费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文献做了一些梳理,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以供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个人消费信用 风险管理 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