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3)
2023(15923)
2022(13626)
2021(12612)
2020(10791)
2019(24305)
2018(23743)
2017(46221)
2016(24846)
2015(27613)
2014(27262)
2013(27090)
2012(24620)
2011(22168)
2010(22154)
2009(20883)
2008(19399)
2007(17084)
2006(14864)
2005(13038)
作者
(73086)
(60408)
(60219)
(57010)
(38346)
(29192)
(27298)
(23802)
(23250)
(21549)
(20757)
(20420)
(19052)
(19051)
(18910)
(18591)
(18213)
(18113)
(17387)
(17265)
(15081)
(14846)
(14582)
(13710)
(13698)
(13378)
(13357)
(13311)
(12123)
(11851)
学科
(95352)
经济(95244)
(73490)
管理(71928)
(59098)
企业(59098)
方法(48414)
数学(42803)
数学方法(42426)
中国(31048)
(29404)
金融(29401)
(28616)
银行(28547)
(28215)
(27396)
(25691)
(21522)
业经(21293)
(20367)
地方(20236)
(19151)
财务(19083)
财务管理(19048)
(18796)
贸易(18783)
(18246)
企业财务(18196)
农业(17984)
理论(16043)
机构
大学(350638)
学院(347721)
管理(139803)
(138469)
经济(135515)
理学(121744)
理学院(120461)
管理学(118342)
管理学院(117755)
研究(112870)
中国(93590)
(73541)
科学(71153)
(65320)
(61538)
业大(56167)
(56159)
中心(54585)
财经(53236)
研究所(51668)
(48950)
农业(48633)
(48583)
北京(46209)
经济学(42575)
(41856)
师范(41303)
(40803)
(40673)
财经大学(40175)
基金
项目(245641)
科学(191947)
基金(179875)
研究(172954)
(158439)
国家(157146)
科学基金(134855)
社会(109907)
社会科(104358)
社会科学(104332)
基金项目(96188)
(95345)
自然(90314)
自然科(88229)
自然科学(88205)
自然科学基金(86646)
(80718)
教育(78665)
资助(74674)
编号(68781)
重点(54816)
成果(54034)
(53606)
(51228)
(51137)
创新(47849)
科研(47804)
课题(46488)
教育部(45900)
计划(45594)
期刊
(139574)
经济(139574)
研究(100345)
中国(61850)
学报(61069)
(54221)
科学(52701)
(48562)
金融(48562)
(48469)
管理(48053)
大学(45588)
学学(43499)
农业(36222)
教育(29856)
技术(27366)
财经(25938)
经济研究(23071)
业经(22690)
(21911)
(18213)
理论(18163)
问题(18072)
科技(17281)
实践(16744)
(16744)
(16610)
技术经济(16159)
业大(15944)
图书(15836)
共检索到498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丁东洋  周丽莉  
本文采用联合超值数描述金融系统风险,构建动态系统模型分析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对欧洲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风险具有双重影响,而且金融系统风险与信用风险转移之间的关系存在时间差异。相关结论有助于监管机构完善金融系统风险度量方法和监管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信用风险转移在分散和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构建的一般均衡模型结果表明:理想的信用风险转移有利于提高金融稳定和效率,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威胁。信用风险转移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的低效,这将导致风险的不适度集中、风险定价不准确以及缺乏透明度等,这些问题将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晓辉  倪志凌  
西方学者关于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对金融稳定影响的最新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微观层面探讨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对金融机构行为动机扭曲的影响,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以及对金融机构监督审核贷款水平的影响;二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金融系统风险传染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三是从操作层面探讨现有CRT工具运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我们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评述,进一步提出了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影响金融稳定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志强  
投资者的选择构造出金融系统的形态,金融系统的形态也决定了不同的金融结构。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变量与模型,对投资者资产选择情况做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根据其呈现出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我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中介的特征与功效,从中可以发现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实现其风险分担与跨期平滑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毛泽盛  王元  
本文基于1991-2013年年度数据,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对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并运用Beveridge-Nelson数据处理技术对信贷规模进行分解,提取周期成分和随机趋势成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与信贷周期成分呈反向变动关系,而与随机趋势成分呈同向变动关系;(2)信贷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信贷随机成分的波动,信贷扩张会显著提升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恒煜  
银行信用风险转移激励与监管当局提高金融稳定性的目标是一致的,监管当局应该通过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总信用风险转移,使得信用风险转移的收益最大化;研究还发现,随着跨部门之间信用风险转移的出现,为了使得个体激励与提高信用风险管理中金融机构稳定性的社会目标相一致,应该鼓励部门之间的差异化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丹凤  孙宇辰  马驰骋  秦大忠  
本文利用美国35家上市银行的季度面板数据,检验信用风险转移工具(CRT)能否有效转移银行个体风险。我们发现CRT保护头寸在正常时期能够降低银行个体风险,但在次贷危机时期,由于CRT增加了系统风险的暴露,使得持有更多CRT保护头寸的银行反而经历了更高程度的个体风险上升。这表明CRT能否有效降低银行信用风险,依赖于宏观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明选  孟赞  
互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始紧密融合。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将业务及产品服务延伸至互联网。以"金融线上化"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一行三会"的监管理念和具体实践。互联网金融已成为金融生活中无法忽视和回避的话题。互联网金融对具体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及其面临的信用风险状况的影响,更是引发了学界和从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理论,然后使用Eviews统计软件中的邹检验(Chow test)方法和虚拟变量法进行计量分析析,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机构风险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玉华  谢承蓉  王玉玲  
金融混沌是金融系统中的一种内在不确定性,是经常出现在该系统中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是当前非线性经济动力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基于系统的外部或内部冲击、系统的传染效应和系统的风险控制建立了一个新的金融系统风险模型,分析了其均衡解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发生的条件,通过分岔图对该系统的复杂性演化行为进行了仿真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铭  
在全球金融体系从以银行为主导转变为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条件下,金融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有新的思维来分析流动性风险、清算系统风险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需要通过建立模型对金融系统风险的传播机制进行理论论证,需要将金融系统风险同工程、生态等领域的系统风险进行跨学科比较,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来预测和管理金融系统风险。本文对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军  
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信用风险转移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欧美国家有相当大的发展,其工具范围不断扩大,参与机构逐渐增多,市场交易额逐年提高。本文在此着重介绍信用风险转移的工具特征、参与者特征以及市场发展状况,以期对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琪  田鑫  
文章首先分析出商业银行选择信用风险转移的动机是突破融资约束和资本约束,以及减少信贷约束和增加银行贷款。然后重点总结了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性之间关系的三个维度:一是信用风险转移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结论还存在较大分歧;二是信用风险转移会损害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三是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论与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类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息不对称、动态演变等视角相关。最后,文章指出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信用风险转移对微观个体风险和宏观系统风险影响的综合分析及系统研究有所不足;缺少信用风险转移与金融稳定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俊强  韩琳  李湛  
利用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CRT交易对银行贷款规模、风险水平与收益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CRT交易提高了适度参与型银行承担风险的意愿,而对市场主导型银行的影响并不显著,即CRT交易规模的提高并不会带来银行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张,这与已有理论研究结论不同;由于存在双向作用,CRT交易并未带来银行收益水平的显著改善,对银行风险水平也没有明显影响。最后,对我国CRT市场发展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凤荣  成倩  张珊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经济学界诉讼已久的问题,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其更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结合我国市场发育条件和制度变迁特征,引入保险部门与银行部门不完全竞争及两部门交叉持股两个条件,进行模型构建与推导。得出结论,在两部门交叉持股条件下,信用风险的交易使风险在两部门之间得以分散,降低了风险的集中度,提高金融机构抵御突发风险的能力,有助于两部门的稳定;适当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整体金融系统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天芸  余洁宜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扩展的CAPM模型,测算了贷款转让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进行贷款转让之后,系统性风险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四大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比其他商业银行的提高更为明显。系统性风险水平的提高来自于商业银行与市场相关性的提高,银行个体的风险水平是下降的。银行通过贷款转让行为将个体的风险转移到市场中去,提高了市场相关性,因此提高了系统性风险。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不应仅将监管重点置于银行个体的风险暴露水平,亦应重点关注银行个体行为对市场整体风险水平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