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2)
2023(7762)
2022(6075)
2021(5427)
2020(4708)
2019(10375)
2018(9710)
2017(19312)
2016(9943)
2015(10926)
2014(10831)
2013(10829)
2012(9609)
2011(8442)
2010(8826)
2009(9271)
2008(8717)
2007(8073)
2006(7177)
2005(6898)
作者
(27354)
(22286)
(22168)
(21008)
(14354)
(10576)
(10303)
(8813)
(8488)
(8102)
(7636)
(7584)
(7389)
(7100)
(6939)
(6928)
(6771)
(6675)
(6265)
(6123)
(5561)
(5333)
(5201)
(5088)
(5060)
(5021)
(5007)
(5001)
(4354)
(4314)
学科
(68445)
企业(68445)
(64630)
管理(49524)
(43034)
经济(42965)
(26839)
金融(26839)
(25231)
银行(25230)
(24427)
(22425)
方法(21264)
业经(20066)
(19387)
财务(19373)
财务管理(19355)
企业财务(18447)
中国(18083)
(16685)
数学(14137)
数学方法(14069)
技术(12473)
企业经济(11798)
理论(11779)
中国金融(11319)
(11043)
保险(10952)
(10786)
(10699)
机构
学院(143732)
大学(139458)
(65409)
经济(64164)
管理(63237)
理学(52696)
理学院(52323)
管理学(51886)
管理学院(51601)
中国(44968)
(37810)
研究(37228)
财经(29427)
(27555)
(26545)
(22657)
(22577)
(22514)
金融(22155)
财经大学(22129)
银行(21657)
中心(21339)
经济学(21095)
(20400)
商学(20114)
商学院(19948)
经济学院(19191)
(18797)
人民(18751)
国人(17553)
基金
项目(85293)
科学(69636)
基金(65425)
研究(64293)
(54111)
国家(53520)
科学基金(49420)
社会(44585)
社会科(42415)
社会科学(42402)
基金项目(34017)
(32910)
自然(31030)
自然科(30458)
自然科学(30451)
自然科学基金(30026)
教育(28248)
资助(27298)
(26209)
编号(24939)
(20525)
(20433)
成果(19594)
(19148)
创新(18914)
(18881)
国家社会(18737)
重点(18248)
(17961)
人文(17902)
期刊
(72670)
经济(72670)
研究(45962)
(39004)
金融(39004)
(34500)
管理(29769)
中国(26146)
财经(15971)
科学(15596)
学报(13764)
(13523)
技术(13189)
大学(11947)
学学(11799)
(11546)
财会(11507)
经济研究(11056)
业经(11035)
技术经济(9318)
会计(9073)
理论(8379)
现代(8095)
问题(8095)
(7817)
通讯(7704)
会通(7699)
经济管理(7457)
国际(7419)
实践(7336)
共检索到230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江立  董文欣  
2018年以来,受融资环境整体偏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债券市场违约率出现明显上升,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难度显著增加,而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进一步加大了民企融资的压力。为此,中央及监管层多项政策密集出台,旨在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2018年10月22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夏  
通过考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缓解效果、作用机制及效果变化,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及超短期融资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表明,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创设可以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并可以通过影响投资人对于标的债务违约风险认定,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从而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缓解融资难题。但进一步研究显示,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缓解效果逐渐下降,主要在于参考实体重复创设较为普遍,且向高评级发行人集中。基于此,应多措并举进一步扩大市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提高对于民营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及认可度,扩大参考实体及标的的债务覆盖范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志洋  
金融衍生工具服务实体经济会迸发出巨大活力。本文在回顾当前我国债务违约日趋严重的基础上,分析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缓解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困难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效果。最后,结合我国当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的特点,认为当前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流动性方面以及覆盖企业债务面方面需要提高,且需要使用债券组合的模式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鸿星  
2018年,民营企业的定位争论和融资难题成为社会焦点,在经济运行持续承压和融资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导致民企资金断裂成为影响经济金融稳定运行的"黑天鹅"。为从政策层面平等对待和坚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消除民企忧虑,2018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为民营企业的平等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邹丽华  
自2018年5月起,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高发,民营企业是债券违约的主体。随着信用环境恶化,部分民营企业陷入债务违约、信贷融资难度加大、股权质押风险上升的负向循环。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引导设立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企发债融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是主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此轮信用风险缓释凭证重启发行的主要特点与支持民企融资的实际效果,指出债券违约市场化处置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信用衍生品的效用发挥,并建议今后应从市场配套制度建设、参与主体功能提升以及完善衍生品定价机制等方面入手,为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兆芹  王秋雨  
文章以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投管”),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助力民营企业融资中的积极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引入产生的保险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增强了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降低了融资成本,是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用过程中存在标的主体覆盖面窄、地区发展差异大、易形成过度依赖等问题。为此,文章从调动地方性金融机构创设热情、培养债券发行主体主动意识、加强债券投资者保险意识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建设信用衍生品市场、助力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轶  
信用衍生工具是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信用违约互换是交易最活跃的信用衍生工具之一,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其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基础资产中分离出来,以市场价格在交易商之间转让,达到转移信用风险的目的。1994年,摩根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开展了第一笔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提高了信用风险管理效率。2010年10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苗艳芳  
受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及债券市场风险偏好趋同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信用风险集中爆发,"融资难"问题日益严重。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因具有为企业及企业债券提供"保险"及提升企业信用的优势,受到了债券市场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文章借助实际案例,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同时根据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完善建议,希望对化解民营企业融资有所裨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好文  王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存亮  
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必须聚焦小微企业的难点痛点,解决好"有人服务""有能力服务""有意愿服务""精准服务"四个关键性问题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贴近基层的优势,专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较好发挥了国有大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中坚作用。截至2018年末,邮储银行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近150万户、余额超过5000亿元,在银行业位居前列,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逐年提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琦瑛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浙江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样存在并且突出。本文认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要在传统融资手段上持续深化,还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以创新的手段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即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和民间自发的力量,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产品的交易平台,引导、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使民间融资阳光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莲香  
为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10年10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试点业务。对此类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我国尚未出台具体会计准则规范其会计处理。201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以下简称《解释5号》),其中对CRM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解答,但是具体细则仍然不够明晰,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方面存在差异。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可比性,笔者尝试在《解释5号》规定的基础上梳理CRM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宬旭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分析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现状,针对市场发展初期出现的如参与者单一化、定价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提出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体系改革途径及建议对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强  吴敏  
通过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进行研究得出:(1)CRM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无风险基准利率,标的债券的风险敞口、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期限,以及CRM期限等。(2)同期国债利率和央行票据利率作为CRM的基准利率较为恰当,且模型定价对不同期限、不同信用等级的CRM定价区分度较为合理,模型定价与CRM发行交易定价较为接近,适合我国现阶段CRM产品定价。(3)可以从完善CRM定价基础数据库、探索CRM定价无风险基础利率、创新CRM标的债券评级制度、引导CRM市场主体多元化和优化CRM市场做市商制度等方面提出CRM定价优化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萍萍  潘炳强  
2010年10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标志着我国正式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开启了信用衍生产品创新的实践。《指引》的公布,将改变我国作为亚洲最大信用债券市场不能进行风险对冲的局面。因此,加快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衍生产品的创新发展,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