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6)
- 2023(9331)
- 2022(7821)
- 2021(7307)
- 2020(6126)
- 2019(14018)
- 2018(14077)
- 2017(27683)
- 2016(15029)
- 2015(17167)
- 2014(17364)
- 2013(17653)
- 2012(16755)
- 2011(15240)
- 2010(15826)
- 2009(15172)
- 2008(15540)
- 2007(14509)
- 2006(13531)
- 2005(12939)
- 学科
- 济(64744)
- 经济(64674)
- 管理(48411)
- 业(45838)
- 企(36371)
- 企业(36371)
- 中国(25149)
- 银(25040)
- 银行(24895)
- 行(23472)
- 方法(23072)
- 制(21970)
- 数学(19409)
- 数学方法(19305)
- 财(18932)
- 融(18348)
- 金融(18348)
- 地方(18347)
- 农(17767)
- 业经(15731)
- 度(13730)
- 制度(13727)
- 贸(12981)
- 贸易(12962)
- 易(12396)
- 业务(12377)
- 务(11782)
- 财务(11748)
- 财务管理(11707)
- 农业(11672)
- 机构
- 学院(214559)
- 大学(213175)
- 济(91806)
- 经济(89487)
- 管理(82889)
- 研究(73164)
- 中国(71131)
- 理学(65930)
- 理学院(65177)
- 管理学(64465)
- 管理学院(64002)
- 财(51699)
- 京(47717)
- 科学(40160)
- 财经(37799)
- 所(37430)
- 江(36430)
- 中心(36041)
- 经(34007)
- 研究所(32578)
- 农(32474)
- 北京(31917)
- 银(31215)
- 州(30570)
- 银行(29894)
- 行(27949)
- 财经大学(27878)
- 经济学(27748)
- 范(27116)
- 师范(26892)
- 基金
- 项目(118814)
- 科学(92225)
- 研究(92005)
- 基金(83566)
- 家(70007)
- 国家(69339)
- 科学基金(59134)
- 社会(57635)
- 社会科(54630)
- 社会科学(54614)
- 省(46438)
- 基金项目(43254)
- 教育(41357)
- 编号(38773)
- 划(38626)
- 资助(35882)
- 自然(35303)
- 自然科(34376)
- 自然科学(34368)
- 自然科学基金(33746)
- 成果(33192)
- 发(30445)
- 课题(27604)
- 部(26575)
- 重点(26142)
- 发展(25128)
- 展(24712)
- 性(24295)
- 创(24173)
- 项目编号(23628)
- 期刊
- 济(117261)
- 经济(117261)
- 研究(78927)
- 中国(52646)
- 融(46496)
- 金融(46496)
- 财(40694)
- 管理(36173)
- 农(30669)
- 科学(25520)
- 学报(25227)
- 教育(23373)
- 大学(20110)
- 业经(19767)
- 财经(19304)
- 技术(19108)
- 农业(19078)
- 学学(18543)
- 经济研究(17949)
- 经(16370)
- 问题(15079)
- 理论(13113)
- 贸(12863)
- 国际(12329)
- 实践(11845)
- 践(11845)
- 商业(11813)
- 业(11565)
- 现代(11320)
- 技术经济(11074)
共检索到377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艳 陈德棉 郭平
本文通过对信用风险概念的新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特征的变化,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以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关信用风险管理内容的论述,在力图展示现代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同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 新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芳
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是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本文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指出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最后通过与国际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新型模型的比较,提出了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应该改进及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现状 发展方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鹏 吴冲锋 陈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佶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及现状(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涵义和特征所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借款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实际上是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测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经营实际结果与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真
本文在对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以及我国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并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管理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洁 谭军
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内在联系,检验了我国银行的内部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国有控股银行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而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权集中度、以及高管薪酬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机制,使其对控制银行信贷风险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信用风险管理绩效 不良资产贷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王善民
本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两方面讨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分析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资产VaR 违约概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道胜 何明升
本文从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模型类别、回收率、现金流折现因子四个维度对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模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模型 违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秦启岭
在金融自由化、一体化的趋势下,西方银行业面临着新的风险。本文在论述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最新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借鉴,提出当前发展和完善我国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敬雯
数字化转型在创新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信用风险。本文以2010—2021年140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战略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效应,并对国际同业先进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信用风险水平总体存在先降后升的倒U型关系,随着转型的深入,数字化转型会通过银行盈利能力这一机制,产生明显的“信用风险优化”效应;战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短期影响不明显,业务数字化转型的“信用风险加剧”效应在短期较为明显;从长期来看,战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业务数字化转型均会产生“信用风险优化”效应,而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效应最为明显;异质性检验还发现,相比于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更有效地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且数字化转型对大规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优化”效应也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彦
近年来,零售、餐饮等行业纷纷利用连锁经营模式迅速扩张。而商业银行一般具有规模大、网点多且分散等特点,这与连锁经营十分相似。连锁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包括其扩张的路径、3S管理原则和四个层次的统一,这些管理经验可以给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连锁经营 商业银行 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咏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春枝 陈超惠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工具成为金融界关注的对象。它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静态特征,使之表现出动态管理的发展趋势;它使信贷机构只需改变其贷款头寸的风险收益特性就能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并转移出去,从而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在已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利用该项新技术转移分散信用风险,从而改变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高的现状,达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的。
关键词:
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济民
美国商业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理论的分析与借鉴中国银行宜春地区分行周济民从60年代早期到90年代初,美国商业银行一直处于困难境地,信誉下降,收益减少,倒闭增多。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商业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图摆脱困境。其中,特别是加强了事关银行生存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