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0)
2023(7579)
2022(6599)
2021(6367)
2020(5766)
2019(13084)
2018(13248)
2017(25631)
2016(14217)
2015(16295)
2014(16538)
2013(16066)
2012(14542)
2011(13009)
2010(13604)
2009(13001)
2008(13605)
2007(12440)
2006(10908)
2005(10053)
作者
(41067)
(33648)
(33629)
(32241)
(21995)
(16146)
(15517)
(13290)
(12826)
(12415)
(11780)
(11444)
(10877)
(10725)
(10499)
(10494)
(10283)
(9951)
(9874)
(9803)
(8538)
(8474)
(8202)
(7726)
(7662)
(7642)
(7626)
(7519)
(6918)
(6598)
学科
(52368)
经济(52308)
管理(49891)
(45283)
(39899)
企业(39899)
方法(28652)
数学(24400)
数学方法(23752)
(17875)
中国(14512)
(13170)
财务(13122)
财务管理(13087)
(13037)
理论(12414)
企业财务(12276)
(12059)
银行(12045)
(11812)
业经(11470)
(11208)
(11146)
(11120)
保险(11027)
(9798)
金融(9798)
(9690)
贸易(9681)
(9404)
机构
大学(199966)
学院(198327)
管理(79923)
(73635)
经济(71712)
理学(66165)
理学院(65427)
管理学(63827)
管理学院(63442)
研究(59612)
中国(54093)
(43721)
(40281)
科学(37581)
(31901)
(30706)
财经(30504)
中心(30031)
(29698)
北京(28068)
业大(27633)
(27471)
研究所(27394)
(25971)
(24675)
师范(24384)
农业(23107)
财经大学(22698)
技术(21486)
(21474)
基金
项目(123349)
科学(95825)
基金(88963)
研究(87746)
(77224)
国家(76611)
科学基金(66141)
社会(53598)
社会科(50634)
社会科学(50617)
(47545)
基金项目(45730)
自然(45110)
自然科(44093)
自然科学(44085)
自然科学基金(43282)
教育(42131)
(40209)
资助(39720)
编号(36105)
成果(30109)
重点(27366)
(27058)
课题(25012)
(24658)
科研(24077)
(23595)
大学(23491)
教育部(23202)
创新(23070)
期刊
(84074)
经济(84074)
研究(59331)
中国(43060)
(35109)
管理(33692)
学报(30215)
科学(27732)
(25831)
金融(25831)
(25349)
大学(23561)
教育(22836)
学学(22007)
技术(19833)
农业(16685)
财经(15571)
(13218)
统计(12441)
经济研究(12425)
业经(12353)
(11490)
(11032)
财会(10969)
图书(10810)
技术经济(10553)
决策(10194)
会计(10043)
理论(9961)
问题(9793)
共检索到312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春生  易荣华  刘家鹏  
文章通过实际模型比较了信用风险的两大类模型:违约模型和盯市模型。信用风险具有广义与侠义之分,狭义的信用风险就指违约风险,即相关金融资产(贷款)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及违约的可能损失;广义的信用风险在违约风险的基础上应该包括信用变化所带来风险,也就是信用迁移风险。文章通过构建具有蒙特卡洛模拟的信用风险模型,计算这两种风险值,通过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并不是广义的信用风险就大,而是与资产组合的信用状况相关,高信用品质的资产信用迁移增加风险,而对低信用品质的资产信用迁移减少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艳秋  
股票市场是一个稳定性极差的平台,需要学术界对其损失与价值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才有利于全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借助VaR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风险计量中的损失与价值分布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莫建明  刘锡良  卿树涛  
本文在损失分布法下,以不确定性传递理论度量出监管资本度量精度,并对度量精度随监管资本变动规律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在形状参数影响下,随监管资本的增加,度量精度下降,但是在频数参数和置信度影响下,度量精度变动趋势呈现出从提高到下降的变化过程,且操作风险存在状态变化临界点。为使监管资本与风险程度相匹配,必须将监管资本点估计值要求方式改革为缓冲性要求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曲绍强  王晓芳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因而度量操作风险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作为操作风险高级度量法之一的损失分布法(LDA法)中的数据收集、模型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我国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国储  刘京军  
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公布,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的量化模型已经成为银行业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利用损失分布方法(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LDA)来度量操作风险,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分别度量损失事件发生频度以及损失幅度,然后利用组合分布方法来研究一段时间内的累积损失分布。本文主要讨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如何执行LDA以及引入操作风险在险值(Valueat Risk,VaR)的概念,并且介绍了能够反映损失分布的分布函数。同时按照巴塞尔协议公布的方法和策略,从损失事件类型、业务部门以及损失分布额度的估计方法探讨利用高级度量方法的可能性和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龙腾  沈利生  
本文以某商业银行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相关信用卡透支欺诈20671起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为样本,运用损失分布法测算出该银行信用卡透支欺诈的操作风险资本。实证研究显示,对于高频低损类型的操作风险事件,运用损失分布法度量操作风险资本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这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量化方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钟伟  沈闻一  
中国银行业缺乏严格的操作风险管理是造成银行体系积累巨额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如何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管理已日益紧迫。本文侧重讨论新巴塞尔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法 (LDA)框架 ,并对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简要总结。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倩  梁力军  
多个风险单元的集成度量是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立足于操作风险的"厚尾"、"截断"性,从分段损失分布法的视角出发,探讨操作风险集成度量的模式和数值方法。首先,引入两阶段损失分布法来拟合单个风险单元边际损失分布,用双截尾分布代替传统的完整分布来刻画"高频低损"损失数据的双截断特性,利用POT模型捕获"低频高损"事件的厚尾特性。再次,基于分段建模思路,对传统度量过程中边际分布为单一、完整分布的Copula模型进行了扩展,研究边际分布为分段分布、截尾分布条件下使用Copula函数集成度量操作风险的框架和步骤,并设计了Monte Carlo模拟算法。最后,以实证分析的形式验证所构建模型。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416个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分段分布、截尾分布能对单个风险单元边际分布有更好的拟合效果,能减小由于分布选择不当而引发的模型风险。分段度量视角下Copula函数的引入能灵活处理多个操作风险单元间的相依结构,使风险度量结果更为合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谌利  莫建明  
本文从操作损失分布模型外推、样本阀值差异以及外部业务环境及内部管理环境差异导致的样本不一致三个方面,对引起操作风险度量不确定性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以LDA度量操作风险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以上三个方面的改善,可提高操作风险度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不仅为提高操作风险度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找到了途径,而且对发展和完善LDA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代桂霞  
操作风险可以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风险,但目前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操作风险,事实上操作风险管理可能是治理结构不善的银行最应关注和最有可能取得成效的领域。而操作风险的计量则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准确地对操作风险进行计量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资生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湖南省娄底市地质灾害损失数据为样本,借助广义Pareto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对地质灾害损失分布进行刻画,建立了一个分段的地质灾害损失分布模型,然后讨论了地质灾害损失的纯保费和最大可能损失的估计问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倩  李金林  
操作风险损失强度分布呈现的"右偏性、厚尾性"特点,使操作风险损失强度的拟合面临着许多困难。为了解决传统损失分布难以拟合损失分布尾部的问题,同时又为了克服极值理论的弊端,将四参数的g-h分布用于操作风险损失强度拟合中,设计当损失强度分布为g-h分布时使用Monte Caro模拟的基本步骤。并以我国的517个风险损失数据为基础,以实证分析的形式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将拟合结果与尾部风险及其他4种常用分布进行比较。实证结果显示,在损失强度的拟合中,g-h分布能较好的捕获操作风险损失分布的"厚尾"特性,对操作风险损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礼斌  
在保险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开展非寿险与再保险的精算具有重要的意义,精算的基本理论应得到重视与发展。本文介绍了损失分布的理论及其在再保险的精算中的应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志军  袁中美  薛荔丹  洪泳  
为探讨适合我国保险公司操作风险量化模型应用,本文尝试使用损失分布法对操作风险损失分布进行量化研究,并运用案例对某保险公司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取得经验分布,寻找损失数据的规律,评估其风险影响程度,并使用该模型进行风险监控,有助于保险公司对未来风险及时防范。国内保险公司可以积极尝试建立本公司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并探索操作风险数据量化分析模型,有助于提高公司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