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7)
2023(17938)
2022(15048)
2021(14254)
2020(12162)
2019(28146)
2018(27419)
2017(51177)
2016(27826)
2015(31557)
2014(31221)
2013(30904)
2012(28700)
2011(25715)
2010(25447)
2009(23938)
2008(23952)
2007(21197)
2006(18166)
2005(16474)
作者
(82184)
(68458)
(68288)
(65099)
(43462)
(32988)
(31234)
(26994)
(26274)
(24222)
(23442)
(23081)
(21747)
(21696)
(21450)
(21430)
(20809)
(20471)
(19728)
(19688)
(16933)
(16833)
(16832)
(15609)
(15579)
(15467)
(15227)
(15021)
(13876)
(13597)
学科
(110758)
经济(110634)
管理(77689)
(75840)
(61012)
企业(61012)
方法(54340)
数学(48339)
数学方法(47721)
中国(33583)
(30616)
(28472)
(27515)
(27043)
银行(26896)
(25399)
(24638)
贸易(24620)
(23922)
业经(23246)
(23152)
(21451)
金融(21448)
(19579)
财务(19529)
财务管理(19477)
农业(18690)
企业财务(18423)
地方(18309)
(16293)
机构
大学(397063)
学院(391779)
(164080)
经济(160885)
管理(150912)
研究(135589)
理学(129666)
理学院(128199)
管理学(125823)
管理学院(125108)
中国(113312)
(84544)
科学(83859)
(76754)
(73529)
(69012)
中心(64982)
研究所(63086)
业大(61538)
财经(61094)
农业(58417)
(57998)
(55741)
北京(53269)
经济学(51181)
(48285)
(48275)
师范(47633)
经济学院(46300)
(46139)
基金
项目(265080)
科学(207905)
基金(196067)
研究(184315)
(174025)
国家(172658)
科学基金(147053)
社会(118863)
社会科(112758)
社会科学(112726)
基金项目(103150)
(100428)
自然(97838)
自然科(95696)
自然科学(95662)
自然科学基金(94011)
(86635)
教育(84589)
资助(81391)
编号(71700)
重点(60198)
(59131)
成果(57823)
(55105)
(54717)
科研(52435)
创新(51386)
国家社会(50593)
教育部(50381)
计划(50155)
期刊
(170343)
经济(170343)
研究(115601)
中国(77474)
学报(69485)
(64678)
科学(61081)
(60613)
管理(54068)
大学(51854)
(51344)
金融(51344)
学学(49032)
农业(42206)
教育(34340)
技术(32490)
财经(30414)
经济研究(28613)
(26062)
业经(25625)
(24227)
问题(22474)
(22026)
统计(20495)
国际(20179)
(20132)
理论(19603)
技术经济(19163)
世界(18401)
(18391)
共检索到593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征  赵永清  
当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时,要么惜贷增加安全资产配比,要么以更高的净息差来弥补或覆盖可能造成的违约损失。在构建信用风险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11年至2015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增加显著提升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这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更可能采取风险溢价来弥补信用风险。基于上述研究证据,商业银行切实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虽然可能降低净息差水平,但一方面能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进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征  赵永清  
当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时,要么惜贷增加安全资产配比,要么以更高的净息差来弥补或覆盖可能造成的违约损失。在构建信用风险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11年至2015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增加显著提升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这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更可能采取风险溢价来弥补信用风险。基于上述研究证据,商业银行切实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虽然可能降低净息差水平,但一方面能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进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实体经济"融资贵"问题,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志丹  项慧玲  
随着银行机构主体的不断丰富,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本文以中国109家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市场竞争如何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在降低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并且净息差和非利息收入存在负向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加剧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显著提升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降低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为此,要推动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改变经营模式,调整客户和信贷结构,拓展业务领域,实现收入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晟  张宇航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运用恰当的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及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诸多模型中,KMV模型被视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信用风险量化评估技术,该动态模型不仅可以依据历史数据进行调整,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笔者选取了2010—2015年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KMV模型计算出每个商业银行的违约距离,随后通过面板数据对于影响违约距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银行相对于非国有银行而言其信用风险相对较低,而商业银行的总不良贷款率、贷存比以及资产规模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国有银行之外的其他银行的信用风险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青志  刘锡良  
基于Ho和Saunders的做市商模型,引入监管资本约束,优化调整净息差理论模型,定量解释风险承担与净息差及银行稳定机制。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及其辅助分析方法,依据30家银行2009—2019年面板数据,考量风险承担、净息差趋势与银行稳定发展的实验证据。结果显示:风险承担与净息差呈现倒“U”形关系;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对促进银行发展具有稳定效应,风险承担能力对优化净息差区间存在规模效应。鉴于此,银行应加强风险承担与净息差趋势管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信贷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完善银行治理,提高发展的稳定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田维韦   林靖澄   王剑  
合理的净息差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测算了存贷利率变化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并分析了海外银行的低息差应对之策。研究发现:第一,不考虑存贷款结构变化,中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收窄将导致2024—2025年净息差同比分别下降14.0基点(bps)和2.5 bps,考虑到新发放贷款利率降幅或存在低估,预计2024年净息差实际收窄约20.0 bps,2025年净息差收窄或能控制在10.0 bps内。第二,海外经验表明,存款利率高度市场化和低利率环境下实现高贷款收益率是美国银行业净息差维持高位的原因。第三,日本银行业通过综合化经营、开拓海外市场并调整业务结构提升非息收入,让房地产泡沫后的日本银行业扭亏为盈,净资产收益率(ROE)水平维持在5%。借鉴海外经验,我国银行业需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正清  
非利息收入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基于我国41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数据,对非利息收入整体、主要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规模、净利差、直接融资比重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而经营管理能力、资本充足率、综合化经营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第二,银行规模、经营管理能力、直接融资等因素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等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银行业经营程度管理能力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从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商业银行开始更为审慎地评估非利息业务的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伟涛  董雅洁  
收入多元化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以我国45家银行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多元化不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水平,非利息业务盈利与利息业务盈利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收入多元化不能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收入多元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商业银行实施收入多元化战略,应综合考虑自身因素,选择最有利的发展路径,将非利息业务发展控制在合理边界内,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确保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索彦峰  陈继明  
本文立足于我国转型期内的经济金融特征,构造了一个银行资产组合行为的局部均衡模型。在对中国银行业按照资产规模和资本状况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本文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基本含义:由于银行间的异质性,紧缩性货币政策之后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行为体现出了截面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确立以银行资产组合行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决策体系,加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等政策建议,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刚飞  潘加顺  
目前大部分文献关注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而较少涉及到银行业自身信用的评价研究。本文旨在为中国银行业信用评价提供一个可供探讨的视角,选取2007-2011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18个财务指标以表征中国银行业的信用水平。本文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银行2007-2011年的五个主成分因子与方差贡献率,根据两者获得信用总评分与排名,并取2007-2011年的平均排名作为银行业信用评价的排名。然后对2007-2011年银行的信用评价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再清  甘易  胡月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42家上市和非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两步法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及结构特性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资产业务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正向效应,即同业资产扩张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在同业资产业务结构中,传统同业资产业务(存放同业与拆出资金)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负向效应,新兴同业资产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正向效应,正向效应大于负向效应,因而总效应为正。具有不同财务特征的商业银行在同业资产业务对风险承担的影响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资产规模较大和经营效率较低的银行,同业资产业务经营行为较为稳健,风险承担水平上升较慢,而流动性较高的银行,同业资产业务经营行为较为激进,风险承担水平上升较快。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再清  甘易  胡月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42家上市和非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两步法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及结构特性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资产业务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正向效应,即同业资产扩张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在同业资产业务结构中,传统同业资产业务(存放同业与拆出资金)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负向效应,新兴同业资产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正向效应,正向效应大于负向效应,因而总效应为正。具有不同财务特征的商业银行在同业资产业务对风险承担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国威  
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银行业快讯:2015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显示,受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化改革加速等影响,大型商业银行盈利出现见顶信号,资产质量风险进一步暴露,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着压力和挑战。18家上市银行业绩分析结果显示,净利润总计1.21万亿元,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5.48个百分点至1.91%(2014年7.39%),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同比分别收窄了0.15和0.14个百分点,至2.46%和2.29%。报告在综合分析2015年上市银行业绩的基础上,还就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票据业务风险事件频发、"债转股"方案重提等热点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选取了该报告的重点部分,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深  
净利差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6家上市银行2003年~2012年的数据对净利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增长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对净利差有显著影响,后,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谭鹏万  
以33家商业银行1997-2004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以赫芬达尔指数作为衡量市场结构指标,本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降低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但削弱了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市场集中度与所有银行净利息边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能跨地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净利息边际显著低于其他商业银行,因此应该适度放开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并防止过度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