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2)
- 2023(4375)
- 2022(3725)
- 2021(3686)
- 2020(3316)
- 2019(7487)
- 2018(7808)
- 2017(14375)
- 2016(8127)
- 2015(8950)
- 2014(9128)
- 2013(8710)
- 2012(8051)
- 2011(7062)
- 2010(7519)
- 2009(7545)
- 2008(8014)
- 2007(7182)
- 2006(6528)
- 2005(6113)
- 学科
- 济(26835)
- 经济(26786)
- 管理(24054)
- 业(23816)
- 企(20191)
- 企业(20191)
- 制(12656)
- 财(12131)
- 方法(11481)
- 险(10859)
- 保险(10767)
- 中国(10545)
- 银(10222)
- 银行(10214)
- 行(9635)
- 数学(9592)
- 数学方法(9362)
- 融(8305)
- 金融(8305)
- 务(8113)
- 财务(8102)
- 财务管理(8076)
- 体(7956)
- 企业财务(7668)
- 体制(6935)
- 业经(6443)
- 农(6387)
- 度(6221)
- 制度(6218)
- 理论(6176)
- 机构
- 大学(108176)
- 学院(105974)
- 济(40970)
- 经济(39870)
- 管理(37842)
- 研究(36336)
- 中国(36034)
- 理学(30206)
- 理学院(29878)
- 管理学(29180)
- 管理学院(28977)
- 财(27211)
- 京(24290)
- 科学(20752)
- 财经(19399)
- 所(18747)
- 中心(18148)
- 江(18119)
- 经(17476)
- 农(16377)
- 研究所(16232)
- 北京(16165)
- 州(14431)
- 财经大学(14369)
- 范(13554)
- 师范(13411)
- 银(13296)
- 院(13049)
- 业大(13038)
- 银行(12646)
- 基金
- 项目(58812)
- 科学(45146)
- 研究(44115)
- 基金(41938)
- 家(35802)
- 国家(35444)
- 科学基金(30190)
- 社会(27064)
- 社会科(25388)
- 社会科学(25380)
- 省(21871)
- 基金项目(21120)
- 教育(21089)
- 自然(19261)
- 自然科(18811)
- 自然科学(18805)
- 资助(18615)
- 划(18542)
- 自然科学基金(18465)
- 编号(18420)
- 成果(17069)
- 部(13383)
- 课题(13144)
- 重点(13090)
- 性(12802)
- 制(11852)
- 教育部(11732)
- 大学(11644)
- 项目编号(11625)
- 创(11364)
共检索到188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章彰
香港金管局对香港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监管要求表明,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将面临来自内部公司治理机制、风险管理流程、政策和制度变革、数据管理和IT系统整合、风险量化技术、信息披露等多方面的挑战,而应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对策。银行在决定实施内部评级法之前,必须对资产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有清晰的判断。同样实施内部评级法,不同的银行不同的资产结构可能取得降低资本之效,也可能适得其反。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内部评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建生 葛扬 陆彩兰
在信用风险评级上,内部评级法在众多方面优于外部评级法。但内部评级法的运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内部评级模型的复杂性和资产相关性的取舍问题、道德风险及市场约束问题、跨周期数据的获取、经济周期的识别等。
关键词:
内部评级 顺周期 道德风险 市场约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王胜邦
不能简单地将新资本协议理解为基于数据和模型的风险度量方法,而应认识到它所代表的支持创新、鼓励风险管理发展的理念,更应看到其对商业银行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王丹丹
我国大型银行已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治理架构、制度体系、计量模型、数据管理和IT支持体系、应用体系,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已经相对成熟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实施的国际进展内部评级法监管框架发展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简称巴Ⅱ)最终定稿,巴Ⅱ提升了资本的风险敏感性,从单一支柱转向三大支柱,从信用风险监管转向全面风险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宏博 吕晓
作为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和银行监管技术的总结,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在我国无疑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对商业银行而言,实施内部评级法有助于其提升风险计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风险管理框架和流程;对监管机构而言,内部评级法的推广将提高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和灵活性,推动监管技术进步。然而,内部评级法毕竟是在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其假设条件、银行内外部环境与我国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王瑾
2006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Ⅱ。允许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IRB)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是巴塞尔Ⅱ最重大的创新之一。内部评级法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银行内部评级体系,评估信用风险暴露的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和期限(M)等风险参数。二是全球统一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函数,巴塞尔Ⅱ采用了渐进单因子风险模型(ASRF),将银行估计的风险参数转换为风险权重。三是采用内部评级法的最低标准,涵盖评级体系的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索彦峰 肖旭
根据IRB法,银行必须按照特定的定义将银行账户划分为公司、主权、银行、零售及股权五个具有不同风险特征的资产类别,从而形成不同的风险暴露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风险暴露类别,银行在满足某些最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继敏 胡红兵 刘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耀明 李奕滨
内部评级法 (IRB)是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 ,虽然目前我国还不具备条件实施IRB法 ,但认真借鉴新巴塞尔协议、积极创造条件接轨IRB法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从中长期看 ,只有实施IRB法 ,才能以新的监管理念和先进的风险监管手段 ,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与管理水平 ,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贷款风险评级 内部评级法 国际接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评级法 风险管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颖 鲍正新
内部评级法对商业银行零售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风险划分的合理性、稳定性以及风险计量的精确性、敏感性和一致性。本文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零售资产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基本要求,总结国际先进银行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银行零售业务的实际情况,从理论要求、技术方法和实施三个角度,研究如何在内部评级法(IRB)的框架下实施零售资产内部评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旭东 吕鹏展
当前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和我国产业经济、金融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之间的合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形成了挑战。个别行业的所谓"高端"客户通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琳洁 文凤华 马超群 兰秋军 冯君莲
通过对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研究发现,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越来越考虑投资者对风险的心理感受;同时,行为金融完全从投资者的心理感受出发,发现了投资者风险偏好存在转移以及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有很大的影响,这对建立在有效市场理论上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行为金融 信用风险 风险偏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良生 王永辉
社会变革为我国的远程教育发展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照现代社会变革的需要,当下我国的远程教育事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期待我们积极寻求对策,趋利避害,不断增强其发展能力。
关键词:
社会变革 中国远程教育 机遇与挑战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军 崔颖 刘桐嘉
分析我国信用评级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发展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应由政府出面扶植国内信用评级机构,改善多个监管主体并存的局面,建立评级自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打造高素质的评级人才队伍,以及建立评级信息披露制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