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6)
2023(2427)
2022(2159)
2021(1919)
2020(1797)
2019(4038)
2018(4004)
2017(7971)
2016(4319)
2015(4640)
2014(4836)
2013(4842)
2012(4434)
2011(4218)
2010(4318)
2009(4087)
2008(4165)
2007(3717)
2006(3249)
2005(3160)
作者
(12296)
(10077)
(10060)
(9653)
(6550)
(4853)
(4792)
(4064)
(4013)
(3731)
(3525)
(3490)
(3329)
(3242)
(3205)
(3175)
(3103)
(2987)
(2948)
(2870)
(2631)
(2462)
(2429)
(2344)
(2327)
(2305)
(2270)
(2270)
(2027)
(2001)
学科
(14992)
经济(14972)
(14329)
管理(12344)
(10678)
企业(10678)
(10675)
保险(10584)
方法(8149)
数学(6894)
(6879)
银行(6875)
数学方法(6800)
中国(6708)
(6503)
(5590)
(5577)
金融(5577)
(5521)
各种(4497)
类型(4274)
种类(4261)
各种类型(4259)
(4256)
财务(4245)
财务管理(4234)
企业财务(4074)
保险业(3745)
理论(3698)
(3474)
机构
大学(61716)
学院(59445)
(25207)
经济(24601)
管理(24440)
中国(20787)
理学(20244)
理学院(20056)
管理学(19711)
管理学院(19609)
研究(18669)
(15475)
(12995)
财经(11832)
(10830)
科学(10456)
中心(10096)
(9266)
(9131)
财经大学(9105)
(8913)
金融(8787)
北京(8546)
(8519)
研究所(8241)
经济学(8068)
(8020)
银行(7590)
经济学院(7343)
人民(7297)
基金
项目(36655)
科学(29046)
基金(28132)
研究(25858)
(23817)
国家(23625)
科学基金(20906)
社会(17183)
社会科(16198)
社会科学(16190)
基金项目(14682)
自然(14131)
自然科(13796)
自然科学(13792)
自然科学基金(13550)
(13075)
资助(12455)
教育(11583)
(11298)
编号(9960)
(8619)
成果(8249)
重点(7884)
教育部(7622)
科研(7393)
人文(7359)
大学(7211)
(7205)
(7119)
国家社会(7007)
期刊
(27221)
经济(27221)
研究(21394)
(14745)
金融(14745)
中国(12143)
(11373)
管理(9043)
学报(7757)
科学(7357)
(6839)
大学(6168)
学学(5836)
财经(5350)
技术(4442)
(4383)
保险(4286)
(4286)
农业(4061)
经济研究(3842)
理论(3757)
教育(3678)
财会(3542)
实践(3355)
(3355)
统计(3296)
问题(2971)
会计(2955)
技术经济(2865)
业经(2859)
共检索到96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倩  Hartmann-Wendels  王煦逸  
次贷危机可以说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次贷导致的信用危机通过传染影响了整个金融机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深入的研究了信用风险传染的主要模型,由于建模方式的不同,影响了对信用衍生产品价格的确定。能够正确的理解这些模型的基本思想,多我们理解次贷传染的整个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简约模型和结构模型的框架下,深入探讨了现有的传染模型。通过这篇文献的深入研究,能为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信用违约传染问题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咏梅  田增瑞  
现代信用风险模型主要分为结构法模型和简约法模型。这两类模型各有特点,但总体上是围绕着违约时间、违约概率、违约债券定价、违约的可预测性等问题展开,两类模型各自的特点也都缘于对这些关键问题的不同假定或处理方法。传统的结构法模型和简约法模型都是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信用风险模型。近年来一些学者放松了关于完全信息的假定,建立了非完全信息的信用风险模型,使信用风险的评估和预测更加接近现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庭强  曹冬生  王冀宁  
证券信用交易是一项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包括融资和融券两种交易类型,其在稳定金融市场的同时,也是风险传染的媒介和载体。在证券信用交易机制下,交易对手风险分别形成于交易过程、证券信用交易连接的不同金融市场之间以及证券信用交易市场的波动。交易对手间信息不对称、交易对手财务风险及投资者情绪等影响并导致了交易对手风险的传染。基于此,提出我国证券信用交易市场发展及其风险传染控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金宝  
对信用风险传染的概念、影响信用风险传染的因素以及信用风险的传染途径进行剖析,通过对一个简单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发现,考虑了信用风险的传染效应以后,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和VaR都显著增加。仿真结果表明,忽略微观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出现经济资本配置偏低、化解风险能力不足的现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庭强  何建敏  尹群耀  吴亚丽  
近年来,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国际组织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信用风险转移研究的基础上,从银行信贷行为视角对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特征、实现路径进行了评述分析,针对CRT市场上信用风险传染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三个主要方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献东  何建敏  
近年来,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得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成为金融风险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中心及热点问题。文章从金融风险传染的定义、金融风险传染的渠道和金融风险传染的测度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评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目的是为从事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学者和金融监管部门提供借鉴和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凯  周宗放  钱茜  
结合传染病模型和复杂网络理论,探讨了风险信息和个体反应对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个体反应在风险信息对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关联信用风险传染强度的阈值与真实和虚假风险信息的传播效率均无关,但与关联个体网络结构和感染个体恢复率有关;当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稳定时,感染个体的密度与真实和虚假风险信息的传播效率均存在显著关系,且感染个体的密度对真实和虚假风险信息的敏感性相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超  关伟  
现代金融越来越信息化,现在的经济越来越发展成为了信息的集合体,互联网借贷平台自诞生以来,其去中介化的交易模式一直是经济学、金融学、信息学和社会学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对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和归纳整理,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借款人特征与信息识别对借款成功率及违约风险的影响;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以及网贷平台的定价策略、风险传导以及造成的监管困境等。文章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价值研究,国际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对比研究,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与互联网金融对比分析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伍舟宏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度量和对冲信用风险时商业银行来说尤其重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几种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子元  邓雁  
结构模型是研究信用风险的先进方法。本文以结构模型建模的4个要素为线索,总结了国外文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评价了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借鉴意义;并对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了共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庭强  何建敏  
本文依据信用风险相关理论和信用风险转移的已有研究成果,从CRT市场上信用风险本身和CRT交易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信息不对称下微观银行CRT行为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以及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和金融创新等宏观因素波动3个方面对CRT市场上信用风险传染的作用机理和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以期为我国CRT市场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超  
在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的形势下,加强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本研究中,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利用违约强度过程和图聚类方法对发债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关系进行刻画。当债券市场中给定企业发生信用事件时,通过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上述模型有能力识别和预警发债企业及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揭示发债企业之间可能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庭强  王杰朋  王冀宁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CDS)是一种分散、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既具有信用风险缓释的功能,也是信用风险传染的媒介和载体。在CDS创新机制与交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CDS交易对手间信息不对称性、CDS创新扩散、CDS交易等不同的视角探究了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机理,深入剖析了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的原因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CDS市场发展及其信用风险传染控制对策制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丽  周宗放  
企业集团由于其内部成员企业众多、股权关系错综复杂、关联交易隐蔽化手段高明等显著特征,信用风险在企业集团内部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信用等级低、违约风险大的信用异常企业数目的变化决定了企业集团信用风险的整体表现。将企业集团展现成图的结构,提出了与图的度有关的集团内部信用风险传染率的概念,建立了企业集团信用风险传染的随机动态模型。理论上分析了模型的稳定状态条件及违约高峰到来时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降低信用风险传染系数和信用风险关联度或提高单位时间内信用风险治理率能够有效抑制集团内信用风险的传染。与增加信用风险的治理率相比,降低信用风险关联度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