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5)
2023(16032)
2022(13347)
2021(12399)
2020(10624)
2019(24239)
2018(24178)
2017(47025)
2016(25933)
2015(29339)
2014(29399)
2013(28838)
2012(26072)
2011(23327)
2010(23852)
2009(22586)
2008(22748)
2007(21113)
2006(18323)
2005(16999)
作者
(74895)
(62345)
(62069)
(59460)
(39827)
(29686)
(28606)
(24114)
(23616)
(22591)
(21214)
(21075)
(19925)
(19892)
(19542)
(19366)
(18877)
(18536)
(18226)
(17897)
(15487)
(15480)
(15367)
(14165)
(14115)
(14112)
(14103)
(14041)
(12741)
(12268)
学科
(101133)
经济(101035)
管理(78690)
(75697)
(62822)
企业(62822)
方法(49383)
数学(43059)
数学方法(42368)
(29341)
中国(29104)
(27826)
(27555)
(26328)
银行(26182)
(24627)
业经(22718)
(20714)
金融(20712)
(20413)
(20090)
财务(20013)
财务管理(19965)
(19181)
贸易(19164)
企业财务(18912)
理论(18524)
(18464)
地方(17708)
农业(17667)
机构
学院(363785)
大学(362807)
(145169)
经济(141725)
管理(141280)
理学(118805)
研究(117579)
理学院(117503)
管理学(115190)
管理学院(114482)
中国(101263)
(77187)
(73244)
科学(71794)
(62864)
(60238)
(57565)
中心(57415)
财经(56834)
研究所(54129)
业大(53110)
(51478)
农业(49470)
北京(48653)
(46690)
(44880)
经济学(44655)
师范(44370)
财经大学(42374)
(41745)
基金
项目(232672)
科学(181921)
基金(168340)
研究(167714)
(146351)
国家(145180)
科学基金(124696)
社会(104713)
社会科(99220)
社会科学(99189)
(91536)
基金项目(87693)
自然(82105)
自然科(80281)
自然科学(80259)
教育(78899)
自然科学基金(78831)
(76677)
资助(71353)
编号(69359)
成果(56477)
重点(52515)
(51245)
(48492)
(48063)
课题(47821)
科研(45275)
创新(44991)
教育部(44003)
大学(43650)
期刊
(162964)
经济(162964)
研究(108947)
中国(75379)
(60507)
(56898)
学报(56458)
管理(54648)
(52777)
金融(52777)
科学(51749)
大学(42736)
学学(40303)
教育(38030)
农业(36496)
技术(33044)
财经(29052)
业经(26761)
经济研究(25939)
(24773)
(21577)
问题(20661)
统计(18984)
理论(18649)
技术经济(18505)
(17778)
(17372)
商业(17335)
(17171)
图书(16863)
共检索到561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云山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忽视银行的传统风险——信用风险。只要银行继续经营存贷款业务,信用风险就会存在,不管这种风险是大是小,因此商业银行的明智之举是把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统一纳入风险管理系统。本文通过模型表明,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往往夹杂在一起共同影响银行经营,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为了验证两者的负相关性,本文用票面利率和持续期分别代表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引用中国数据和美国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我们的结论。
[期刊] 征信  [作者] 舒洛建  
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处在最后的攻坚阶段。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验证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每加进1%,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将近12.44%。为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小商业银行应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商业银行定价能力,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培养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柱旺  
加入WTO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风险将呈上升趋势。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应当建立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倡导金融创新,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积极应对人才竞争、加快银行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以积极的态势进行利率风险的防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在我国,利率一直实行管制政策,在计划经济时期,低利率管制政策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利率是否市场化并不重要。但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大,特别是在非国有企业、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兴起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之后,利率管制的弊端愈加突出。本刊签约作者周革平博士认为当前国内外的物价水平稳中趋低,商业银行存差较大,最宜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文章通过阐述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涵义,分析论证了利率市场化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菁华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金融创新的必由之路和政策选择。而利率市场化在给予商业银行资金定价自主权的同时,也往往导致利率风险的产生,包括阶段性利率风险和恒久性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应当树立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培养和提高人才素质,积极、主动、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利率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庆杰  唐国兴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包括重新定价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和内含选择权风险等类型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选择表内管理方法和表外管理方法以及资产证券化技术对不同的利率风险进行规避。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内控机制的建设,还需要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完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钟锦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比较单一 ,主要是存贷款业务而且两者不匹配 ,利率市场化后 ,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利率风险有四类 ;我国商业银行应参照巴塞尔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 ,积极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芳  卢小兵  
为什么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为什么选择现有的模式进行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基于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市场化后利率的频繁波动,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存续期缺口管理和VAR模型管理是通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丹  
利率市场化是渐进性的过程,而我国商业银行处于一个复杂的生存环境之中,既面临着阶段性风险也面临着恒久性风险。本文结合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阶段性利率风险和恒久性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二者在我国已经存在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绍斌  
本文根据风险持续时间将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分为阶段性和永久性风险。阶段性风险是指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所产生的风险。永久性风险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利率预测模型和利率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晶怡  闫凤祥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受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风险日益突出,因此,认清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分析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提出了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霞  刘松林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日益凸显。本文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对利率风险的识别、度量和管理。还同时分析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都影响着银行的经营,应纳入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之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江炳钰  金红梅  
本文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九种方法,它们是:建立现代利率管理机利,适应中央银行调控方式变化,科学预测利率变动,创造和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模型,建立内控机制,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存贷款定价机制,掌握存贷款定价方法和培养高素质管理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