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8)
- 2023(13369)
- 2022(11752)
- 2021(10942)
- 2020(9454)
- 2019(21296)
- 2018(21014)
- 2017(41100)
- 2016(22251)
- 2015(24512)
- 2014(24186)
- 2013(24134)
- 2012(21938)
- 2011(19644)
- 2010(19279)
- 2009(17834)
- 2008(17408)
- 2007(15172)
- 2006(13079)
- 2005(11432)
- 学科
- 济(83533)
- 经济(83439)
- 业(65381)
- 管理(65208)
- 企(53663)
- 企业(53663)
- 方法(42731)
- 数学(37477)
- 数学方法(37138)
- 财(24981)
- 中国(22101)
- 农(21228)
- 学(18241)
- 业经(18174)
- 务(17548)
- 财务(17490)
- 财务管理(17463)
- 企业财务(16700)
- 贸(16444)
- 贸易(16438)
- 制(16075)
- 易(15951)
- 银(15504)
- 银行(15441)
- 地方(15272)
- 行(14481)
- 融(14471)
- 金融(14470)
- 农业(14346)
- 理论(13704)
- 机构
- 大学(314467)
- 学院(310964)
- 管理(126947)
- 济(121658)
- 经济(119101)
- 理学(110719)
- 理学院(109534)
- 管理学(107614)
- 管理学院(107085)
- 研究(100867)
- 中国(78898)
- 京(65844)
- 科学(64643)
- 财(57655)
- 农(55076)
- 所(50882)
- 业大(50879)
- 财经(46843)
- 研究所(46803)
- 中心(46619)
- 农业(43635)
- 江(43136)
- 经(42738)
- 北京(41443)
- 范(37663)
- 师范(37184)
- 院(36369)
- 经济学(35878)
- 州(35649)
- 财经大学(35290)
- 基金
- 项目(219950)
- 科学(171656)
- 基金(160989)
- 研究(153990)
- 家(142189)
- 国家(141036)
- 科学基金(120900)
- 社会(97029)
- 社会科(92007)
- 社会科学(91981)
- 基金项目(86742)
- 省(84997)
- 自然(82178)
- 自然科(80260)
- 自然科学(80236)
- 自然科学基金(78805)
- 划(72398)
- 教育(69742)
- 资助(66578)
- 编号(61574)
- 重点(48647)
- 部(47964)
- 成果(47943)
- 创(45714)
- 发(44941)
- 科研(43027)
- 创新(42671)
- 计划(41326)
- 课题(41157)
- 教育部(40831)
- 期刊
- 济(124612)
- 经济(124612)
- 研究(89516)
- 学报(55226)
- 中国(52825)
- 农(48004)
- 科学(47924)
- 管理(43771)
- 财(43078)
- 大学(40756)
- 学学(38958)
- 融(33324)
- 金融(33324)
- 农业(32752)
- 教育(26888)
- 技术(23577)
- 财经(22333)
- 经济研究(20324)
- 业经(20162)
- 经(18748)
- 业(16840)
- 问题(16190)
- 理论(15971)
- 科技(15881)
- 版(15052)
- 实践(14806)
- 践(14806)
- 技术经济(14711)
- 业大(14471)
- 图书(14210)
共检索到439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冠群 宋一丹 周荣喜
债券是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成熟完善的债券市场是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随着我国债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债券风险管理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信用利差是债券二级市场重要的风险衡量指标。本文选取2017—2020年上交所公司债月度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信用风险、市场投资者情绪及其他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信用风险因素对我国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且逐渐增大;(2)投资者情绪在市场中的传染效应显著提高了公司债信用利差,对信用风险在信用利差中的结构性变化起到了催化作用;(3)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溢价等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基于此,提出健全外部约束机制,加强债券市场监管;细化债券信用评级,提升债券信息披露质量;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债券市场流动等建议。
关键词:
债券信用风险 债券信用利差 投资者情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洁 王勇
债券违约事件连续爆发后如何防范信用风险的传染、保护债权人利益成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为此,本文选取2014年至2022年6月发行的信用债,探究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结果表明,公司发债前,行业爆发违约事件,会显著提高债券的风险溢价并降低债券成功发行率,同时违约规模越大,债券发行定价越高。机制分析显示,债券违约释放的信用风险降低了机构投资者情绪,进而影响了债券的发行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传染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最强烈,其次是地方国有企业,最后是中央国有企业。研究结果还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弱、没有上市、资产规模小以及信用评级低,同行业债券违约越能显著提高公司债券的发行定价。在房地产业高杠杆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比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在房地产行业中风险的传染效应更强烈。本文为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并阐明了违约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机理,对当前我国出台债务风险防控政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永 王亚琳 邓伟伟
通过选取2013—2015年沪深交易所未到期的半年度公司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等,验证投资者情绪、投资者异质性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投资者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要求越小;投资者异质性越大,公司债信用利差也会越大;不同风险特征的公司债受投资者情绪和异质性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情绪低落阶段,信用利差对异质性引起的市场波动更为敏感。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异质性 信用利差 门槛回归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齐天翔 葛鹤军 蒙震
在"四万亿"投资的推动下,中国城投债券的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城投公司的整体债务规模也急剧攀升,其债务总量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城投公司的整体信用水平不容乐观。因此,城投债券的信用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量化角度研究了影响中国城投债券信用风险的四个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投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债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及发债企业所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负相关,与企业债券收益率以及担保正相关。
关键词:
城投债券 信用利差 信用风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芦彩梅 苏丹华
为解释"信用价差之谜",学者们对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是债券信用价差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鲜有文章从这两种风险交互关系的角度研究对信用价差的影响。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中国公司债券的面板数据,利用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从发行期限、信用等级和所属行业等角度对信用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加入流动性风险因素与结构化模型结果相比较,检验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对信用价差的交互作用是否仍然显著,得出稳定的结论。结果表明,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中国公司债券的信用价差。本文为我国公司债券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做补充,为解释"信用价差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金清 顾嘉乐 张乐平
本文首先构建纳入企业ESG评级的信用利差确定模型,区分ESG评级影响债券融资成本的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然后使用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通过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共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后者的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体现为降低财务风险,投资者渠道体现为吸引具有ESG偏好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和安全事故高发地区效果更强,投资者渠道对非国有企业、非高碳企业更加明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然 温梦瑶
文章以2017—2021年银行间市场上市公司所发行债券为研究样本,检验绿色投资者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者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及相关债券信用利差,与不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信用利差约低14.4%。文章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导致债券信用利差降低的现象在ESG绩效和内部控制较差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考虑引入绿色投资者,完善绿色债券市场建设。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信用利差 投资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鑫 褚剑
自2010年融资融券制度启动以来,有关融资融券制度的溢出效应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从债券投资者的视角,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公司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融资余额增长越多,公司债的信用利差越大,而融券余额的变化对公司债信用利差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余额增长对信用利差的正向影响在信用风险或者信息风险较高以及公司治理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并且,融资余额增长较快的公司未来信息环境更可能出现恶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债券投资者关注融资融券交易行为释放的信号,融资交易对债券投资者具有信息含量,而融券交易的作用尚未显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春潮 罗苑玮
债券市场违约会给投资者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文章选取了2014—2020年债券市场上发生债券违约的149个主体,总计获得了447个债券观测值。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基于债券偿债现金流的角度,建立了债券违约的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发现,非参数模型的估计结果优于传统模型,加入24个定性指标和20个定量指标后的四种SVM模型预警能力均在97%以上(高斯内核模型与线性内核模型更优),相较定量指标预警能力均有所提升。
关键词:
债券违约 风险预警 支持向量机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志明 陈丹彤
企业债券因高收益特性而成为广受欢迎的投资标的,然而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企业的经营不善可能导致债券违约。目前债券投资决策的诸多分析忽视了信用风险,少数考虑的只是将其简单视为外生变量。研究发现:在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违约率对债券投资比例的影响远远大于收益率的影响,因此投资组合决策应该更多地考虑风险因素而非利润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玮
<正>对债券投资业务的全面理解、对信用风险的分析与评估以及对数据技术的应用三者有机融合,形成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重要意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四早”要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四早”要求,“对风险要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商业银行应全面加强前瞻性研判,及时识别风险、实时监测风险、迅速处置风险,防范信用风险不断积聚升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立岩 郑承利 罗雯 杨哲彬
本文首先参考美国发行市政债券的概况提出了市政债券违约风险的概念 ;随后利用KMV模型建立了市政债券信用风险模型 ,提出了计算理论违约概率的方法 ;然后利用北京与上海的财政收支数据分析不同发债规模下的信用风险 ,得出理论违约概率 ;为了更接近实际情况又提出了财政收入真实分布的概念 ,计算出基于真实分布的不同债务规模下的违约概率 ,并将信用风险与发债规模相联系 ,提出合理的发债规模。由此形成的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的模型方法 ,适用于一般情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海员 李忠民
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统计数据研究了个体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对风险市场价格(MPR)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了市场对波动的反应是异质性的,并且受投资者情绪变化的影响。具体来看,将投资者情绪分解成理性和非理性成分后,非理性乐观情绪的增加将导致MPR明显的下降,但理性情绪的变动不会对MPR有明显的影响。这意味着当市场投资者情绪是由基础价值变化来决定的时候,市场风险价格不会发生变化。进一步的VAR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非理性的乐观或悲观情绪并不受理性情绪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非理性情绪不是由基础风险因素决定的。
关键词:
证券市场 风险市场价格 投资者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