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1)
- 2023(10152)
- 2022(9132)
- 2021(8451)
- 2020(7134)
- 2019(16646)
- 2018(16498)
- 2017(32999)
- 2016(17636)
- 2015(19833)
- 2014(19704)
- 2013(19633)
- 2012(17877)
- 2011(16080)
- 2010(15784)
- 2009(14393)
- 2008(13783)
- 2007(11897)
- 2006(10261)
- 2005(8680)
- 学科
- 济(73317)
- 经济(73232)
- 管理(52982)
- 业(50844)
- 企(42945)
- 企业(42945)
- 方法(39681)
- 数学(35218)
- 数学方法(34922)
- 财(18745)
- 农(17822)
- 中国(16963)
- 业经(15242)
- 学(14437)
- 地方(14117)
- 贸(12962)
- 贸易(12957)
- 务(12712)
- 财务(12655)
- 财务管理(12631)
- 易(12532)
- 农业(12085)
- 企业财务(12072)
- 制(11752)
- 理论(11740)
- 技术(11341)
- 和(11251)
- 环境(10989)
- 银(10505)
- 银行(10473)
- 机构
- 大学(251163)
- 学院(248234)
- 管理(105922)
- 济(99270)
- 经济(97175)
- 理学(93384)
- 理学院(92460)
- 管理学(91059)
- 管理学院(90621)
- 研究(76259)
- 中国(56808)
- 京(52121)
- 科学(47035)
- 财(44940)
- 财经(37461)
- 业大(36872)
- 所(36512)
- 农(36119)
- 中心(35502)
- 经(34245)
- 江(33685)
- 研究所(33482)
- 北京(32632)
- 范(31448)
- 师范(31189)
- 经济学(29759)
- 财经大学(28278)
- 农业(28098)
- 州(27967)
- 商学(27940)
- 基金
- 项目(177572)
- 科学(140562)
- 基金(130794)
- 研究(130185)
- 家(112526)
- 国家(111626)
- 科学基金(97587)
- 社会(82490)
- 社会科(78297)
- 社会科学(78278)
- 基金项目(70234)
- 省(68356)
- 自然(64365)
- 自然科(62880)
- 自然科学(62868)
- 自然科学基金(61761)
- 教育(59783)
- 划(57409)
- 资助(54588)
- 编号(52972)
- 成果(41882)
- 部(39823)
- 重点(38615)
- 创(36877)
- 发(36417)
- 课题(35327)
- 教育部(34730)
- 人文(34315)
- 创新(34280)
- 科研(34214)
共检索到341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中彬
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一种套期保值工具,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与扩散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信用违约相关性的视角,讨论传统模型与新近模型对信用违约互换这一衍生品的定价方法,比较其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定价 违约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瀚,王燕
本文假设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线性相关,在交易双方互不违约的情况下,建立了基于某一个参照信用的标准信用违约互换和远期信用违约互换的简约定价模型。然后以Xerox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标准信用违约互换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由模型模拟的价差期限结构图与实际报价的价差期限结构图基本吻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它是指信用保护买方(信用风险卖方)向信用保护卖方(信用风险买方)支付一定费用,当双方约定的"参考资产"或"参考实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特定"信用事件"时,信用保护卖方须向信用保护买方支付相应款项(信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衍生产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能福 刘志超
现有关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模型中,大都假设回收率与违约概率相互独立。但实际经济中,回收率与违约概率存在着负相关性,尤其在经济衰退时期。文章利用穆迪公司的违约与回收率数据,运用Eviews5.0建立了三种可能的负相关模型,并通过违约概率与违约强度的关系建立了回收率与违约强度的负相关模型。最终选取对数模型来表示这种负相关性,并引入到CDS的定价中去,拓展了现有模型。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回收率 违约概率 负相关
[期刊] 征信
[作者]
葛欢 张留禄
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信用衍生产品通过转移信用风险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深刻变化,其定价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违约强度的建模给出两种违约模型——结构性模型、简约模型,结合信用评级制度发现了一个公司的违约强度与其所处的评级之间的关系,使用马尔科夫链建模该公司的信用等级转移状况证明其违约强度为马氏调节过程。该模型增加了模型参数,得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公式,并对金融危机下信用违约互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艳声 邹辉文 蔡立雄 祝群 黄可权
企业是供应链上的元素,供应链上的债务违约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债务的信用风险度量应当考虑核心企业违约对非核心企业的传染性。本文构建基于供应链违约传染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定价模型,分析CDS基础定价、结算风险和替换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CDS基础定价与合约期限、违约跳跃无关,但与保险支付频率和核心企业的违约强度有关;第二,参考实体的信用等级越低,核心企业信用等级对CDS基础定价的影响就越明显;第三,CDS的结算风险是信用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随着违约跳跃率的上升,CDS的替换成本以及其在信用风险定价中的占比也随之上升。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要加强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风险监测,防范出现行业性的流动性紧缩和债务违约风险传染问题;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时,要尽量避免供应链融资债务结算期的重叠,以减少结算风险所引发的集体违约风险;引入第三方担保,可分散CDS合约的替换风险,降低替换成本;相较于联贷联保融资模式,CDS合约可将供应链融资风险转移至无关联的第三方,实现行业风险的分散化管理,并且使其信用风险可度量,是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云芬 胡新华 叶中行
本文在约化模型的框架内考虑了含交易对于违约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在参照资产违约强度与利率相关、信用保护买卖双方违约强度受到参照资产违约影响的情形下,给出了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公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士元
文章从上市公司一篮子信用违约互换(CDS)定价本质特征出发,结合信用违约行为与周边观测点的耦合互动及定价特征,进行排列优化,及随机向量的联合概率设定与验证,结果证实:按照不同节点利率进行的CDS相对适合于三年期预期定价,而01作为上市公司一篮子CDS的稳定性相对不足。经过违约频次修正的的t-copula模型对节点样本群BDS相比原始模型具有改进精度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辉文 郭华梅
信用违约互换(CDS)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有效控制借款人违约风险的可能手段。为了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中有效运用CDS工具,应当首先解决CDS定价问题。本文假设借款人的资产价值变化满足跳跃扩散过程,利率服从Vasicek过程,信贷资产的信用等级只与借款人的资产价值有关。在结构化框架下,结合互联网消费信贷有别于一般债券的特性,给定信用等级边界和违约边界两个条件,构建包含信用等级迁移的互联网消费信贷CDS定价模型。然后以迁移边界耦合的偏微分方程组表示违约概率,借助Fourier变化和Poisson公式等数学方法求得的显式解,继而计算CDS的价格。比较分析引入CDS前后的消费信贷风险收益特征表明,在CDS保费费率满足一定条件下,引入CDS合约不仅可以有效转移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还可以增加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蒋静
信用违约互换是信用衍生工具中运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其产生旨在对付信用风险,参与双方之间签订一项金融性合同,允许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并可以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本文通过对信用违约互换的分解分析和避险机制的研究,论证其在积极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认为其在我国将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契约方程 避险机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韩迪铮
当前国内的信用衍生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已试水起航,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深入,信用事件发生后其结算流程与结算效率将成为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案例对国际上信用事件拍卖结算机制的运作原理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该机制为低流动性下发现某交易标的的市场公允价值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建议可考虑借鉴此类方法并充分结合国内业务发展现状,适时推出国内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拍卖结算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艺平 林祥
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扩展与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加强,信用风险已成为当今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故资产证券化这种信用风险转移产品也就应运而生。其中,应用信用违约互换的合成证券化,既是一种创新金融工具,又是金融机构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分散信用风险,释放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金融系统安全的创新金融技术。现今合成证券化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属探索阶段。
关键词:
合成证券化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世清
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频发,使得主权CDS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本文分析了主权CDS的市场发展状况、运作及定价机制;考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主权CDS的行为;提出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启示。研究发现:(1)主权CDS息差变化受到了欧元区因素、本国因素、投机和代理对冲的影响;(2)短期主权CDS供不应求;(3)禁止主权CDS的裸卖空交易存在不合理性;(4)西欧主权风险外溢使得东欧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权CDS市场波动加剧。
[期刊] 预测
[作者]
汤超 杨德权
在互换合约中如何给违约风险定价仍然是最令人关注的事情。本文在无违约风险货币互换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信用价差对无风险贴现利率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对双向违约风险下的货币互换进行定价。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对考虑违约风险和无违约风险条件下的货币互换合约的价格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违约风险条件下货币互换合约的价格高于无违约风险条件下货币互换合约的价格。
关键词:
货币互换 违约风险 汇率风险 信用价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丞 李爽
本文从信用衍生品的定价模型入手,分析了影响信用违约互换价格的信用风险因素和流动性风险因素,利用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上的数据,实证了流动性因素对于信用违约互换价格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简约化模型 定价 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