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3)
- 2023(10338)
- 2022(7831)
- 2021(7084)
- 2020(5865)
- 2019(13016)
- 2018(12312)
- 2017(24230)
- 2016(12122)
- 2015(13255)
- 2014(12911)
- 2013(12496)
- 2012(10978)
- 2011(9640)
- 2010(9901)
- 2009(9695)
- 2008(8522)
- 2007(7605)
- 2006(7038)
- 2005(6760)
- 学科
- 济(49977)
- 经济(49929)
- 业(38306)
- 管理(35146)
- 企(31450)
- 企业(31450)
- 融(27248)
- 金融(27248)
- 银(24833)
- 银行(24822)
- 中国(24651)
- 行(24079)
- 方法(16881)
- 财(16267)
- 农(15955)
- 制(14266)
- 数学(14111)
- 业经(14023)
- 数学方法(13963)
- 地方(12671)
- 农业(11679)
- 务(11338)
- 中国金融(11331)
- 财务(11307)
- 财务管理(11293)
- 企业财务(10917)
- 体(9519)
- 理论(9233)
- 技术(9008)
- 贸(8575)
- 机构
- 大学(163202)
- 学院(163003)
- 济(73156)
- 经济(71770)
- 管理(61827)
- 研究(55378)
- 理学(52610)
- 理学院(52143)
- 中国(51357)
- 管理学(51318)
- 管理学院(51026)
- 财(36756)
- 京(33560)
- 科学(29447)
- 财经(28985)
- 中心(28478)
- 经(26382)
- 所(25880)
- 江(24773)
- 经济学(24562)
- 农(24235)
- 研究所(23171)
- 经济学院(22231)
- 银(21923)
- 财经大学(21847)
- 融(21698)
- 金融(21287)
- 北京(21266)
- 银行(21132)
- 州(20679)
- 基金
- 项目(107296)
- 科学(86341)
- 研究(83206)
- 基金(79158)
- 家(67566)
- 国家(66973)
- 科学基金(58548)
- 社会(56023)
- 社会科(53307)
- 社会科学(53296)
- 省(41477)
- 基金项目(41168)
- 教育(36676)
- 划(34220)
- 自然(34087)
- 自然科(33395)
- 自然科学(33386)
- 编号(32838)
- 自然科学基金(32800)
- 资助(30584)
- 成果(27381)
- 国家社会(24476)
- 发(24363)
- 创(24253)
- 重点(24158)
- 部(23670)
- 课题(22585)
- 创新(22565)
- 制(22007)
- 性(21715)
共检索到261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勇坚
金融科技(FinTech)在近几年成为风险投资的热点,但对其发展模式仍有争议,例如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风控等。在国家层面,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银发[2019]209号),对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从政策措施上看,《规划》的内容与2018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发布的"巴厘岛金融科技议程"(THE BALI FINTECH AGENDA)有着诸多类似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葵
金融中介因其所承载的功能而存在和发展——这是金融中介功能分析范式的主要观点。本文试图从 参与金融活动的另一方——投资者需求的视角对金融中介的演进提出一个初步的解释框架:投资者风险感受的变 化决定着投资者对金融品种和金融机构风格的选择,成为推动金融中介形成和演变的动因之一。
关键词:
金融中介 演变 解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琦 李晓萍 吕大国
本文基于融入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通过引入地区补贴行为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揭示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与区域协调政策影响地区生产率差异和地区经济差距的另一重要机制,即:市场融合过程中,异质性企业的定位选择行为会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并对地区生产率差异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不同于规模报酬递增与循环累积效应的另一种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区域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的补贴政策总是倾向于吸引低效率企业的进入,虽然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是会扩大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差异,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王猛
产业结构服务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然而在中国却存在一个悖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偏低,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文章引入土地财政因素,对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进行拓展,基于中国1999—2013年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财政虽有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但对产业结构服务化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说明土地财政的确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迟滞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但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则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产业结构服务化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耀
本文基于2001年1月—2015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数据,首次对涵盖消费领域八个部门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索,从网络层面全面解构了城市、农村乃至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传导网络及部门间价格传导的时滞变化,并进一步测算了三个网络之间的结构相关性。主要研究发现:第一,消费价格的部门传导关系普遍存在于城乡市场,全国、城市、农村的三个价格传导网络中均不存在价格孤立波动的消费部门。第二,相对于农村消费市场,城市中存在更多的部门价格传导关系,部门间价格的非对称传导关系较少,价格传导的溢出渠道较多,价格传导网络的整体结构更为健康、稳定。第三,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的部门间传导时滞均在四个月以内,其中城市中各部门的价格溢出时滞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一个月,农村则多为二个月左右。第四,全国、城市、农村的消费价格传导网络结构两两间均具有显著的结构相关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耀
本文基于2001年1月—2015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数据,首次对涵盖消费领域八个部门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索,从网络层面全面解构了城市、农村乃至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传导网络及部门间价格传导的时滞变化,并进一步测算了三个网络之间的结构相关性。主要研究发现:第一,消费价格的部门传导关系普遍存在于城乡市场,全国、城市、农村的三个价格传导网络中均不存在价格孤立波动的消费部门。第二,相对于农村消费市场,城市中存在更多的部门价格传导关系,部门间价格的非对称传导关系较少,价格传导的溢出渠道较多,价格传导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贺国生 胡江 刘亚辉 尹玉刚
个股未来的收益率能否通过同行的历史收益率来预测?对此,理论界存在不同的回答。与此同时,证监会的行业分类能否指导投资者的行业投资,同样没有定论。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以产品相似度为标准重新划分行业,克服了现有行业分类标准简单僵化容易导致同行被忽略的缺陷,并实证证明行业分类优化后,同行的历史收益率能够稳健地预测个股未来的收益率。更进一步,本文提出并证明,正是一些同行被现有行业分类或行业投资者忽略,股价对信息反应不足,导致了个股收益率的可预测性。本文指出了现有行业划分导致的信息摩擦,并结合投资者有限关注理论探讨其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实践中对如何优化现有行业分类和监管有一定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军 白钦先
从系统的角度、以金融效率为落脚点、重新廓清金融结构、功能与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深入研究上述要素的可循之径。本文在超越“系统观”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将金融结构、功能与效率整合在金融系统内(简称SFE框架)进行研究,最终提出了构建SFE框架的若干要义:金融结构与环境共同决定金融功能与效率、整体观是金融功能观的理论基础、金融适应效率是关键、系统综合是实现从微观到宏观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SFE框架 金融系统 系统观 系统科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朱卫平
本文引入关系产权中介变量,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府际关系演变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并利用1978—2008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对理论推演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结论: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府际关系不断演进和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企业关系产权的广度在缩小,宏观经济效率在提高。②随着纵向府际关系从"分灶吃饭"过渡到分税制、区域统筹,横向府际关系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走向招商引资竞争、产业协作,因企业关系产权随之一同演变,在剔除产业结构、投入因素的影响之后,GDP分别提高了9.7%和12.7%。实施分税制改革和统筹区域发展政策,确实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效率。③我国地区之间的TFP差距在时序上并非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榛
如何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自古典经济学创立以来,这一研究经历了从生产要素投入的供给分析,到扩大有效需求的需求分析的演进过程。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的便捷转移,特别是一些新兴大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原有理论已无法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经济增长理论面临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提出的新挑战。从当下一些大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实来看,其增长更主要地源于生产力容量的规模。生产力容量是一个包含了有效需求、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和谐程度的系统性概念,它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现代表现形式。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能够在改革开放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用生产力容量来解释可能更有说服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耀
本文基于2003年1月—2015年7月的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数据,首次对涵盖消费领域16个商品部门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索,从网络层面解构了中国城市、农村乃至全国的部门价格传导关系及对应的传导时滞特点,并基于城乡价格传导网络进一步探索了城乡价格关联的部门传导微观机制。研究发现:部门价格传导普遍存在于城乡市场中,全国、城市、农村三个价格传导网络中均不存在价格孤立波动的商品部门;城乡市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传导部门极化现象,且农村市场的极化现象尤为突出,抓关键、调重点、有的放矢的价格监控策略符合现阶段中国城乡市场的基本属性;食品、五金建材、交通通信三部门在城乡市场中均具有较强的价格影响力,由于五金建材、交通通信部门的价格传导时滞期普遍较长,两者对整体价格的影响同时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价格波动由城市向农村单向溢出的商品部门在农村价格传导网络中均具有很强的价格影响力,反之则不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秋起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而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佐证了这一观点。因此,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现有的权力结构,从产权角度考虑问题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德旭 饶明
本文在两缺口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转化国内储蓄为投资的过程,发现由于金融系统对内资企业的融资支持效率低下和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在企业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还存在着引进外资的微观基础。从金融角度解释了我国大量引进外资与两缺口不缺的矛盾。
关键词:
两缺口 储蓄缺口 外汇缺口 外资引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大蒙 吴理财
对皖北Y村的调查显示,获得声望资本是村庄能人“当村干部”的内生动力。声望是稀缺的象征符号资源,对声望的追求源于人们渴望得到社会承认的心理需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样态,声望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并扩展行动者在关系网络中的影响力。运用“文化网络-公共身份-声望资本”分析框架,阐释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和人口严重流失的“空心村”,村庄能人“何以要当村干部”这一问题。结果表明,文化网络为声望资本的生产、累积和展示提供了载体平台,村庄能人深受乡村文化网络的影响,具有维持村落社会声望的内在需要。公共身份是声望资本生成的重要机制,担任村干部,便获得了由国家和村民双重承认的“公共身份证”,可为村庄能人扩展声望资本提供“位置资源”,有利于在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中扩大影响力,提升社会地位。声望追求能够强化村干部的公共属性,为乡村发展与治理提供持续动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大蒙 吴理财
对皖北Y村的调查显示,获得声望资本是村庄能人“当村干部”的内生动力。声望是稀缺的象征符号资源,对声望的追求源于人们渴望得到社会承认的心理需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样态,声望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并扩展行动者在关系网络中的影响力。运用“文化网络-公共身份-声望资本”分析框架,阐释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和人口严重流失的“空心村”,村庄能人“何以要当村干部”这一问题。结果表明,文化网络为声望资本的生产、累积和展示提供了载体平台,村庄能人深受乡村文化网络的影响,具有维持村落社会声望的内在需要。公共身份是声望资本生成的重要机制,担任村干部,便获得了由国家和村民双重承认的“公共身份证”,可为村庄能人扩展声望资本提供“位置资源”,有利于在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中扩大影响力,提升社会地位。声望追求能够强化村干部的公共属性,为乡村发展与治理提供持续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