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4)
2023(12590)
2022(11102)
2021(10522)
2020(8734)
2019(19982)
2018(20262)
2017(38793)
2016(21430)
2015(23951)
2014(23916)
2013(23213)
2012(20967)
2011(18951)
2010(18756)
2009(17318)
2008(16327)
2007(14161)
2006(12272)
2005(10588)
作者
(60460)
(49599)
(49500)
(47120)
(31651)
(23800)
(22565)
(19619)
(19058)
(17748)
(17053)
(16617)
(15692)
(15653)
(15379)
(15314)
(14959)
(14861)
(14362)
(14072)
(12427)
(12328)
(12036)
(11420)
(11197)
(11126)
(11118)
(10875)
(9998)
(9897)
学科
(76627)
经济(76532)
管理(58896)
(53173)
(45086)
企业(45086)
方法(36471)
数学(31387)
数学方法(31029)
(20692)
中国(20320)
(19772)
(18383)
业经(17284)
(15700)
理论(15494)
地方(15407)
(14809)
贸易(14801)
(14352)
农业(13322)
(13307)
银行(13260)
(12974)
(12740)
财务(12665)
财务管理(12644)
(12639)
(12382)
金融(12373)
机构
学院(289264)
大学(288959)
管理(113902)
(108056)
经济(105426)
理学(98491)
理学院(97411)
管理学(95594)
研究(95449)
管理学院(95101)
中国(72629)
(61492)
科学(61119)
(50265)
(48082)
(47648)
业大(44522)
研究所(44032)
中心(43895)
(42030)
财经(40434)
(38765)
北京(38598)
师范(38349)
农业(37347)
(36707)
(34980)
(34698)
技术(32748)
经济学(31403)
基金
项目(201396)
科学(156603)
研究(148103)
基金(143614)
(125279)
国家(124223)
科学基金(105974)
社会(90050)
社会科(85105)
社会科学(85085)
(79776)
基金项目(76462)
自然(69812)
教育(68638)
自然科(68152)
自然科学(68133)
(67244)
自然科学基金(66871)
编号(62216)
资助(59449)
成果(50690)
重点(44740)
(43531)
课题(42962)
(42081)
(41889)
创新(38968)
项目编号(38649)
科研(38615)
大学(37496)
期刊
(117489)
经济(117489)
研究(84394)
中国(54171)
学报(47917)
(43231)
科学(42688)
管理(40932)
(37559)
教育(36559)
大学(35468)
学学(33305)
农业(29960)
(28765)
金融(28765)
技术(25150)
业经(20481)
经济研究(18951)
财经(18890)
图书(16531)
(15962)
理论(14927)
(14805)
问题(14754)
科技(14276)
实践(13913)
(13913)
(13582)
现代(12721)
商业(12693)
共检索到419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毕胜  王冀宁  
本文分析信用货币体系下良币驱逐劣币的成因及运行机制。着重指出正是由于复本位下反映货币真实比率的货币市场被开放经济,信用货币条件下反映货币真实比率的商品流通市场所替代,格雷欣法则变成了逆向格雷欣法则,并阐述了逆向格雷欣法则给一个国家的带来的弊端。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逆向格雷欣法则的政策选择———爬行带状汇率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苗青  赵一星  
商家逐利导向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漩涡。基于信息共享理论和社会企业理论,首次将社会企业引入流通领域可以发现,社会企业作为以商业手段实现社会使命的企业,在促进有效市场构建过程中扮演着劣品监督者和良品经纪人的双重身份,并且能够在厂商货源群与消费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从而驱逐劣币。选取商业流通领域新近涌现的一家社会企业——杭州老爸评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以实地考察、内部访谈、文献资料作为案例数据来源,剖析其在公益输出时期和自我造血时期所扮演的不同身份发现,社会企业在流通领域能够推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能够促进良币驱逐劣币过程的实现,即社会企业凭借自身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底线,能够在各个时期提供信息共享渠道。由此可见,社会企业通过实现信息共享,可在有效市场培育上大有作为,一方面能够帮助政府应对与公众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为行业协会提高独立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思路和启示。而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企业发展,从政府方面看,应当充分肯定社会企业价值,鼓励、引导、促进社会企业发展;从社会企业方面看,应当坚定双重底线,引入良性商业模式,实现自我造血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艳林  
借鉴基本因素均衡实际利率思想,构建对外资产基本因素均衡收益率缺口测算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尽管美元计价资产具有高流动性、安全性,并且供给量充分,但中国、印度、巴西三国对外美元资产均衡收益率缺口为负,美元"过度特权"与本币实际汇率价值损失效应是缺口为负的两大原因。美元主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等国家对外资产低收益是必然的,即使在多元主权信用货币国际体系下,该现象也不会得到显著改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刘泽豪  何平  
本文基于信用货币体系下名义流动性与真实流动性的二元分离特征,阐释名义与真实流动性的概念与界定,构建虚拟经济空转的社会福利损失理论模型,阐明了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本质上由实体经济中的真实流动性决定,真实流动性不足无法实现社会最优资源配置。进一步根据中国1994—2022年的数据对真实流动性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真实流动性水平在2011年前后发生了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趋势性变化,这种转变与这段时期虚拟经济空转情况走势相对应,印证了虚拟经济空转占用实体经济真实流动性进而导致资源错配和社会福利降低的理论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津含  陈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货币的发展过程,电子支付的便利、密码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货币大量涌现。从货币学派基本理论:货币本质论、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方面来探讨数字货币与各国主权货币、黄金货币的差异,发现数字货币独特的比较优势,因此判断未来法定数字货币会以主权货币的补充货币、替代现有主权货币、成为国际本位三步走的方式最终成为新的国际本位。在数字货币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行繁荣发展的同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相关领域的重点关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姚勇   罗娅  
本文研究认为:企业投资行为与企业技术偏好以及实物资产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投资是金融市场的内生变量,是内生货币供给下的金融约束行为,投资的存量与流量的均衡是以货币量值计算的货币曲线均衡的结果。其中,企业的资本资产定价与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兰  
本文从国际货币契约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文章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本文对关于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的"抵押资产契约"说进行评析,并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庞贞燕  王桓  
中央银行承担着货币政策和向社会提供结算便利等金融服务的职责。近几年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建设使用对货币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在辨析既有讨论的基础上,从基本的概念出发,为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认为,由于支付是货币的基本属性,支付技术直接影响了货币的可接受性、使用的制度条件和范围、货币结构、货币的需求和供给,支付体系对货币的影响是实质的;而由于支付体系带来的货币变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为货币政策实施前提的货币当局对于货币形势的判断、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未改变货币政策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克  张泽栋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纷纷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试点工作。我国也先后在多地试行数字人民币“红包”实验,各界围绕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模式、信用基础及潜在影响展开了广泛讨论。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发行模式下,法定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基础货币,其信用基础为主权信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将改变基础货币结构,并影响货币创造体系。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是数字货币利率可成为重要的政策利率,强化对存款市场利率的影响;二是付息数字货币可能挤占存款准备金在基础货币中的份额,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率的敏感性将随之上升;三是央行可借用数字货币的可编程、可追踪特性,进一步提升对专项资金用途的把控能力。应稳步推进数字货币发行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宣传工作、完善交易机制、探索跨境数字货币交易等方式完善货币发行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贞燕  王桓  
中央银行承担着货币政策和向社会提供结算便利等金融服务的职责。近几年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建设使用对货币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在辨析既有讨论的基础上,从基本的概念出发,为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认为,支付体系对货币的影响是实质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却是外在的,但这种外在影响是重要的,需要中央银行在调整货币供给模型时加以慎重考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一、国别性货币发行的价值基础现在流通于世的货币,大多是由各国发行的纸币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银行制度性支付手段(如支票、汇票、期票等等)。在银行制度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时,由银行发出的各种银行凭证流通于社会,是足额地有着商品性货币(黄金货币)价值支持的,流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礼辉  
2009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面世。2019年6月18日,由全球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测试网上线,预定2020年正式运行,目标是成为一个不受华尔街控制、不受中央银行控制,可以覆盖数十亿人的全球性货币和财务基础设施。数字化的货币形式可以称为数字货币,本文通过对数字货币中的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货币与信用的关系是今天货币经济学中一个不容易弄清楚的问题。历史视角的解读是一条获取理想答案的途径。宏观经济学家的繁复论证宏观经济学者对货币与信用的关系进行了繁复抽象的论述。可以说,耶鲁大学教授马丁·舒贝克三卷本的《货币和金融机构理论》都是在解读这个问题。对于货币与信用的区分与解读,马丁·舒贝克教授认为,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契约,要求信用发行人、信用的性质,债务人或债权人履行承诺的条件和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庆  
本文对美联储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讨论作了进一步思考。美元是否能够保持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怎样重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如何防范可能的风险?本文分析认为,美元还将较长期地保持其目前的地位。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各国只有共同协作,才能逐步推动建立更加负责任的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实现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威廉·R.怀特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使经常账户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还会形成资本从大国向小国大规模溢出的效应,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若不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在未来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